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思想品德课教育与人文精神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热门话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适时培养学生个性、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笔者就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总结,发表一些有关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看法,供大家一起讨论。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人文精神 
  正当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本文从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及联系出发,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中体现、渗透、贯彻人文精神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推动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进程和力度。 
  一、素质教育目的性和人文精神的相同点及联系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其主要涵义是关于人类对真善美的永远追求以及自由、自觉和超越的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显而易见,两者都强调人(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强调对主体(学生)的关怀、尊重及主动作用。因而,我们将人文精神始终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艺术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注重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目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忽视和违背人文精神现象 
  分析我们当今的教育状况,突出地表现为违背人文精神,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人还是奋斗在一线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是对教育太过于急功近利、浮躁、矫情在行其道。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教些什么给学生呢?教学生“学会做题、学会应付考试、学会精确地计算及格分数以取得毕业证。”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活动都赋予一个主观色彩极强的目的,教育自然不能例外。小学、中学、大学被当成生产某种规格的新产品的流水线。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都被仔细设计,企盼着在这头把七岁的孩子放上去,那头就能张开麻袋等着合乎规格的、保证什么颜色的、能为什么而奋斗的产品。 
  虽然素质教育也谈了好几年,但素质教育的真正涵义仍被许多的教育者误解或片面理解。以为在我们要灌输的东西里加上一点书本的内容就叫做素质教育,就像厨师做菜——想甜,加点糖;想要酸,加些醋。问人文精神何在?学生变成一个接纳书本知识的容器或是一团攥在教师手中的橡皮泥,教师要将它变成何物,全凭教师的喜恶了。 
  造成如此的境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绝对地控制了课程教学的结构和步骤,加上部分教师的本身素质相对较低,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造成太程序化和形式化,千篇一律,只是按部就班的要求学生背、记下各个基本的知识点,学生没有体味到情趣性和理趣性,形成了课堂结构缺乏节奏美。教学情境没有情调美,教师语言缺乏幽默感,严重地违背了人文精神。 
  三、如何在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教学中贯彻、渗透和体现人文精神 
  1.重视人文精神渗透、贯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 
  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宋代王安石曰“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说明了我国在古代就明确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实际上就是抓住了“人学”。事实上,当今世界上发达的国家都重视人文教育。如美国的教育家贝斯特就认为通过历史哲学、人文艺术等给学生以人文价值的教育。我们应该学习其经验,把人文精神的贯彻、渗透提高到重要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三方面的主体作用考虑和出发,从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不以学生成绩的优劣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确立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观。 
  2.加强课程改革,增加教学中的人文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应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和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在以“人”为本的课程观下,构建课程“多元立交桥”,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配置怎样的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承认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施课”,同时注意中小学课程体系统筹整体的设计,互相渗透,注意连贯,突出教材艺术的同时加强科学性。 
  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具有爱护学生、赏识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师生关系要突出“爱”。融洽师生,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教师不要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尊敬的长者,而应是学生合作的伙伴,学习探讨的对手,交心挚友。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理解学生,信任爱护学生,加强感情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鼓励发表不同见解、容忍错误的宽松环境。发挥学生的优点、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上进心,张扬个性。 
  其次,教师要具有思想品德课特有的目标意识,教学目标要突出“全”,要注意能力目标,特别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德育、情感目标。教学中不仅体现为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懂、信、用三者的统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相应的要求。 
  第三,教师还要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增强学生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这也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此外,教师对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构想,课堂调剂打破程式化求新,教学方法大胆改革求优等。 
  4.教师素质提高是贯彻人文精神、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简要条件 
  素质教育先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而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渗透和体现必先是教师人文精神的完善。各级教师行政部门应保证各种培训必需的资金,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结合的方式,运用作报告、演讲、范教、观摩等手段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将人文精神渗透于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中。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育|精神|学生|素质|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