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课程改革>> 教材解读>>正文内容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内容介绍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本课题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共两框内容。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讲清本框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两大内容模块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针对民族文化而言,是文化魅力之所在。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文化的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使文化多样性被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激活了文化多样性的潜在状态。

第一目“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本目根据课标的要求,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形成及其包含的文化韵味,深切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第二目“透视文化多样性”

引导学生对感性认识进行归纳梳理,理解文化的差异首先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于文化形态的差异,而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要通过民族文化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差异体现在内容、形式上,包括了性质、层次、功能的区别。另外,世界文化是由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世界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但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第三目“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获得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本框在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集中掌握文化传播的意义、特点及途径。

第一目“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生活及身边的文化传播的现象,引导学生尝试归纳文化传播的方式。掌握文化传播的定义,以贸易活动、人类迁徙、教育三种重要传播方式为例,让学生切实把握文化传播特点。

第二目“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播媒介、传媒技术是文化传播的物质保证和实现方式,要突出依靠现代技术的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第三目“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突出课标中的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交流对中国及世界的作用。中国的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传播,对世界文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程中,也曾不断地得益于同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最后,点明对文化传播应树立的态度──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不能视为洪水猛兽,担心其会取代或毁掉我们的文化,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做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一)探究活动一

展现体育运动镜头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从而掌握世界文化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知识;在建筑艺术镜头组中让学生感受的是浓郁的文化内涵及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在语言文字镜头组中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基本载体。这三个和文化息息相关的方面,都体现出了文化差异,而差异就是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前提。此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归纳差异,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探究活动二

在“节日”这个扩展活动中,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两个最主要的节日──春节和圣诞节进行对比,展现不同民族欢度节日的不同方式,这种方式体现的是不同民族对节日文化的选择,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它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历史痕迹、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通过两种主要节日的对比,引导学生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韵味,体现课标精神:“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立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春节和圣诞节是两个典型节日,老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其他节日的对比,比如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

(三)探究活动三

通过对丽江古城、复活节国家公园、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三处文化遗产的介绍和描写,让学生感受文化遗产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氛围。此活动与活动二是并列关系,如果说民族节日是文化的动态呈现,那么文化遗产就是文化的静态沉淀,它们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另外,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活动中涉及的内容比较概括,这时可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由老师补充材料进行扩展训练。本活动应紧扣一个中心──引导学生将文化遗产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联系起来思考。

(四)探究活动四

本活动对比了德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三国的民歌,目的不仅在于说明其内容曲调上的差异,更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这一主题的深层涵义──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民歌是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反过来,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反映形式必定是不同的,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这就是文化多样性的最集中表现。

本活动还可扩展到服饰、饮食等方面,进一步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五)探究活动五

展示奥运会会徽这一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成就,不仅属于各自国家和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这一道理。比如活动中问题一的设置,“用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就是这一目的的最好诠释;另外,要清楚: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这也是活动中问题二、三的目的──了解奥运会徽上集中展示出的民族文化精粹,感受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从而树立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六)探究活动六

介绍帕特里莫尼托这一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小精灵形象的产生历史及其象征意义,在问题中提出一种对待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要让其被历史自然淘汰的反面态度,让学生进行辩论。同时,让学生明白帕特里莫尼这一形象的设置目的就是要保护人类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此活动反映的问题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的补充──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单是口头上的承认,还要认真加以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不使其走向消亡,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七)探究活动七

通过对生活中旅游归来谈感受、合家团圆交流思想等各种文化传播现象的列举,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文化传播现象的共同特点──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念、观念、情感和信仰。然后根据这一特点,联系现实生活其他文化传播事例,总结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本探究活动紧扣“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他们各自的特点”(课标2.8)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传播是通过交流的具体方式开始的,所有的传播必须有交流,从而突出本框的主题──“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八)探究活动八

让学生理解通过贸易活动进行文化传播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商品交换不仅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明白:中西方文化通过丝绸之路这个纽带进行交融传播,各自受益,“传播和借鉴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标2.8)。然后联系现实,让学生从当代的商业贸易中把握其中文化传播的因素,使学生不再将商业单纯归属为经济领域,它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虽然这种传播是辅助的,但作用十分明显。

(九)探究活动九

介绍历史上秦国的人口大迁徙,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人口迁徙。随着人口的迁徙,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同时就产生了,迁徙的人口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可引导学生去查阅历史资料,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的人口迁徙,探究对当时文化传播的影响,引导学生的视野向更广、更深发展。

(十)探究活动十

通过各种传媒的形式介绍,让学生了解各种传媒的特点,特别是现代传媒,它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更易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学生对现代电子技术普遍感兴趣,从他们的切身体验入手,引导他们培养积极能动地使用网络等电子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各种传媒获得文化信息的优点,培养学生使用三种以上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这也符合课标“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的总能力目标。

(十一)探究活动十一

郑和下西洋的介绍是针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课标2.7)这一认识目标的,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推动作用。另外,从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国》也可看出,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也曾不断得益于同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文明的成果。同时,“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交流和整合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伟大动力”(课标2.7),继而重新点明本课的态度目标──对待世界文化,要尊重其多样性,并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粹。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新课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