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优秀教师>>正文内容

导师团:为名师成长添翼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这是一支人均年龄超过70的“特殊”队伍!

  这支队伍由久负盛名的老校长,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其中还有三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30余人组成,堪称南通教育的高端智囊。 2006年2月,在教育战线上已经奋战了数十年、本可安享退休清闲的他们,集合在一面崭新的旗帜之下——南通名师培养导师团。

  这支队伍的组建,和另一支队伍的组建密切相关。 2006年,南通市教育局把中青年名师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在全市中小学遴选了22位具有发展潜力的首批一梯队培养对象,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名师培养工程。2009年又遴选了16名一梯队预备队人员,于2011年转为二期一梯队培养对象,同时,又遴选增补了21位预备队人员。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名师培养对象的专业发展,南通市教育局推出系列有效举措,组建南通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就是其中之一。

  七年来,南通市中青年名师第一梯队一、二期培养对象中,有38人评上了省特级教师,7人进入了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5人成为江苏教学流派小学新生代代表人物。——南通名师培养导师团厥功至伟!

  南通名师培养基本方略:帮助名师培养对象“确立教学思想,构建教学体系,形成教学风格”。

  帮名师培养对象找到“方向”

  何谓中小学名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本的认同,不外“教育教学业绩好,教研成果影响广”,有思想,精育人,善教学。

  如何帮助全市中青年名师培养对象成长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导师团一班专家研究教师成长的规律,分析名师的案例,学习理论,深入实践,静心思考起来,逐渐明晰了南通名师培养基本方略——“确立教学思想,构建教学体系,形成教学风格”。这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教师高端发展相类似要求整整早了五年!

  2008年暑期在七都镇的五个日日夜夜,让首期一梯队培养对象至今难以忘怀。导师们从早到晚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帮他们盘点教育积淀,梳理在实践中隐现的教学思想,发掘其教育个性。一场场头脑风暴,一次次柳暗花明,模糊变为清晰,混沌成为澄明。陈杰开始了将语文教育和人格教育相联结的思索,许卫兵明晰了探究小学数学简约特质的行程,祝禧则坚定了文化语文的教学主张……学员们说:“导师们就像掘机,开进了我们心中的矿脉,为我们发掘出矿藏,导师们又像引航员,引领我们在教海中探航。 ”

  教学思想与主张的提出,又岂是一两次研修所能及?李凤是一梯队的“插班生”。她将自己在梯队里的成长比喻为雏鸟破壳,“外啄里啐”,外啄主要是指导师们一次又一次充满教育智慧的敲击,敲击的正是李凤所欠缺的透过经验层面的理性沉积。导师们一次次走进李凤的课堂。何广余导师看出了李凤在课堂中的自在、自主和“民主”,“师与生互为鱼水”。导师严清说,李凤的课是渗透了感性的理性,“初品是淡淡的茶”,细品是“醇醇的酒”。导师郭志明则从李凤驾驭课堂的纯熟,启迪学生智慧的得心应手,品出李凤的教学艺术……导师一次次的梳理、点拨,让李凤对自己的认识逐渐清晰,而与她长期处的导师曹津源,则与她反复琢磨,根据其教学特点,个人秉赋、教育追求和发展趋向,提出了对“无痕”教学境界的追求。于是,又是一轮研讨、听课评课……李凤发自内心的感慨就是“没有导师们智慧的引领,不会有追求无痕的教学理想。 ”

  二期培养对象姜树华最初确立的教学主张为“追求语文教学的‘素’与‘实’”,导师成尚荣南京来电提醒:“‘素’‘实’构成一个合成词好像不为惯用,你的表述较笼统,与你的教学风格不完全匹配”;李吉林导师评点:“小姜的专业方向提法很朴实,没有做作,我以为最价值的就是你提及课堂的价值追求——‘得意’与‘得言’”。唐铁生老师单独约谈:“小姜,你的语文专业意识很强,但你的教学不是‘素实’可以概括的,还可以再总结提炼”;导师施建平在天目湖封闭培训期间,与他长聊了一个夜晚;导师许友兰则是在他的文稿上批注上了密密麻麻的几千字。经过五六个轮回,在多次论证后,确立了“言意共生”教语文的教学主张。

  每一位培养对象教学主张的确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员们确立教学思想与主张的重要“拐点”,倾注了导师们的多少智慧与心血!

  “坦率说,在全国范围内,我没有见到过这样专业整齐的名师培养团队。”《人民教育》编辑部教学室主任余慧娟如是说。

  用人格做成的“道德文章”

  “让我想不到的是,导师团的名师李吉林老师、朱嘉耀校长、唐铁生老师、施建平老师会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没有繁琐的礼仪,没有高规格的接待,只有一杯清茶。他们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雨赶到我的教室,从不迟到,认真听课、仔细记录。课后导师们随即围着我坐下,倾听我的想法,一字字、一句句地耐心细致地指导,一堂课要磨上好几回!终于,我的课又上了一个台阶……”说起这几年自己的专业成长,培养对象董一红老师心存感激。

  培养对象海门东洲小学祝禧,依然难忘李吉林老师对她的谆谆教诲:“那天,李老师穿着一件漂亮的黄色毛衣,和我们围坐在一起,在秋日的阳光下,那么平和从容。那么生动深刻,而那句‘警惕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为’,一直警醒着我的神经”。

  导师们人人敬业,是为楷模。李庾南导师已年七旬,又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但导师团的活动,她是每召必到,而且往往是把自己在学校里的课调到第一节,一下课就匆匆赶来,有时手上还沾着粉笔灰……有段时间,导师许友兰腰椎病痛钻心,她躺在车后排座上驱车几十里,赶到白蒲小学听课。教室在二楼,她每蹬一个台阶都很困难,上得二楼,汗水已湿透脊背。

  导师们就是培养对象们的主心骨。学员们要会课,要上试验课了,要做课题、要写论文了,都不由地会想到导师。导师徐泽洲在备课时与学员曾荣、侃侃而谈,课后又帮他分析得失;导师姚侃走进潘雪峰的课堂,关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导师孙园春、朱玉茹课前为学员们出谋划策,评课时又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不足;导师严清为刘昕、禇嘉耘的论文费心费力,从提纲到遣词用句都操心……

  学员要开“个唱”展示了,导师团提前帮着设计个人教学展示方案,协调市县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帮着邀请研讨嘉宾。活动当天,主持研讨,加以评点,给出建议,有的还在场外,迎来送往,张罗活动,俨如工作人员。

  寒来暑往,导师团总是瞄准培养目标,躬耕不懈。仅以2012年不完全统计为例:导师团组织学员会课36场次,展示课136节,听课人数达2750人;导师访谈学员16次,被访谈57人次;读书沙龙活动8次,参加培养对象93人次。

  每一次活动都凝结着导师们的心血与智慧,每一次活动都是学员展翅的新起点。导师们就是这样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让学员们在专业路上获得无限动力。

  导师团全体导师:“我们本就是平凡人,铺路是石子, 护花是春泥”。

  甘当铺路石

  一梯队的论文集《走向名师》就要付印了,导师团团部的四位导师赶到印刷厂,在十二小时内最后校对五百多页码、近四十万字的书稿。一字一句都要从眼下走过,还要精确无误,这是速度和毅力的较量。在印刷厂窄小的会议室里,四位导师围坐在一起,朱嘉耀团长——微低着头,笔尖轻点着书稿上的每一字,边每一个标点符号也绝不落下;导师何广余——时而带着老花镜趴在桌上细看,时而摘下老花镜、嘴里咬着笔尾背靠着椅子“远观”,一发现问题便敏捷地俯下身圈点;导师汪乾荣——以“双枪老太”为榜样,左手翻阅原稿,右手同时翻阅校对稿,眼睛以“扫描仪”为榜样,不时用夹带苏州口音的南通话说“这里错咯!这是不对的!”导师唐铁生是闲不住的人:“朱校长啊,有没有这个词? ”“老何啊,这句话说得对不对? ”字字句句,细细斟酌……培养对象陈铁梅看着这一切,心里溢满暖流!

  梯队又集中研修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团部的导师们都要提前一个月策划,选择封闭性研修的合适地点,考察活动场地的各项设施。导师汪乾荣每次都会提前一天到活动场地准备,分房号,发房卡,嘱咐生活注意点;专家快到了,他总在路边耐心地等待,讲座结束了,赶忙起身送专家离场;学员刚到,不知会场的路径,40度高温之下,他顶着烈日,站在水泥地上指引道路,堪称“路标”。任梅英老师,日常事务认认真真,发送通知、会场安排、收取资料……今年暑假在长江培训基地,为了给学员送一份资料,踩空一个台阶,摔破眼角,缝了好几针。看着她眼角的疤痕,学员们深到愧歉,可她却坦然一笑:“没事,老了,也顾不上美了! ”

  导师们在各自原来的岗位上都是卓有成就的专家名师,都还各有发展的空间,即使已经退休的导师也还都有一片天空,但在南通名师培养导师团的队伍里,他们早把自己的得失放在脑后,而是合力架起一座让优秀教师能攀升到更高,让南通教育能发展得更好的云梯!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培养|名师|导师|对象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