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预约美丽,生成高效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2011年11月29日,笔者有幸听了衢州市白云学校叶海涛老师教学的《守候良心》,叶老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以人为本”,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很好地处理了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这对笔者在社会思品课中如何处理好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一、预约美丽是生成高效的前奏
  (一)预设的对象从注重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
  我们的教学主体是学生,尽管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但他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而在面临相同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可在现行社会思品教学中,很多仍是“见文不见人”,各种知识传授充斥社会思品课堂,教师把知识点嚼烂了喂给学生,否则就不放心。所以教师事先总苦心预设如何巧妙而全面地讲解,而难以看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真正意义上受教育。这将导致学生眼中的社会思品课索然无味。究其原因,在于教师预设观的落后。
  新课程背景下,社会思品课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学生是充满活力、灵性、情感的生命体,所以,预设时应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社会思品教学的预设对象应由关注静态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预设的目的绝不是要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如叶老师根据《小悦悦事件央视报道》的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1.看了之后你的心情怎样?2.生活中这样的悲剧,如何才不会重演?3.你会是那个路人吗?4.为什么会出现小悦悦这样的悲剧?5.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突破道德底线、丢失良心的例子?6.为了避免这种底线被突破、良心被丢掉现象的出现,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叶老师根据情境,围绕知识点和学生特点来进行了预设,设置问题,很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所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守候良心》的情感。
  (二)预设的内容从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
  传统社会思品课追求学生“会做题”,结果出现了教师重在预设教法的现象。正是这种长期的教法预设使学生习惯于“接受”,习惯于“老师提问,我来答”,而不会自主思考,不会质疑问难,不会探究发现,更不会赏析评判。
  现在社会思品课注重学生的“会读书”,重在学生的学法。在“生本”理念下,教师预设的内容要突破传统束缚,实现由讲究教师单线的教法转变为帮助学生构建学法的框架。对于一课内容的具体教学,教师可以先制定目标,再设置情境,这有助于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学会分析,学会解决。
  如本课叶老师组织了很好的教学活动:我看良心。要求学生仿写《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学生模仿这首诗歌写了很多优美感人的语句,如:“你热心或者不热心,人民就在那里。”“你爱或者不爱,诚信就在那里。”叶老师既调动了学生情感,也让学生掌握了学法。正如嵇永忠老师评价说:“学生仿写得很有水平啊,都成诗人了!”
  (三)预设重点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可预测性,又有灵活的生成性。
  传统的社会思品教学一向重知识传授,轻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这种做法看似捷径,而实质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因为它剥离了知识与能力、情感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忽视了学生探寻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果脱离了过程这块土壤,那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必定无花也无果,实现“三个维度”的融合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本堂课中,叶老师播放《平凡的良心》视频,介绍了本校一位患脑癌并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表现和住院的情况,让学生观看视频。叶老师为“守候良心”情感教育作了一个情感铺垫,然后又问学生一系列问题:1.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有什么愿望?2.他的父母应该怎么办?3.我们班能为这位同学做什么?4.成为最美的我,我可以做到什么?最后在叶老师的示范下,师生共同做一个“爱心”手势。这一过程看视平静,实际上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正如一个网友评价叶老师的课说:“情细,感情深,充分打动在座学生和在座老师的心,做到知情意行,正是我要学习的课。”
  二、生成高效是预约美丽的要求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性”和“成长性”。“生本”理念下的新课堂使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学生,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实时有效生成呢?
  (一)加强对话,高效生成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多向性的,主要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生活的对话等。对话是平等的、互动的、共生的过程。“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话的氛围是教学充满活力的基础。教学中固化的结论湮没了学生所有独特的感悟、灵性的发挥和生成的可能。所以,在关注生成的教学中,要以对话者的身份和学生共享。
  如本课叶老师采用一系列经典对话形式来贯穿整节课。
  师问:我们在想,为什么会出现小悦悦这样的悲剧?
  生1: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害怕扶了别人却被人诬赖。
  生2:路人怕承担法律责任。
  生3:中国人的素质不够高,路人丢失了道德良知。
  师问:你认为(路人)最应该提高什么素质?
  生答:悲剧产生的原因是缺乏责任心、爱心等思想道德素质。
  师答:我们的社会有这些情况:法制不健全,(部分人)道德素质也不高,社会整体的环境不够和谐,这些都导致了小悦悦悲剧的产生。
  叶老师通过与学生对话,促使学生自由地思考、大胆地表达,促使学生灵感的闪现,也促使学生认知良心、情意良心方面的高效生成。
  (二)留有悬念,高效生成
  悬念能使教学充满想象的空间,充满着蕴藉之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充分预设,引导学生去解读悬念,此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对悬念的解读中,他们会根据各自对观点的理解阐释,以此说服别人。这些多元的解读正暗合了主题的多义。所以悬念的解读,充满了动态的生成之美。但留有悬念,拓展延伸不可过度,不可游离。
  如本课中,关于守候良心,在衢州新闻网进行网络调查。先抛出问题:“道德回归,衢州好人越来越多”“衢州民风淳朴,是一座温暖的城市”“希望类似的好人越来越多”这几个选项,请问选择它们的人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不告知结果,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宣布答案。叶老师这个悬念又使学生情感得到碰撞,促使学生要做一个好心的衢州人。
  (三)抓住情境契机,高效生成
  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因素无法预设。正是那些不确定的意外使得课堂生动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活的教学教育资源,让它擦出火花并熊熊燃烧起来,生成那“无法预约的美丽”。
  如本课中叶老师围绕一位同学患脑癌这件事,在已经调动了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又对学生进行情感升华。如叶老师说: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大家良心的跳动,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可以开始坚守,我们可以开始行动,我们要保卫平凡的良心。现在我们来参加搜狐网和《京华时报》组织的寻找“良心”图文征集活动,把身边感人的平凡良心故事通过文字、图片与他人分享。学生活动后,在下课时,在叶老师示范下,师生共同做一个“爱心”手势。这使学生又得了有效教育,进一步滋润了学生的心灵。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课前精心的预设使生成更加精彩,在生成中调整使预设更加完美。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生成,使课堂更加美丽更加精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生|情感|生成|预设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