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改变传统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喜欢和向往的课程呢?文章提出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静态方式动态化,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取代了枯燥的、呆板的、空洞的课堂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充满了活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活力 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形成枯燥的、呆板的、空洞的课堂教学。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新课程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那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改变传统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喜欢和向往思想品德课程呢?
  一、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
  1.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体验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的感性活动,给学生以较多的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并享受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再根据学生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题,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观看表演和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升华情感。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心理换位、请求帮助、才艺展示、看图解意、联想与启示等方法,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经历感知、体验、评价的过程。改变了以往教师单向问、讲的局面,调动了学生体验的主动性。
  如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我采用了学生自己编排小品、自己创设情境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自己设计和表演小品,故事生动,表演逼真,气氛活跃。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小品的情景,从而得出怎样的交往才是正常的交往。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学到许多有关交往的知识。当然,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因此,我们要善于把生活情境引入思想品德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环境中体验与感悟。如,在学习《难报三春晖》一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要求每位同学通过手机短信或卡片等形式,对父母说一句最想说的感激父母的心里话,看看父母有什么反应。第二天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有位同学在写给妈妈的卡片里说:“对不起,妈妈,我昨天不该对你发火。”也有同学给妈妈发短信:“妈,您辛苦了,请多注意休息!”……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课堂的交流情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同学们的成就感。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如何关爱他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父母沟通,化解矛盾。营造一个既轻松又让学生感兴趣的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关心父母的情感。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就可以找到教材中的观点与学生体验的结合点,使教材的理论化为实际行动,既发挥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又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2.设计合理的课堂环节,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创设生活情境,我还常常通过“你说我说”、“七嘴八舌”、“请你来参与”、“我来讲故事”等环节,力争每节课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问题。有时也设计出正方和反方的问题,在学生之间展开辩论。如,在学习《平等尊重你我他》一节中,我设计了一个辩论题:正方——人生而平等;反方——人生而不平等。通过辩论,学生的情绪高涨,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容易接受了。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我们应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鼓励标新立异,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经历自我创新的全过程。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感觉,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创造机会,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独到之处,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获得力量和勇气,从而把课堂活动推向深入。
  3.建立平等“对话”,让学生真情投入。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建议者、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亲身体验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得德育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关系。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做吐露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参与活动,真情投入。
  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在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下面几种方法:
  1.运用多媒体。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在教学中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通过信息化促进教学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手段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激动中展开思维活动,增长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如在初三复习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一节中,课前我利用网络搜索了相关的时事热点报道,课堂上我先播放一段纪录片《美丽中国行之锦绣中华》,让学生欣赏空旷的草原美景,令人惊奇的珍稀动物,丰饶的热带海洋,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个美丽的境界,学生在浏览祖国美好山川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环境问题。这样自然地引入课题,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复习中国的环境问题时我又播放一段凤凰视频《世界看中国:中国的环境问题》,通过视频,主持人生动形象的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原因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静态方式动态化,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习,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2.让学生当教师。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接受和被动的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缺乏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主动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学完某一章或某一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当教师,主讲一节课,对所学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可在课前指定或由学生自荐,也可以学习小组合作准备,当然,为了让课上得更精彩一些,教师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准备。例如,我常常让学生主讲复习课,内容包括:整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联系自身实际或时事热点问题,找出与本课知识的结合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学习中的疑点与困难,让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让学生来主讲,角色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动手、分析、搜集大量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的一种教学。研究专题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与优势,自由选择一个角色,在一定时间内搜集、整理材料,研究论证,形成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从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环境现状,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责任感。联系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白色污染严重,城市农村到处可见垃圾成堆。我以此为切入口,在学生中开展《生活中的垃圾》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问卷调查,走访环保工人,弄清垃圾污染的现状、原因与治理方法,并通过讨论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实践中,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环保意识,并向环保部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专题研究活动中,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总结经验。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增长,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取代了枯燥的、呆板的、空洞的课堂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
  三、结语
  打造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既可以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趣味和,拉近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又可以激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只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注意选择灵活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法,就一定能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课程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习|学生|课堂|思想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