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让思想品德教学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82-01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因此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让思想品德教学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问题,谈几点简单看法。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以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电视机的变迁》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衣、食、住、行的各种变化,描绘出自己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的切身体验和情感体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教学情景,比如在教学人民版第二课《我的自律宣言》时,教师可向学生列举:在十字路口感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到篮球场感受体育比赛规则的重要性,在校园生活中,遵守校纪班规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社会生活需要规则。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约束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在享受生活,也就是在享受约束。又如,在教学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人之根本”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诚实守信,教师可给学生设置以下几个情景:
  情景一:数学测试卷发下来了,老师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成绩告诉家长。小虎只考了65分,他想:“爸爸要是知道我只考了65分,肯定会把我大骂一顿。干脆告诉他我考了85分,只要不给他看试卷就行了。可如果他以后知道呢?”
  情景二:英语作业发下来了,小燕得了100分,小惠才得到了70分。看到小燕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小惠的心里很不舒服。她想:“我看到小燕的作业是抄来的,我自己老老实实做出来的却得不到表扬,回家还要被爸爸妈妈批评,真是太不公平了!以后我也要抄别人的作业。可是抄别人作业的这种事情我从来没做过。我该不该怎样做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参与体验。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教师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在人民版第五课《为他人开一朵花》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了这样的生活情景:一是在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人。二是一学生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通过学生讨论和交流,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懂得: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为他人开一朵花,其实是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缕温馨。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便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教学活动生活化,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尤其是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人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我们都爱玩中》中《网络时代,我们怎么玩》为例,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他们对上网所持的态度,上网产生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到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让自己明确今后该如何上网,使丰富的网络优势为自己充分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和能力。
  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套用教材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理性知识。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和情感世界,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和善恶观念,这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生活|教学|学生|思想|品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