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政治课题>>正文内容

研究文献的收集与分析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包括名称、作者、出版社及主要观点与评价

1、柳斌、杨宝宏、李凤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长城出版社,2000年8月。主要观点:该书分为六册。(1)介绍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基础知识:介绍了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目标和主要内容、原则,进而介绍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对策,其中特别介绍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告戒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2)介绍了学生个性心理教育与辅导:讲述了高中生性格形成的过程以及优良品质的培养;(3)介绍了学习、升学、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介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记忆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并针对升学问题,介绍了怎样正确对待考试,怎样备考和应试,怎样进行心理调整等;(4)介绍了人际交往教育与辅导,并介绍了几种心理疾病,提出如何进行心理治疗,并举了一些范例。等等。该全书既具有较深的理论介绍,又有深入浅出的事例介绍,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观点新颖和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对大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主要观点:本书是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编写的高等师范心理学教材。分析了心理学的性质,对心理学定义进行分析,提出心理学的任务,介绍了现代心理学的几种观点,并对当代心理学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心理学的方法和研究的基本程序等;分析了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提出学校教育要贯穿注意人格差异,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特别介绍了教学心理,学校的人际关系,课堂学习管理;提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还要注意教师心理等观点。该书密切联系教师理论缺乏的实际,主要从理论上介绍了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

3、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主要观点:高觉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于心理学史的研究。该书介绍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著名的心理学理论。首先介绍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分别介绍了实证主义、现象学、释义学和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其次,介绍了西方心理学的历史编篆学;再次,对西方心理学史的专题研究。冯特的再评价,勒温的拓朴心理学理论、罗洛.梅存在分析人格理论,哈特蔓的自我心理学,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介绍马斯洛和密特蔓和斯柯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等等。该书理论性较强,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有利于研究者系统了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有关理论,有利于教师迅速提高理论水平,并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4、张履祥、李学红等,《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主要观点:论述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和教育实践模式;提出进行学习策略、学习品质研究和训练,特别研究了学科智能结构优化训练,并对学习心理素质和品行规范进行了实验,总结了经验。因此,本书理论分析精当,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的先进理论,构建了学生心理研究模式,具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对心理教育研究着来说,富有启迪意义,颇有创造性。

5、马兆掌、张宪尧等,《班级管理概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主要观点:本书对班级管理的分析,首先从班级本身的内在结构要素的剖析开始,提出班级组织建构、维持和发展的主要操作内容。接着客观地揭示影响班级管理的外部因素的作用及形成了的班集体必然具有的育人功能,以此为理论背景,重点地分析班级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两大主题性要素间互动的规律及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之后,从教育者的的经验概括入手,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各部分对班级管理中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微观操作。该书兼顾了操作性和理论性两个方面,尤其较多的阐述了原理性的东西,可操作性的实践并不多,但总的来说,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6、金戈,《孩子逆反怎么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主要观点:全面地分析了孩子逆反的种种表现和心理本质,剖析了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种种原因。在此基础上,为父母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想点子,找路子,献策支招。同时就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矫治异常心理进行了指导,并推荐了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状况、逆反状况以及家长教子方法是否科学的测试题,以便家长全面正确得认识孩子、理智地进行教育方式的自我评价。该书既有对孩子逆反原因的全面深刻的剖析,又有纠正孩子某一方面逆反的重点突破;既有精彩的理论,又有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分析。集理论的科学性,操作的实用性,阅读的轻松性于一体,是一部切实指导家长和教育者明智地面对孩子逆反的实用教材。

7、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02年8月。主要观点:重点介绍如何做好班主任。提出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控制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强调科学管理班级集体,如何让学生发挥班级的主人翁作用,实行自我管理。并介绍了几种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等等。从自身的实践和经验出发,介绍了如何当好班主任,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借鉴性,是年轻班主任的朋友。

8、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主要观点:这本书是专门为教师写的,是作者17年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与8年从事心理咨询实践的收获的结晶。科学的讲述了心理健康的新概念,介绍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出增进智慧、完善认知,调节情绪、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积极行动,健全人格、达至整合等措施,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持有健康的爱情观。该书有一定的理论性,但讲的通俗易懂,更多的重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书中有大量的生活事例,做到了深入浅出的理论介绍和浅入深出的事例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浑然一体。

9、吴铎,《思想政治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主要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新的概述,提出在新时代要求下如何发挥其重要意义,做好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实行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新颖的教学形式、方法;做好思想政治课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的结合,同时强调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等。从政治学科理论上介绍怎样开展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有一定理论意义。

10、赛晓光,《高考心理冲关》,学苑出版社,2001年4月。主要观点:强调心理因素对高考有很大影响,分析了影响考试的因素及影响.分出考生的心理类型和特点,以及具体表现;讲述高考前复习的一些心理问题,指出怎样减轻心理问题带来的负担,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高考,考生如何调节疲劳,轻松上考场,胜利迎接高考;介绍考后怎样报志愿,怎样选择志愿,高考之后的心理调节等。全书对高三学生来说,非常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对高考考生考前和考后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1、奚卫兵,《网络对高中生的影响的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主要观点: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针对高中生中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不求上进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及原因与相应对策。该文有时代信息,符合学生的实际,分析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找到病源。同时简单介绍了其对策,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解决的对策,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课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