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研究活动记录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主题

成立课题组,做好申报2005年市课题的宣传、

准备工作

时间和地点

2004年10月9日晚

校小会议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郑惠民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会议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一、经过

1、课题组负责人周新宪老师建议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准备申报2005年台州市立项课题,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2、周新宪讲述本课题申请的背景以及个人的一点想法;许尚秋分析我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很大意义。

3、通过发言讨论,会议一致认为本课题在目前在我校非常需要,争取立项。

二、观点与述评

1、时代发展和现实的要求、教育发展、心理研究的走向表明学校急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我校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师教学、教育过程中发现,学校教师和学生急需心理健康有关知识。

3、建立课题组,申报课题,开展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三、收获

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对课题组成员的宣传,老师们对该课题加深了了解;会议确定课题申报工作的联络方式和进行粗略的分工。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和地点

2004年12月5日晚

校小会议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会议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观点:

时代发展和现实的要求、教育发展、心理研究的走向表明学校急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师教学、教育过程中发现,学校教师和学生急需心理健康有关知识;作为管理独特的军事化寄宿制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本校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实践的教育问题。

述评:

1、成立课题组

以周新宪老师为课题负责人、组长,以教务处主任许尚秋老师为总指导、副组长,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郑惠民等为课题组成员。

2、文献学习

高觉敷编《西方心理学史论》,柳斌、杨宝宏、李凤芹等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张玲等编《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张履祥、李学红等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马兆掌、张宪尧等编《班级管理概论》,黄希庭编《心理学》,谌业锋的凉山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3、确定研究方案

4、明确分工

许尚秋:负责理论指导和化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周新宪:负责政治学科和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留守生”教育研究和网络研究等

俞冬青:负责调查和收集资料,历史学科和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留守生”教育研究。

余灵凤:负责调查和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分析数据,数学学科和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徐永盛:负责调查和收集资料,历史学科和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赵德铃:负责调查、收集资料和打印,数学科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的汇集。

结论与收获

使每个成员明确研究方向、方法、步骤以及完成的任务和要求。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通报立项情况,细化、修订课题研究方案和明确具体分工

时间和地点

2005年2月28日晚

高一办公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会议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一、经过

1、传达市立项通知

2、分发、讨论“研究方案”,将其修改,明确具体分工。

二、观点与述评

1、分发研究方案和具体的研究提案。

2、明确具体分工:确定研究方案中关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及相应研究的内容。

3、强调工作的时间和要求。

三、收获

调整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并明确了研究实践的时间、要求,使每个成员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方法、步骤以及完成的任务和要求有利于下阶段实际研究和实践的开展。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时间和地点

2005年3月9日晚

校小会议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会议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一、经过

俞冬青老师述评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余灵凤老师述评《自主 创新 实践 反思——新理念下数学教法的探究》,徐永盛老师述评《浅谈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我爱地理”趣味调查的分析与总结》、《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许尚秋主任述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观点

学科教学教育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除了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心理品质方面的因子,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面向全体(包括正常学生和尖子生),着眼共性和个性,注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适时、有机而自然地进行心理品质教育,进行发挥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性”工作。而各学科教学在不同层次上都涉及心理教育问题,只要对学科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内容。

三、述评

它的作用在于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而且能够推动更多的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活动,以利于在学校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

四、收获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许多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满堂灌变成了教师主导,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讨论的教学模式,这是有创新性的。由于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缩短,师生之间的更加了解;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留守生”问题的研究

时间和地点

2005年4月10日晚

校小会议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会议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观点:

随着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留守生”问题日形凸现出来,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这些“留守生”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有效的引导、教育和管理,严重的导致了人格形成障碍,而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现象,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给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管理带来新的困难。我们育青中学虽处在城关,但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经调查,三个年级平均每班有40%左右学生是“留守生”,如何教育和引导这些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已成为全社会不可

忽视的问题,也是本校急需面对和解决的。

述评:

本文主要从“留守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留守生”问题成因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留守生”问题进行实践,提出解决“留守生”问题的建议和方法:改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留守生”跟踪管理档案、加强宣传和辅导、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劝导家

长改变外出方式和沟通方式、重视作好初中与高中班级管理的衔接等。

收获:

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了解和关注“留守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处境,懂得他们的需要,给“留守生”创建一个成长的新空间。及时删除他们的缺点,把他们的优点粘贴在一起。让他们学会“自理、自律、自强、自学、自护”。以教师的博大的胸怀,施以“留守生”更多的关爱,帮他们摆脱心理的阴影和障碍,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温暖的集体里,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需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联系沟通,共同努力解决。周新宪、俞冬青的《给“留守生”更多关爱——军事化寄宿制学校与“留守生”教育》(本文获2005年台州市论文评比三等奖)和《军事化寄宿制学校对“留守生”教

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中国教育报举办“现代教育论坛”一等奖)。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市立项课题会议精神的传达和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时间和地点

2005年4月18日晚

校小会议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会议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观点:

传达精神和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述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角色应是三种角色的集合:教师角色、班主任即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班主任角色冲突的矛盾隐含着角色互补的统一。班主任心理辅导的特点:充分利用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的自然情境中展开心理辅导过程;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

收获:

使学生纯真的心灵在活动中受到陶冶,也使每位学生心目中具备一定的班集体概念,使每位学生真正融入班集体中,班级气氛融洽、温馨,师生关系和谐,教师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亲近教师,领略教育之魅力,在这样的氛围中,使学生心理更健康地发展。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课题中期回顾总结

时间和地点

2005年5月25日晚

高一办公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汇报、讨论、总结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观点:

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述评:

1、前阶段工作回顾

在前阶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留守生”问题的研究。通过公开课、调查问卷、个别辅导、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形式对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定经验。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

2、成果汇报

课题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撰写了专题论文12篇。俞冬青老师述评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余灵凤老师述评《新课程标准下高一数学教学探索》、《自主 创新 实践 反思——新理念下数学教法的探究》,徐永盛老师述评《浅谈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我爱地理”趣味调查的分析与总结》、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许尚秋主任述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讲述了学科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了实践;周新宪、俞冬青述评给“留守生”更多关爱——军事化寄宿制学校与“留守生”教育》、《军事化寄宿制学校对“留守生”教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对“留守生”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3、讨论并部署后阶段工作

收获:

1、通过前期成果交流,各教师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目标更加明确,干劲更加充足。

2、课题组老师一致认为该课题后期研究工作将继续前一阶段的工作,加强理论和实践方法的探索,进一步完善研究材料,完成各项预期成果。

3、为下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经验。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网络对高中生影响与相应对策的研究

时间和地点

2005年9月9日晚

校小会议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会议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观点: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迷恋网络游戏、看“黄书”、听音乐、聊天等,甚至部分学生不可自拔,出现“网络成瘾”。网络到底有何魅力?中学生为何如何迷恋?如何科学利用网络,消极其不利影响?

述评:

首先,我们了解中学生在网上做什么?学生上网的主要目为三个:聊天、交友,游戏、消遣,查学习资料。另外,上网目的还有一点是看不良信息;其次,我们通过研究了解到中学生为何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再次,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怎么办?

收获:

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了解网络对高中生影响,实行相应对策:加强交流,以温情代替冷漠。学生成长的环境很重要,“对孩子冷漠的家庭,对孩子放任的家庭;亲子沟通不良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容易迷恋网络;加强教育改革,以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代替虚拟世界里的游戏;加强引导,化害为利。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与自己成长相关的内容上面。

研究活动记录

主题

课题终期总结安排

时间和地点

2005年10月8日晚

校小会议室

人员

周新宪 许尚秋 俞冬青 余灵凤 徐永盛 赵德铃等10人

活动形式

汇报、讨论、总结

观点与述评、结论与收获:

观点:

汇总研究材料讨论研究报告内容

述评:

1、介绍并汇总研究材料

俞冬青老师述评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余灵凤老师述评新课程标准下高一数学教学探索》、自主 创新 实践 反思——新理念下数学教法的探究》

徐永盛老师述评浅谈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我爱地理”趣味调查的分析与总结》、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05年许尚秋主任述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周新宪、俞冬青述评给“留守生”更多关爱——军事化寄宿制学校与“留守生”教育》、《军事化寄宿制学校对“留守生”教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周新宪、俞冬青述评《网络对高中生影响与相应对策的研究》

2、讨论研究报告的内容

结论:

通过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课题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教师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有明显转变,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常规化;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增强了学生自我激励意识,培养了他们成功感和自信心,增强自我规范意识,培养了意志毅力和自控能力,增强自我调节意识,培养了社会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加深和改变了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对子女教育的认识;良好的班风形成,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收获:

通过研究,课题组成员的创新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进行了身体力行的研究和实践,如俞冬青老师的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和赵德铃老师的浅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许尚秋主任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余灵凤老师的新课程标准下高一数学教学探索》、自主 创新 实践 反思——新理念下数学教法的探究》,周新宪、俞冬青老师的给“留守生”更多关爱——军事化寄宿制学校与“留守生”教育》、《军事化寄宿制学校对“留守生”教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徐永盛老师的浅谈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我爱地理”趣味调查的分析与总结》、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等等,获得丰富的成果,很好的成绩。还有其他老师论文也在国家或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这不仅给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经验和范例,并是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的一典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课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