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新课标在批判地继承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仅以学生为中心还不够,还需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学的实际效果,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就是指思想品德教学对于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实际效果。下面谈谈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减负增效”教学理念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面对全省中小学规范管理的新形势,如何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减负增效”,便成为摆在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现实的课题。备好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基础,师生互动是“减负增效”的关键,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负增效”的润滑剂,做好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反思是实现课堂离效的助推器。
  教师首先要立足新课标,备好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因而,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及时关注相关学科知识和时代发展新动向,吸收鲜活的素材,适时地把它们整合到学科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时,我有意识地结合国家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本课内容进行扩展,改为“关注西部的发展”。课前我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自学课本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心得,然后推选代表在课堂上发言,从而得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为了让西部地区的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成果。这样既达到了学习本课的目的,又把握了时政热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更好地体验社会现实。
  二、师生互动是关键
  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因此教师要自觉实践新课程理念,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教学互动的过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老师的最初印象往往在课始阶段。课始阶段的教师语言设计与情境创设,往往形成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教师的情感态度、言谈举止及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开展民主交流,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生成知识。所以,教学互动的关键在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只有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让整个课堂形成强大的互动亲和力,才能让学生愿意、乐于、能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师生、生生交往过程中。
  在现实中,教材通常会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并非都是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师要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获取信息之后会将其与自身的感受、经历联系起来,进而引起共鸣,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进一步产生道德认知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回避“假、大、空”的内容,避免泛泛而谈。
  新课程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当一当“老师”,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更主动、更积极的学习。教师自己做一做“学生”,也是一种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感受学习,从而更好地教学。教学互动需要师生角色互换。这不仅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学生敞开心扉、袒陈胸臆,更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信任。只有教师认真倾听,才能换来学生的认真倾听,只有教师对学生真情尊重,才能换来学生的真情尊重。
  三、创新思维是核心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大力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而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中的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时代性极强,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甄别、选择有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从而发现问题,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对价值性问题的发现与探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及时反馈是标准
  反馈的目的在于矫治,矫治要及时有效。为此在教学中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解答,甚至学生的眼神和表情……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必要时给予补救,尽量课堂上解决问题。
  当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反思。反思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如何更好发展?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思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加合适的途径?并就一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置、方法运用和即兴调控等记下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或理性思考。通过自我反思,使得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增强教学针对性,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写教学反思,应从教学的某个细节或某个方面着手,实实在在,讲求实效。如写总体的成绩与收获,力求新颖有意义;写局部的做法与经验,力求独到而实用;写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着力于问题解决;写过程设计的缺陷与教训,着力于警醒自己和他人:写学生的创造智慧与评价。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到减负增效,离不开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这是减负增效的一对有力的翅膀。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教师|学生|课堂|思想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