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浅谈初中思品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能力作为一种个体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中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思维能力是当前非常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任何一项认识活动都与思维紧密相连,它制约着其他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他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可以说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恰当的方法。本文仅就在讲授新课中是怎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出一些看法。
  一、在指导学生预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无疑则无思,有了疑难,才会去思考,预习是教学过程的开始,让学生在预习教材时,提出疑问,形成课前的心理悬念或不确定心理状态,启动大脑的思维活动,是预习的主要任务。如何才能使学生勇于质疑呢?
  1.用具体事例启发学生。教师通过事例教育学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弗莱明发明青霉素、伽利略发现惯性、鲁班发明锯等这些发明和发现,不就是始于对日常细小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吗?这样的事例,很容易激励学生在预习时认真看书,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2.用名人名言教育学生。一些学生不愿意质疑,宁愿死记硬背现成结论,他们认为,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质疑问难太费劲。学生不去思考,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对此,教师可讲解“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至理名言,使学生认识到,疑是矛盾,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无质疑的需要和能力对于学习好坏,能否成才,关系很大。
  3.解除学生的顾虑。对于质疑,学生往往有三怕:一怕别的同学说自己水平低;二怕说错了,被人讥笑;三怕提出不同看法,得罪老师。这些顾虑不解除,就会抑制学生的质疑精神。对此,教师应首先自己带头消除顾虑,鼓励学生的质疑大胆,并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法提出质疑。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
  二、在改进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讲究提问方法,善于提出问题,是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1.积极启发学生多问,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的发现都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这说明思维总是从提问题开始,敢于提出问题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为此,在思品课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勤思好问,提出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挑明认识上的矛盾,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如八年级《走近父母》这堂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我们应当怎样孝敬父母?(2)在这一周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3)怎样落实孝敬长辈的计划?等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智力活动就有较高的思维强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其“不耻下问”的主动性。
  2.投石激浪,激起思考的波澜,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教材中有的概念或原理好像浅而易懂,学生往往以为容易就不求甚解,轻易放过,其实并未真懂。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容易出现的理解上的错误,提出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3.掌握学生心理特点,课堂提问要灵活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处在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讲究艺术性,力求具体生动,灵活多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九年级思想品德中,教师在讲人生理想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展开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进一步明确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解决理想同现实的矛盾问题。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教师故意提出错误的观点,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辩。教师提出似是而非的观点,“把水搅混”,意在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不依赖、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善于冷静而有主见地分析事物的习惯。通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学生弄清了教师提出错误看法的原因,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的品质。
  5. 运用发散式提问方法,促使学生多角度来回答问题。在思品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这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和发散思维的反映,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发散性的练习。训练发散性思维,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在课堂中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的思维
  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由理性回到感性,再用感性引证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环往复,加深理解,深化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创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去对照。这不仅有利于理解概念和理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如指导学生学习违法和犯罪的关系时,有的学生对照自己“大法不犯,小错不断,能把我怎么办”的思想,搞清了“小时偷针,大了偷金”的道理,对“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论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2.理论概念与实例相印证。在课堂上把一些政治理论概念明确地摆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维,动脑动口,列举大量实例去印证、说明。如讲“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这一论题时,让学生充分发言。学生举出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人事迹,论证了成功与兴趣的关系。大家热烈发言,感触颇深。
  四、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颇有裨益。选好符合实际的、和教学重点密切相关的讨论题目,这样的讨论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才能保证有收获;选择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才能引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选择的题目难易适度,讨论才能进行得热烈而顺利。通过开展讨论或者辩论,学生不仅表达了对问题的见解,而且阐述了自己所以这样认识的理由和依据。通过讨论,可做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 、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学生通过思考取得一定成效,会更加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五、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重视传授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教会学生思维,即把如何思维的方法授予学生。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按照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思维活动,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在知识急剧增长更新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思品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用有限的课堂空间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思维|学生|能力|培养|问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