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哲学常识>> 第二课>>正文内容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

(l)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4)规律的概念。

课时安排

本课可用8课时,其中第一节3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复习提问

(l)什么是物质?

(2)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是为了从学过的第一课中引出新课,引导学生注意第一课与第二课的在联系。)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观点,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怎么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还是普遍联系的?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这种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我们这课书就是与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板书)

请同学们先读一下这一课的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先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本课的基内容。(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辅助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第一框的内容——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也是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弄明白这个观点,对于理解和掌握辩证法的其他观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第一节 坚持联系的观点(板书)

一、事物是普通联系的(板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高一地理课上学过的知识,然后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农业区禁止捕杀青蛙?林业区禁止捕杀狐狸?"建议:教师可以参照《地理》书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自己制作的投影片或小黑板"庄稼--蝗虫--青蛙--蛇--鹰"之间的食物链,说明动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事物的变化必然对另一事物发生影响,某种动植物的兴衰往往会使其他动植物呈现出相应的兴衰变化。

(教师归纳。)

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每个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每个因素都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其它因素。而自然界又是由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可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呈现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所以,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既包括事物内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内部联系),也包括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外部联系)。

1.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43页至第44页第2自然段,以巩固和加深对联系含义的理解)提问:有没有一个事物同任何事物都毫无联系、而绝对孤立存在着?(可问学生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我们找不到一个事物是与周围任何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这恰恰证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板书)

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二是指联系这种关系在万事方物中都是普遍存在、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这个重点问题,课本上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详细地为我们分析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首先了解并回答课本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对联系的普遍性进行论证的?(阅读第44页第3自然段至第46页第 l自然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对事物联系普遍性的论证,课本是从三个方面、两个角度来进行的。三个方面,即:事物的内部、外部、整个世界,两个角度,即: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

下面请第一组同学从正面论证第一个方面,即: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请第二组同学从反面论证第一个方面。(提示:引用实例,表明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各要素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反面印证即:通过事例说明如果没有内部联系,事物就不能构成有机整体。)请第三、四组同学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第二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提示:描述某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具体联系,横向联系或纵向联系。如:第45页小栏目"想一想","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诗句讲述的就是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反面印证即:通过事例说朗一事物失去了与周围事物的联系,该事物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同样,请第五、六组同学也分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第三个方面,即: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提示:哲学讲的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三个方面。反面印证即;通过事例说明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同学讨论,教师提出要求:必须引用实例进行分析论证,引用一些古诗、成语、歌谣、谚语进行分析也可以。)

(教师最后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使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联系的普遍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即: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板书)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板书)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板书)

(以上作法,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的信服程度和理解深度。)

总之,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么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强加给事物的呢?人想有怎样的联系就会有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不是的。因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第46页"议一议":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一种用主观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做法,利用8和4的谐音与"发"和"死"联系起来,主观确定8是"吉祥"4是"恶兆"。发财与"8"这个数字之间本来没有必然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了这种联系,所以,尽管人们到处使用这个数字,也不能保证人们一定发财。中央电视台播放的"9.18"大案侦破纪实说,1992年9月18日,一个盗窃团伙盗窃了开封市博物馆69件国家珍贵文物,当这些案犯被捕后,审讯人员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9月18日这天作案?他们回答说:因为"9.18"的谐音是"就要发",他们是想借这个吉祥的日子发财。可悲的是他们不仅没能发,反而被正法。恰恰是1993年的9月18日他们被依法处决。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虚假联系?(学生举例议论,教师进一步引入。)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着这种主观臆造联系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存在着大量无视客观联系、甚至破坏客观联系的现象。如:有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借破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可请学生举例,教师也可介绍一些典型事例:淮河污染、黄河断流、国土荒漠化等,还可放中央电视台2台播放的"千秋万代话资源"节目。)

上述这些事例都是人为地破坏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结果必然又危及人类。这就是无视事物的普遍联系所造成的恶果。武汉市三大湖泊之一的墨水湖,80年代以前,这里湖水清澈见底,鱼类丰富,环境优美。其后,随着工业及生活废水的大量排入,湖区污染日趋严重,湖水臭气熏人。甲鱼、鲫鱼、蚌类等水生动物早因无法生存而绝迹。1997年5月6日这一天,5o多万公斤死鱼茫茫一片地漂浮在污染严重、呈墨绿色的湖水中。死鱼的第二天,武汉环保部门调查的初步结论是:湖水长期受到污染,以及此间天气气温高,是导致死鱼的主要原因。据环保监测人员介绍,在1997年4月22日和5月78两次对墨水湖监测数据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水中溶解氧从每升796毫克下降至每升3.65毫克;湖水透明度从42厘米降至32厘米,已极不利于鱼类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已殃及鱼类,给人类以警告。(又如:淮河污染最严重的蚌埠市,居民居然只能靠买矿泉水煮饭了。)

这许许多多触目惊心的事例告诉我们,由于人们忽视了客观存在的联系,而遭到自然界的惩罚,所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自觉的保护环境。我们必须牢记,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教师一边归纳一边让学生看书第46页这一段。)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凭空创造一种联系强加给客观的事物,也不能任意消灭事物之间所固有的联系。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不是。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又一个问题:

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板书)

例如:书上例举的京九铁路、计算机网络的事例。

又如:天文学家提出第四环境概念,并据此将使太阳活动预报日常化。在天文学家看来,海洋、陆地和大气层是与地球生命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三大环境因素.而地球高层大气(10O一200公里之外)的太阳系空间,可称之为人类活动的第四环境。其中,对人类生活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太阳活动。第四环境首先对现代高科技产生影响。比如太阳活动产生的各种辐射和粒子会损伤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的各种电子器件,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由于太阳活动突然加剧而导致卫星"失踪"的事件已多次发生。而1971年至1986年,美国卫星出现的1589次异常事故中,有70%与第四环境有关。除此以外,第四环境对普通百姓也不是毫无关系的。如1989年在加拿大由于来自太阳的电磁波在长距离电线上引起了出人意外的电流,控制装置开始跳闸,在9o秒内整个魁北克省都断电了,花了12个小时才恢复正常。正因为太阳活动的变化可能给人类生存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灾难,所以太阳活动预报,如预报黑子数目、位置及爆发剧烈活动的时间、强度等等,以此来估计可能对日地环境;人造天体及通讯造成的影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近年,一门研究范围更广、内容更深的新学科--空间天气学正在兴起,主要任务是研究空间灾害性天气。我国正在研制的空间太阳望远镜一一至今世界范围内也还没有先例,它的先进程度可与美国用于夜间的哈勃望远镜相媲美。它一旦投入使用,将在太阳活动23周峰年期间,为空间天气预报和对人类灾害影响的研究的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以上事例说明,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事物与事物的联系以及人们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更多的新形式,这些新的具体联系决不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观联系,而正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改变事物的具体状态,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了。联系的形式不管怎样多样,如何变化,但都属于联系这一点是不变的、是客观的。

小结:(可请学生作小结。)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李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l)下列观点、作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A、 C、 D)

A.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请学生以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并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设计这个问题一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为下一课时作准备。)

3)调查当地生态农业的情况,以加深学生对农业生产的了解和科技兴农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l)什么是联系?

(2)上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什么问题?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联系的含义,而且我们重点讨论了联系的普遍性的问题,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每一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各要素联结而成的整体。而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学生边看教材第47页,边回答。)这些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人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对它的各种不同的联系具体的加以分析。在以上多种联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最容易提出的联系是哪一种?(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教师可以引导。)人们最容易提出的问题是,事物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就是研究事物的原因问题,科学研究的问题,也是探讨和追寻事物因果问题。所以,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事物的因果联系。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板书)

2.事物的因果联系 (板书)

在事物的多种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联系,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例如:教材第47页最后一段;又如:同学们每次的考试成绩是结果,考好考差的原因是什么呢?只有认真分析,才能不断的提高。(可调动学生举例,使学生认识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附:另介绍凡例供参考使用。例1:"长虹电子集团公司靠'事事先想一步,招招先行一步'的'先'字诀,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龙头'。"(参见《北京青年报》1997年5月14日)例2:黄河断流的原因。(参见《北京青年报》1997年6月27日)]

既然因果联系是人们最常见、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联系形式,所以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因果联系,什么是原因结果以及因果联系的特点等问题。

(l)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板书)

第一,什么是因果联系。(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黑体字,结合上面讲过的例子,对因果联系的含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两种现象中,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含义。(板书)

(划书第48页,要求学生简明了解原因与结果的基本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

在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井回答:

事物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果联系与其它形式联系的区别在哪里?即:因果联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第三,因果联系的特点。(板书)

因果联系的特点有两个:

一是因果联系是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板书)

前因后果,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出现在前,结果发生在后。常言道:钟不敲不响,敲是响的原因,总是先敲后晌,不会倒过来,成为先晌后敲。但并不是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如春夏秋冬的更替,白天和黑夜的变换等,都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二是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板书)

先敲后响,敲是引起,响是被引起。改革开放不是贪污腐化等新的经济犯罪现象的引起,贪污腐化等新的经济犯罪现象也不是改革开放的被引起。可见,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只有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才能构成因果联系,缺一不可。

以上两个特点是因果联系区别于其它形式联系的特点。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二者是不同的,有区别的;我们还知道了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先行后续以及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是说二者又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现在就来了解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这种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板书)

第三,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板书)

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

正是因为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所以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相对的,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板书)

首先,二者互相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请同学们思考第48页的小栏自。)"想一想:有人在办某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过在结果中,有预期的结果和未预期的结果、有好的结果与坏的掷之分。这里所谓的毫无结果,其实是指末达到预期的结果,而非没有任何结果。如我们去办一件事,无非是办成或未办成两种结果,决不能说未办成就不是一种结果。总之,原因和结果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虽然有些现象,我们尚不知道它的原因,但它的原因是存在的有些现象,我们还不了解它将产生怎样的结果,然而它的结果也是会产生的。如果说存在着无因之果,那就等于说这个结果是从虚无中产生的;如果说存在着无果之因,那么它本身也就不成其为原因了。

其次,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当我们考察的是一个事物具体的因果联系时,我们把考察的特定对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确定某一现象为原因,另一现象为结果的时候,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区别是严格的,不能同时既是原因又是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把具体的原因和结果摆在普遍联系之网和无限发展的因果链条中来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相对性,它们之间的相互过渡、相互转化就显现出来了。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引导学生看书第48页至第49页。)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注意,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能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中,也是从关系双方的互相作用来理解互为因果的关系。例如,教与学的关系中,就教师的教作用于学的方面来说,教的好坏是因,学生学的好坏是果。从学作用于教的方面来说,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促进教师教学中改进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学又是固,教则是果。又如,我们在高一经济常识中讲过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等都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提问:①请同学列举若干互为因果的事例。

⑦请同学看书第79页问答题第4小题(答案参见教参)。

以上我们了解了有关因果联系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本书的前言中,我们曾讲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那么,我们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呢?(学生看书后,先找出有哪些方法论意义。)

(3)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板书)

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板书)

前面我们已经论证过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作为联系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果联系也同样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人类的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都要同因果联系打交道,都是在因果联系的链条的制约下进行的。对于我们周围的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只要深入探索,总会找到它的来龙去脉,发现它所体现的因果联系。

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奥秘,是科学的使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之所以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很重要的是在于他们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比如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穷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既然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探索,如果不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对事物作出主观的随意的解释,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事物,更谈不上进行科学研究了。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9页至第50页的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两个例子说明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例子可参考:通用汽车公司黑海汽车制造厂总裁收到一封关于汽车的抱怨信:"最近我买了一辆新的黑海牌车,每次我从商店买完香子兰冰激淋回家,汽车就起动不了。但我买其他种类的冰激淋,车起动得很好。"黑海厂总裁对这封信感到迷惑不解,但还是派了一个工程师去查看。当晚,工程师随这个车主去买香子兰冰激淋,返回时,车起动不了。工程师又连续去了三个晚上。第二个晚上,车主买了巧克力冰激淋和草莓冰激淋,车都能起动。第三个晚上,买了香子兰冰激淋,车又起动不了了。工程师绝不相信这部车对香子兰冰激淋过敏。于是他加倍工作以求解决问题。每次他都作记录,像日期、汽车往返的时间、汽油类型等。最后他发现了线索:车主买香子兰冰激淋比买其他冰激淋所花的时问要短。因为香子兰冰激淋很受欢迎,故分箱摆在货架前面,很易取到。因而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车停很短时问就起动不了。工程师进一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即是因为汽锁使汽车起动不了。而买其他冰激淋需要的时间多,可以使汽车充分冷却以便起动。而买完香子兰冰激淋时,汽车引擎还很热,所产生的汽锁耗散不掉,因而汽车起动不了。原因找到了,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这个有趣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承认事物的因果联系,并深入探索,就会发现事物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的方法。

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板书)

一是因为一定的结果都是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所以要求人们应当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去分桥其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

1: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就是记取了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结果造成了对世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的教训而制定的。

2:请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介绍成功的经验、好的学习方法等;也可分组"会诊",给学生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认真分析自己、认识自己,更快提高的机会。

二是由于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有了对事物发展结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取得好的结果。

请同学们回答:

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说明了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的事例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后果,你认为应怎样解决?

1997年2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刊文称,英国爱丁堡罗林研究所首次用"克隆"培育法成功地复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有人预言,生物工程将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生活的科学技术的中心环节。以"克隆"为代表的无性繁殖技术的突破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以上同学们的回答都说明了根据事物的原因预见结果钓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对事物发展钓结果作出预见或只顾眼前利益,就必然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危害。特别是同学们对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对人类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当然,对克隆技术的争论,至今众说纷坛,但这才更加促使科学家不断地进行研究,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小结:(可让学生自己作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因果联系的内容,通过学习使我们对普遍联系的观点理解的更加具体了,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客观的,而且是多样的,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就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特别是具体的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动。

课后练习

(l)简要分析,教材第50页的漫画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培根说"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3)运用所学哲学理论,根据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对高一所学的世界历史中的几件重要的历史事实进行分析,说明其因果关系。如:联系有关史实,分析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后果。(以上内容参考高一世界史书下册。)

(4)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势,对"北约东扩"会如何发展并将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进行分析。(条件好的学校可让学生讨论。参见《世界知识》1997年第 ll期。)

第 三 课 时

复习提问

(l)什么是联系?

(2)联系的特点有哪些?(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事物的联系形式有哪些?"牵一发而动全身"蕴含着什么样的联系?导入新课

既然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客观的,而且是多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而且还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重要形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三、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板书)

首先,我们先从古、今两个典型的事例,感性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的重要性。

I,《梦溪笔谈》中的丁谓修建宫殿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引入主题。)

这个事例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且说明了只有正确的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才能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效果。

2,"上海,国有工业资本大重组"(参见《半月谈》1996年第15期):目前,上海国有工业正突破老体制的束缚,进行资本大重组,构造上海工业新的优势,不到一年时间,全市工业资本重组从三个方面大规模展开:一是国有资产从回报率低的地方,向高效益领域实行战略性大转移,资本、生产的集中经营迅速加快。如:上海机床行业过去有几十家厂分布在市区,不少厂还占有着上海最好的黄金地段,但由于生产上各念各的经,优势难以发挥。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把市区的生产点集中搬迁到厂房空矿的上海机床厂,统一调整布局和产品结构,形成一个新的"机床城",而在市区的生产点又通过土地置换,盘活存量,获得一批可观的改造资金,结果本来需要花三年时间,2亿投资改造的老行业,如今只用8个月时间、3000万投资就形成新的规模经济,显示了公有制经济在资产流动和重组中的优势......资本大重组给上海国有工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从上述两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自觉地认识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板书)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大到宇宙天体,小到一个基本粒子,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中的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引导学生看书上例子,然后把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划下。

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互相区肘又互相联系(板书)

(1)区别:(板书)

首先,含义不同。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二者不能混淆。请同学们想一想:坐井观天为什么被当作贬语来使用?用本课所学观点来解释,它主要在于混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部分当作了整体。

其次,地位和功能不同。一般来讲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功能不同耳有三种情形:(边引导学生看书边讲述。)

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构成整体的部分在单独存在时,只具有其自身的功能。

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干各部分功能之和。

例如: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把兼并作为资产重组的一个重要手段,从1991年以来为了扩大三枪的实际生产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三枪的名牌效应,三枪集团的母体企业针织9厂,先后兼并了同行业7家亏损企业。通过资产的优化组合,使大量闲置、僵化的国有资产流向了优势企业,既盘活了国有资产的存量,又扩大了国有资产的增量,做到了"1十(一l)大于2"。值得一提的是,在壮大自己实力的过程中,三枪承担亏损企业的债务3.58亿元,消化兼并企业曲亏损1.5亿元,并安置了员工5082人,既注意分组了国家的困难,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第三种情形与第二种正相反。(见教材,略。)

(2)联系:(板书)

整体和部分互相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二者不可分割。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二是二者互相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如人们常说的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如: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说明部分对整体影响的典型事例。而一着不慎,满盘密输的说法,则是指在整体中,关键性部分的成败会对整体的成败起决定作用。败者如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胜者如中国解放战争史上的锦州之战,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板书)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作为一对古老的范畴称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作为现代系统论的新概念,又叫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系统论的知识。可参考《科学技术史讲义》、《新华文摘》1997年第四期"对系统科学的挑战"一文等。)

因为这两对关系具有共性方面,即两对关系都是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因为两对关系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起来。

系统和要素的含义:系统是指诸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指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例如,原于就是一个系统,电子和原子核则是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体和部分关系、系统和要素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是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理论基础,正确把握这一原理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学习整体和部分关系、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板书)

(l)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板书)

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所以在一切活动中,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学生阅读书上事例,然后议一议。)"在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为什么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或反问:"为什么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教师也可介绍一些实例,如淮河污染、黄河断流、私盐难禁等,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地方保护主义给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危害。)

上面我们是从经济发展方面看如何处理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有如何处理整体和部分关系的问题。如:学生如何处理好文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个人与班集体的关系、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统筹全局,选挥最佳方案,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板书)

由于整体和部分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要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就必须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十分重视搞好局部,发挥局部的作用。例如: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存在着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如果西部长期贫困落后,最终会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指出,中央对西部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到本世纪末要遏制差距拉大的势头,下世纪前半叶要逐步缩小差距,后半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可见,只有西部经济也发展起来,我国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在学习了上述内容后,请同学们按照整体优化的原则,为办某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设计一个方案。(前后同学可以商量,设计哪方面的方案都可以。教师可以给提示,如:设计一个最佳足球阵容;又如:在校运动会上,你们班如何报名,才最有可能夺得团体总分优势?你如何合理的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等等。)

小结:通过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哲学原理,特别是对联系的多种形式之中最重要的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的理论及方法论有了具体的认识;按照这两对关系原理的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既要提高自觉性和预见性,又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课后练习

(1)把这一节的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找出来并且熟识。

(2)思考书后第79页的问答题的 1、2、3题和试着设计第80页第六大题的方案。

第 四 课 时

复习提问

教师可带一盆花到课堂,然后提问学生:运用第一节所学的联系的观点来说明如果你种这盆花,你都要做些什么?为什么?(或者提问花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新知识即导人新课。)导入新课

花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肥料、适当的温度等,更需要人的辛勤培育,这些是花生长的外部条件;花作为植物,它体内的新陈代谢、遗传因素等是花生长的重要的内部条件。正是这些内部、外部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有花开花落,才有千姿百态的花朵供人欣赏。任何事物的存在、生长、变化都是如此,都是因为在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才使宇宙万物呈现出变化万千、五彩缤纷的生动图景。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些基本观点。

第二节 坚持发展的观点(板书)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板书)

1.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板书)

前面我们谈到联系的普遍性时,谈到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比如: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商品的发展。这说明一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构成该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部动因。而每一事物又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事物不仅存在与周围事物的横向的联系,即左邻右舍的联系,还存在着纵向的,即古往今来的联系。这种纵向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才构成或表现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要用过去形态、现在形态和将来形态来构成和表现的。没有这种纵向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就无法理解运动和发展,也表现不了运动和变化。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由五个社会形态的纵向联系构成的不断的发展过程。

可见,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括动着事物的发展。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板书)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无不感到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例如,以我国中科院院士叶叔华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人员,经研究证实,中国大陆在印度等板块的作用下正向东移动,速率为每年7-8毫米,方向朝东略微偏南。综合全球资料,这些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从总体上来说,美洲和亚洲正在缩短距离。这说明了自然界的运动总是在不停的进行着。

不仅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在运动变化着。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了原有的计划体制。12亿人中80%--90%由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方式转到了面向市场的生活、生产方式;人们的价值取向、观念形态、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益丰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如:1996年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彩电、冰箱,城镇分别达到93.5台、69.7台。这说明我国人民正向小康水平迈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邓小平理论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总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认识,都处于永不停止的运动之中。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6页第2自然段至第57页第 l自然段的内容。)

阅读提纲:(l)物质运动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2)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什么?它和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形式的关系是什么?恩格斯语录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归纳。)

物质运动的形式无限多样,概括起来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物质的这些基本运动形式都是物质的具体的运动形式,各有其待殊的运动形态。但是它反映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正如恩格斯所说: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性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可见,哲学上讲的运动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不同的,也是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板书)

既然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所以说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4.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板书)

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l)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

为什么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呢?

你能找出不运动的事物吗?

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呢?

前面在讲物质概念时,曾讲到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那么根本特性根本属性有什么不同?

(教师边引导学生回答边归纳。)

因为任何事物的具体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我们上面了解的物质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比如:宇宙中的各个星球都是在不停的运动中形成、演变、毁灭。我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也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教师点到为止就可以了。)总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形态,都是在运动中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怎样存在的。

运动之所以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如果没有运动,物质都不存在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所以,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那么,根本特性根本属性又有什么不同呢?

物质根本属性唯一特性的提法,是就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的区别而言。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独有的性质,即,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而根本属性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角度,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从事物多种运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因为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物质的属性也多种多样。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许多属性,如质量、能量、导电性等。随着物质形态的变化,物质的具体属性也会发生变化。而物质的运动这种属性,同物质的其他具体属性相比,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它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属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板书)

人们一谈到运动,自然要谈到是什么在运动,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回答前面讲过的物质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主体各是什么?

投影:机械运动 主体: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主体:分子、基本粒子 化学运动 主体: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 主体:生物有机体 社会运动 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不是。因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是认识运动的主体。

总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所以:

(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板书)

(学生看书,然后回答为什么是错误的。略。)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的切事物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事物,这说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静止状态。但认为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5.静止的含义(板书)

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如: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的身体的位置相对于教室而言处于静止状态。

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不变。如:书上例举的张三的例子。(学生看书上的图片。)

但是任何静止状态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静止中也包含着运动,因为:第一,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比如我们坐在教室里,虽然相对于教室的空间位置来说,是静止的。但同时我们和教室都在随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而且,我们的体内始终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生物运动,我们的思维活动也一直活动着。所以,这种静止是事物在运动中的某一方面、某一种形式的稳定状态。第二,任何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在进行着量的变化、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就是说的人的一生中,年龄、外貌等的变化。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某物就会发生银本性质的变化,转化成他物。又如:我们的教室这个建筑物在一定时期内是一座新楼。但逐渐的它会变旧,如不维修,最终会倒塌。因为,这个建筑物内部始终在不停的运动,加上外界的气候、温度、风雪、雨水等的侵蚀作用,建筑物经历着复杂的物理的化学的变化,这种运动迟早会使教室这个建筑物倒塌,而失去建筑物自身的性质。

总之,静止不是不动,只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请一位学生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进行概括。)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板书)

(l)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学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基本观点,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选择题:

(l)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C)

A. 客观实在性 B.规律性C.运动 D.可知性

(2)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于、离子;生物运动的主体是生物有机体;社会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这些主要说明 (B、 C)

A.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下面属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有 (A、 B、 C)

A. A.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D.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静"是指 (A、 C、 D)

A.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B.事物绝对不动、一点不变

C.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和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D. 事物运动的特殊形式

第 五 课 时

古希腊的哲学家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请同学们议论并说明这一句话反映了什么道理?(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出新课。)

这句话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板书)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学习教材上分别举例分析、论证的方法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最后教师归纳。)

我们知道整个世界是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构成的,所以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l)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板书)

(2)人类社会也是变化发展的。(板书)

(3)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板书)

总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

提问:什么是发展?运动、变化、发展有没有区别?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是一个事物简单的重复、反复循环、原地打圈?(引起学生思维,起质疑作用。)

2.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板书)

发展固然是运动和变化,但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多种多样的,有前进的、有后退的、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有由旧到新的、也有由新到旧的、还有简单的重复等等。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的重复和反复循环,也不是倒退下降的变化,而是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都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 把握发展概念要着重注意两点(板书)

1. 要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板书)

首先请同学比较运动、变化、发展三个哲学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后就会比较清楚了。)三个概念的联系或者说三个概念的共同点是: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和僵化的。三个概念的区别是:运动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又都没有表达、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的趋势,也没有直接表达和规定事物的总体性质;而发展这种运动和变化,是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既然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以必须掌握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2)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板书)

请同学们分析以下的这些事物的变化,鉴别是不是发展?(如:邓小平理论;中国农村劳动力以空前规模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经济作物生产及多种经营转移;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西方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邪教势力猖獗;原北京市市长陈希同成为阶下囚;农业生产中培育优良品种等。)

(在此基础上引出新事物的概念)

第一,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则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学生举例。)

第二,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第三,判别新旧事物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标准有哪些?为什么?试举例说明。(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通过举例更好地掌握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

(教师归纳。)

一是有人常常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当然,事物的发展,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新事物都是后来出现的,但不等于说,凡是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新出现的事物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就不是新事物。比如:"毛孩"的返祖现象,就是违反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因此不是新事物。又如: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就是违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也不是新事物。再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曾出现的主张"全盘西化"的所谓新观点,还有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所谓"新思维"等,都由于其本质内容已经失去了必然性,所以也不是什么新事物。

二是有人喜欢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最终会发展强大、成熟和完善。比如目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理论,如:经济特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股份制等;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金融市场、人才市场、再就业市场等的建立。由于符合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它能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尽管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已经显示了其蓬蓬勃勃的生命力,推动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可以让学生举例,也可以再给学生介绍一些实例,如:《中国青年》杂志1997年第8期的"新知青,到农村去","创一个惊天动地的农业奇迹"。以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新事物的认识,并自觉地为新事物的成长做贡献。)

三是有人仅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现象甚至是假象所迷惑。比如计算机算命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搞封建迷信;又如一些假冒伪劣的商品,用美观的包装骗人等都是如此。

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下面我们讨论: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同学们,大家要继续思考,既然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一种客观现存在,我们只有如实地反映、正确对待这种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才能做出正确决策。这就是下一节课我们要讨论的关于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道理。课后练习

举出几个目前我国社会中新事物和旧事物的例子,分析说明它们为什么是新事物或者是旧事物。

第六课时

复习提问

(l)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今天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知识准备,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事物、对待事物。)导入新课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发展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黑体字,首先概括地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那三点,然后再逐条分析。)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板书)

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照片内容,说明为什么不了解过去,也就不能理解现在?

图片中的浮雕表示昨天的历史,母亲表示今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表示明天。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我国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过去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结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特别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不知道今天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也就不会理解现在。所以,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不能割断其发展的历史过程。

提问:今天,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更加认识到,只有了解了祖国的昨天,才能正确认识祖国的今天,才能理解正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才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生可以运用历史课学习的知识回答。)

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板书)

提问:为什么党的十四大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我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确定正是正确地把握了发展的观点,从我国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出发,既注意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又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既坚持了不断上新台阶,又是一步一步攀登;既坚持未来的发展,又是立足今天的基础。这种经济发展的方案会使我国的经济沿着健康道路发展。

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如何确立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发展观,首先要看到今天存在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昨天的发展带给今天的不利方面,因此,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以上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的方面说明: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讨论: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你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人生问题,明确此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应珍惜时间,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板书)

提问:什么是创新精神?为什么要勇于创新?怎样才能培养创新精神?中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谈一谈你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答案见书,略。)

教师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可再补充举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首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可以看录像《邓小平》,也可以向学生介绍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的伟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可参考介绍下面的这个例子:《半月谈》1997年第14期"改革,还当有新的突破。)

我国的改革事业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就要积极的拥护改革、关心改革,对改革的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性的阶段。从认识到实践,都应当有一个新的突破。唯有新的突破,才能巩固、完善既有的改革成果,才能在新体制的建立中有更大的进展,有更大的作为。突破,还要坚持大胆创新,大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所谓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我们应该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一切有利于公有制发展壮大、一切能够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目前正在探索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能够聚集社会分散的资金。新近兴起的股份合作制,则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兼有股份制特点,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这些都可以大胆尝试。计划与市场,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具体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私有制可以用,公有制也可以用。不少地方放小放得很成功,奥秘也就在这里。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既定目标,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这是我们应有的改革意识。

1988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召开世界广告大会,大会主席布罗迪说:"这次盛大的会议主题就是创新。"对事物有独特的感觉和发现,从新的视角发现与提出问题,这是创新的基本要求。美国鲑鱼市场上,红鲑鱼与粉红鲑鱼竞争十分激烈,多年不分胜负,但两方销售商的广告都说自己的略胜一筹。其实,初期的赢家是销售粉红鲑鱼的销售商,知名度和利润都要比对手高,红色鲑鱼的销售商立即开会,总经理声色俱厉地训斥推销人员:"给你们9o天时间,缩短这个距离,否则我让你们摔个全身粉红。"销售人员苦苦思索,终于想了一条妙计,只在罐头上多设计了一条标签。3个月后,红色鲑鱼的销售量大大回升。开始以为是偶然现象,又过了3个月,仍然直线上升。总经理十分高兴,召见了推销人员。人们向他汇报,全是那条标签上的字起的作用。原来,那标签上写的是;"正宗挪威红鲑鱼,保证不会变成粉红。"这句广告语不仅暗示自己的正宗,而"保证"一句既贬低了对方,又不使对方抓到把柄。这个有趣的例子可以告诉学生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日常的学习、工作,创新精神对于取得成功都是十分必要的。

4.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板书)

建议采用开放式教学法。首先发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的对象就是自己的亲属或朋友等(调查留学回国的人更好)。然后开社会调查报告会。这样可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增加学生对此问题的可信度。

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确了要正确地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 七 课 时

复习提问

(l)前两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哲学观点有哪些?(目的一是从已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二是弄清前两节和第三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2)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1682年出现的彗星进行了研究和计算指出:这一颗彗星是以76年左右的时间为一周期,沿着一个很扁长的椭圆轨道绕日而行。而且正如哈雷所言,76年后,彗星又光临了地球。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设此问的目的是引出物质运动具有规律性。) _第三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板书)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l)日常生活中你所观察到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还是有规律的?请举例说明。

(2)中学各科教材中都讲了哪些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

人们在观察周围事物时,常常看到许多事物的运动似乎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如不同的河流流向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各异等。同时人们也能看到,有些事物的运动又是有秩序的,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的变换、人的生老病死等。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运动到底有没有规律呢?人们通过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不断探索,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研究才寻找出事物运动的规律,逐渐认识到: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特别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门科学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同学们刚才例举的在中学教材中学到的各种规律,如: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万有引力规律、元素周期率、电磁感应定律、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等,都是各门科学所揭示的事物运动的规律。可见,自然界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也都是有规律的,人的认识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总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板书)

上述各门具体科学分别揭示了各类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是作为规律,必然具有共同的特性。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就是对各种具体事物运动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各门具体科学所揭示的具体规律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哲学上所讲的规律的内容(也就是了解所有规律的共性):

2.哲学上讲的规律是:(讲完下面三点后,再把规律的概念写出来。)

(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板书)

这就是说,规律是运动着的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例如:牛顿揭示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引力的相互作用,引力大小同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同两者之间距离成反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毫无例外。又如: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背后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即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以上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则否认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请同学们看书了解唯心主义观点的内容井指出其错误。)

2.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板书)

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普遍联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而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哈雷彗星的例子就说朗了这一点,它还说明了人们也是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而且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一、二、二节内容的内在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了解第三节的内容。

第三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板书)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l)日常生活中你所观察到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还是有规律的?请举例说明。

(2)中学各科教材中都讲了哪些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

人们在观察周围事物时,常常看到许多事物的运动似乎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如不同的河流流向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各异等。同时人们也能看到,有些事物的运动又是有秩序的,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的变换、人的生老病死等。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运动到底有没有规律呢?人们通过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不断探索,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研究才寻找出事物运动的规律,逐渐认识到: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特别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门科学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同学们刚才例举的在中学教材中学到的各种规律,如: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万有引力规律、元素周期率、电磁感应定律、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等,都是各门科学所揭示的事物运动的规律。可见,自然界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运动也都是有规律的,人的认识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总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1.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板书)

上述各门具体科学分别揭示了各类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是作为规律,必然具有共同的特性。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就是对各种具体事物运动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各门具体科学所揭示的具体规律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哲学上所讲的规律的内容(也就是了解所有规律的共性):

2.哲学上讲的规律是:(讲完下面三点后,再把规律的概念写出来。)

(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板书)

这就是说,规律是运动着的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例如:牛顿揭示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引力的相互作用,引力大小同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同两者之间距离成反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毫无例外。又如: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背后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即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以上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则否认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请同学们看书了解唯心主义观点的内容并指出其错误。)

(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板书)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多样的,有现象的联系,也有本质的联系。并非一切联系都是规律,只有隐藏在现象内部的本质联系才是规律。

第一,本质联系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它体现了事物的根本性质。

想一想:春夏秋冬四季交换、白天晚上昼夜循环、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不是规律?为什么?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上述问题,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而且反复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不是规律本身。例如:四季交换、昼夜循环的背后隐藏着地球运动这个本质。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表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一方面绕轴自转,另一方面:又绕太阳公转。四季交换,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轴倾斜引起的,而昼夜交换,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揭示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本质联系,才能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性。又如:水往低处流也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反复出现的规律性现象,在其背后也隐藏着物质之间的本质联系。牛顿力学表明:在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中,质量大的物体总是吸引质量小的物体,所以,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对水的作用的结果。

可见,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规律和现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生看书,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规律与现象的区别和联系(板书)

请同学看书上的漫画,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说明了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只能感知事物的现象,而不能感知事物的规律。规律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这进一步说明了规律和现象的区别,不能把二者混淆起来。

(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板书)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必然性,它体现着一种必定如此的趋势。例如:力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指一切物体在排除空气的阻力等条件下,都是以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向地面下落,这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又如,当具备一定的土壤、水分、阳光、空气、肥料等条件时。遗传规律就决定了麦种撒到田里,必定成长为麦苗井结出麦穗,决不会结出西瓜或豆子来,这也是确定不移的,具有必然性。

有些事物的联系,并不是非如此不可的,而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这种偶然联系就不是规律。比如,麦苗长得多高、麦穗中麦粒的多少等等,都是不确定的联系,具有偶然性,所以不是规律。

议一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不是一种必然的联系,它能称之为规律吗?

(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这是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它不是客观事物中的必然性的联系,当然不是规律。这种说法不仅理论上违背科学常识,而且非常有害。事实上,天和地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结果,决不是为了人的利益而存在的。社会生活中出了孔繁森等无私的英雄,天也未诛,地也未灭。所以,这种说法是极端错误的。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总之,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2.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板书)

3.正确认识具体科学的规律与哲学的规律的关系(板书)

前边我们所例举的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具体科学的规律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内部本质的联系,而哲学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共同规律,是揭示备种具体规律共性的规律。所以它们是个性与共性、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研究哲学规律必须以具体科学的规律为基础,研究具体科学的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4.规律与规则的关系(板书)

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归纳即可。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掌握了一个基本概念——规律概念。特别是围绕规律概念,弄清了规律与现象的关系、规律与规则的关系、普遍规律与具体规律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用所学知识做如下判断:复习巩固

分析题:

(1)商品价格有时上涨,有时下跌。价格的涨落围绕价值进行。试分析上述哪些是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哪些是偶然的现象的联系。

(2)英国规定汽车靠左行驶,我国规定汽车靠右行驶,这说明规律不是确定不移的。(此题考查学生对规律和规则的关系的理解。)

第 八 课 时

复习提问

(l)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讲授本课新知识,明确规律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不是外力强加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又把规律叫做客观规律。既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板书)

1.规律具有客观性(板书)

(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板书)

提问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缀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不会因尧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桀是暴君而灭亡。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天,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缩小面积。这说明了自然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

提问2: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在开普勒和牛顿发现以前是否存在?生物进化规律在达尔文发现之前是否存在?在这些科学家发现这些规律以前,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就在宇宙中发生着作用,生物进化的规律也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亿万年了。可见,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规律就自发的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在人类产生以后,无论人们是否发现和认识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提问3:社会规律是不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不是客观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虽然社会规律是通过人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规律就具有主观随意性,它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和承认它们,只要它们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存在,它们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再如,历史上,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等,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都采用过残酷镇压和政治欺骗等卑劣的手段,妄图使自己的统治地位永存,但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的,想扭转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无法办到的。以上说明,社会规律的存在和作用也是客观的,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的。

思维规律也是客观的。思维规律虽然从形式上看,是主观意识活动的规律,但从本质上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即思维规律所反映的内容易客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思维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要起作用。人们自觉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就促使人们获得正确认识;人们把握不到思维规律,违背思维规律的要求,思维规律就决定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必遭失败。不论思维规律促进人的认识,还是惩罚人的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区别只不过在于对人的认识的关系上,思维规律显示出了它的不同作用方向。而且也只因为思维规律从两个方向起作用,才要求我们加强思维训练,及早达到对思维规律的自觉遵循,促进我们不断的得到正确认识,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总之,无论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还是思维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即是规律的客观性。

(2)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第1自然段内容然后回答)

引水上山是不是消灭了或改变了万有引力规律?卫星上天,引力规律还起作用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引水上山,不是改变或消灭了万有引力规律,而正是利用这个规律的结果。(第二个问题可参阅教材第126页右下角的说明。)卫星上天时地球引力仍然存在,这时由于卫星上升速度每秒是大于7.9Km/s,才能克服地球引力而上天,这时引力规律还起作用,卫星上天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受引力规律作用的制约。

总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板书)

我国在5o年代末期曾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搞"一大二公";"文革"时期人为的取消价值规律,在实践中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这说明规律是必然的联系,是铁的法则,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即不可违抗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适背客观规律,否则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也有力地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

我们已经了解了规律客观性的含义和表现,那么规律客观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4)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板书)

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作为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也必然具有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容观的,从而决定了规律也必然是客观的。

2.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人们是怎样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利用规律的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

人能认识规律是因为:规律总是要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而人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和认识其中的客观规律。如同学们所举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人利用规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也可以改造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厄尔尼诺现象被科学家视为气候变异的重要信号,今年是厄尔尼诺现象复出年,从3月开始,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8月,热带地区的海面温度增高9度,超过了19S2年~1983年,创最高记录。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此现象进行了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等科研活动,目前,已可通过大气海洋流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科研,利用大型计算机准确计算的数据,可以对此现象提前预报3-6个月,甚至可以提前一年.可大大减少这种气候异常现象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提高人类预防灾害的能力。

从此例可看出人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利用规律就是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定目的。

3.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5-76页,然后请同学们例举你所了解的社会生活中或日常生活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取得成功,而违反客观规律就受到规律的惩罚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一个中学生按客观规律学习的事例,是否对你有启发,你是否体会到学习某一门学科的规律性?(建议给学生一定时间的交流,或作为思考题留给学生,下节课交流。)

4.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板书)

(l)实事求是的含义。(板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板书)

实事求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所以说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带领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邓小平同志在创立、设计和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国两制的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3)实事求是的作用。(板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拿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充分说明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板书)

第一,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因为发现规律和按规律办事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而人们又总是行动在先。人们在探索过程中,必然经历着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而一旦发现了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人们就获得了认识上和行动上的自由。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为了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是为了在运动中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因此,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内在地包括着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也必然以实事求是为基础。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条件和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归宿。江泽民指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提,是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创造。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的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作为一篇标志新时期来临的思想解放的宣言书,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乃至中国的改革奠定了基本指导思想。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重要思想障碍。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在希望"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判断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这样,思想障碍一经排除,中国人的勇气和智慧喷涌而出,改革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综合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以说,中国的改革发轫于思想,得益于解放思想。第二,青年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任务。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精神,创造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虽然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是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利用规律就是要按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选择题:(1)"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B)

A. A. 实实在在应该做的事情 B.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C.从实际出发办事情 D. 当老实人和办老实事

(2)"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C)

A.是非问题B.对的事情或事物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D.可知性

(3)下列备选答案,属于客观规律的有(D)

A.水往低处流B.春夏秋冬四季更替C.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O度

D. 凡是产生的东西都要灭亡问答题: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设计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