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浅探初中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德育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继而就如何更好地实施德育进行了概要的论述,希望能为提高初中生的品德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 德育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98-02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的形成时期,所以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贴近生活,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 德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
   1.确保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政治方向
   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政治方向,是由党的教育方针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内容决定的。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进行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教育等,从而使德育目的、任务得以实现。
   2.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任务。而德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特别是初中阶段,正是年轻一代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 加强德育教育的方案
   1.老师要把握好管和放的尺度
   在信息传媒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有意无意中会接收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显然回避是不行的,实施温室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实质了。正在发育的初中生,自尊心、好奇心强,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对新生事物或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这时,教师和家长越禁止学生就越好奇,越好奇就越想尝试。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就很容易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对学生事必躬亲,面面俱到,也不能怕管多了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放任自流,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妥当的。应该把教师的疏导和学生的自觉选择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明智、宽容的态度,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采取管与放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教育。学生不是教师灌输、塑造出来的,要想去塑造学生的人格,结果注定失败。对这一时期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向他们提供广泛的信息,鼓励他们亲自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调查、了解,然后思考探讨所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在审慎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理智的选择,并在选择或抉择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但应注意在给孩子独立空间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并且一定的约束和管理不可或缺。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懂得人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离群索居,必须懂得承担责任,懂得团结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及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成为有主人翁意识、有坚强意志力的人。
   2.教育学生学会勤劳节俭,常怀感恩之心
   现在的中学生,一般条件都较优越,不愁吃穿,加上父母从小的溺爱,形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勤俭节约的观念荡然无存。
   节俭方面,结合历史知识讲《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他曾给自己的儿子写过《训俭示康》,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讲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时,告诉学生虽然他们身居高位,却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如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丁;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的发白,补丁就有16块。周恩来在工作时,总是在自己的右手上套一个袖套,目的是为了不让袖子坏得快。像这样一些生动真实的例子,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让学生从中感受教育。而对学生不理解父母、不懂感恩的情况,可以用中国二十四孝图、陈毅元帅回家给母亲洗脚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要有感恩之心。
   3.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和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教育的成功。老师是一个特殊的角色,是中学教育教学链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现在很多学校实行住宿制,老师同时也是家长,其双重角色使其工作更困难、责任更大。老师工作的开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都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教育不是说教,不是从上而下的以权压人。要学生接受你的教育,你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教育才能相得益彰。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是学生帮助了我们,服务了学生同时也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所以,老师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有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工作的开展和成效才会有保障。
   4.强化辩证思想
   通过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学习书写、学方程式时,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道理;如通过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同时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还须坚持方向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原则。
   5.注重教育机智的培养与探索,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很多老师在感叹:“现在的学生确实越来越不好教了,严也不是,松也不得。”这就要求老师和班主任具备教育机智的素质。教育机智,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到情况的细微变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意外事件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恰当方法予以解决的能力。具有良好教育机智的班主任,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用一两句话或简单的几个动作就能摆脱困境,化解矛盾,取得较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魏书生老师教育两个打架的孩子:先关心他们的伤情,解除他们的戒备、抵触心理,再从打人与挨打,打轻打重,打赢打输的结果,让学生明白打架无论怎样都是不对的、不好的。这要比严厉的批评训斥要好得多。教育机智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源于工作实践中长期勤劳磨炼、琢磨感悟的结果。遇事要冷静沉着,换位思考;要循循善诱,随机应变;要对症下药,方式多样;还要审时度势,把握尺度。
   6.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教育是指使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感情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现阶段,对我国初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主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从小懂得自私自利是不好的品质。在此基础上,教育他们逐步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可以结合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礼让是一种美德,体现了一种胸怀。只有人人学会谦让,人人学会宽容,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和谐。介绍陆游、屈原、岳飞、林则徐的故事,教育学生只有从爱身边的事物出发,包括爱班集体、校园,才会热爱自己的家乡、祖国。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田建国.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5.03.25
   [3]陆桂春.浅谈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09(5)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德育|教育|学生|他们|集体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