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哲学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生命的丰碑——追寻优秀基层党员干部曾建的人生足迹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曾建(中)生前经常下到基层,与群众座谈了解情况。(资料图片)

  大雨滂沱,如泣如诉,灵堂已撤,呼唤依旧。

  尽管挽幛如云的场景已经隐去,人们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但提及曾建,所有与他相识的人都心怀敬仰。

  6月18日,记者冒着大雨来到吉安,追寻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人生足迹,真切地感受曾建爱岗敬业、尽忠职守、廉洁自律、清白做人的可贵品德,感受一位人们心目中的“好官”与百姓的血肉联系,感受“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的朴素哲理。

  

  2月23日,因积劳成疾,突发重病,58岁的曾建带着一肩风尘、一脸倦容、一丝遗憾,走了。

  他,未能亲眼看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获省政府正式批复的红头文件。

  从2月18日入院到离开,仅仅五天时间。

  消息传出,数千名群众含着泪,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走进曾建生前办公室,那张陪伴他伏案工作、挑灯加班的办公桌上,翻开的日历永远定格在2月18日那天,一张《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筹备工作安排表》,清楚地记载着从2月8日至9月1日,每一天的工作安排,从图纸设计到施工进展,从师资队伍到人员招聘,从专业设置到教学计划……办学筹备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1月28日,吉安市委宣布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曾建,兼任吉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建设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吉安市实施人才强市和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宁可身体透支,不让工作欠账。”虽然长年有病缠身,但曾建仍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14年春节,恰逢吉安市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最后冲刺阶段,此时,曾建的胸部出现了经常性疼痛,爱人劝他去医院好好做个检查,他却说:“现在是关键时期,等忙完这阵子再说吧!”无法想象,他是如何强忍着身体的痛苦。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筹备办行政部部长吴桂芳回忆,为了争取2月14日一次性通过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设置评议,确保市里确定的今年秋季正式招生目标如期实现,曾建带领学院筹建办的工作人员,一直忙到除夕晚上8点多才回家。大年初三,他们就上班,加班加点补充完善学院申报材料,精益求精细化、优化学院参加评审的幻灯片。申报材料改了又改,幻灯片做了又做。2月14日7时,他和学院筹建办的工作人员,从吉安赶去南昌。10时多到达南昌后,曾建就直奔会场,预讲参加评审的幻灯片。“记得那天中午我们吃完中饭后,他一个人躲在房间,前前后后练习了三遍,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一定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把我们学院设置牌照拿下来。”吴桂芳说。

  评审会上,学院的各项筹备工作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交口称赞。46个专家,有44人投了赞同票,一次性高票通过评审,为学院最终顺利获得省政府批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就是喜欢工作。”对曾建来说,充满激情和斗志地工作就是他与生俱来的东西。

  40年的职业生涯,他从事了六个以上的部门工作,岗位几经调整,级别逐渐提升,唯一不变的是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始终如一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从白鹭洲中学副校长调任吉安市担任组工干部,曾建跑遍了全市所有乡镇,了解农村基层党员现状。

  到峡江县任县委副书记时,曾建了解到峡江经济总量小,尤其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他主动请缨要求分管工业。他一个猛子扎下水,深入每个企业调研分析,带领办公室人员分别到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听课,摸清工业家底,对强攻工业打出组合拳。在他的推动下,峡江工业经济一路飘红。2005年,当他手捧“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奖牌时,他眼噙泪花欣喜地说:“这下好了,心血没有白费,峡江经济有希望了!”

  吉安曾被称为“农业谈半天,工业一支烟”,工业要进位赶超,谈何容易?担任市工信委主任期间,他用一年的时间把700多家规模工业企业跑了个遍。他抓吉泰工业走廊,即使任务再繁重、人员再紧缺,从不开口向市委、市政府要资金、要人员,这些全部由他自行解决。打开工信委的工作网站,由他推动建立的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在建重大工业项目数据库仍在使用,这为工业分析提供了很大帮助,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连续五年,吉安荣获全省工业发展年度贡献奖,吉安工业被称为江西“静悄悄的急行军”。

  调任市人社局工作后,曾建又面临企业招工难、引进高层次人才难这两大难题。为更好地解决招工问题,曾建数次抱病带团外出招工,并在全省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在工业园区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一个创业孵化基地、一个公共实训基地和一个青年见习基地。打开吉安的就业网,在他推动下建立的一张数字就业地图让人大开眼界,看地图找工作、找人才、找服务、找企业,新颖的招工方式获得各方好评。曾建是一位求贤若渴、关心重视人才的好伯乐。2013年5月,北大、清华5名博士后联名写信给吉安市委主要领导,想到吉安来发展。当时,正生病在医院打点滴的曾建得知这一情况后,很快就带着工作人员赶到北京,与他们一一面谈;清华大学3名博士在永丰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冒着高温酷暑专程去看望,勉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为当地发展多作贡献;就在他病危期间,吉安市中心医院从省一附院请来一位姓徐的博士为他会诊。当他听说是省城来的医学博士,一下子提起了精神,他对徐博士说:“由上海东方医院托管的吉安城南医院,特别需要像你这样的高级医学人才,如果愿意,欢迎来吉安工作!”

  追寻曾建的人生脚步,可以看到多个“首个”——牵头制订吉泰工业走廊规划的,是他;推动建立全市首个省外劳务市场的,是他;推动建立全市第一个全省一流无纸化人力资源市场的,是他;推动建立吉安首批博士后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还是他。

  

  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记者视线模糊。

  百姓的眼泪是金贵的,也是慷慨的:曾建把百姓捧在手里、放在心里,百姓就把泪洒给他,把心掏给他,用口为他铸碑。

  “如果不能让老百姓满意,那就是干部的失职。”这是曾建常跟下属们说的一句话。

  在他车子的后备箱里,一年四季都放着四样东西:毛巾、草帽、解放鞋、雨鞋。这些物什,陪伴他走遍了峡江县1000个村小组和吉安市700多家规模工业企业,他经常吃住在农家,结识了一大批农民兄弟,为企业和群众解决了大量困难和问题。

  对于每一位来访的百姓,他总是亲自端上一杯茶,认真记录百姓诉求,谈话结束后亲自送到门口,立即安排研究、落实。

  每一次大型招聘会,曾建必到现场,十分关心园区企业的用工问题。2013年以来,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上访比较多,曾建非常重视,他与建设部门协调,出台了《吉安市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办法》,力争用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利益。2014年春节期间,此类上访事件再未发生。

  峡江县桐林乡庙口村村民张勇兴将头埋进双手,声音哽咽:“因为村庄比较偏,且都是山路,电接不进来,曾书记了解情况后,多方协调,为村子带来了光明。如今,村民们都买了电视、冰箱,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他曾带着工作人员徒步8小时,走完了20多公里水渠,双脚磨起了血泡,促成了峡江万宝水库水渠彻底清理,解决了4个乡镇、数万群众的农业生产困难。

  金江乡万宝水库周边的村民出行均靠摆渡,由于没有码头,时常发生翻船事故。村民曾根保回忆,2004年,曾建先乘船后步行3公里来到库区老屋场村,住了两个晚上,走遍库区8个自然村,对群众反映的交通不便问题进行调研。回到县城后,曾建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座谈。最终,由县财政拨出专款在渡口修建了万宝水库新码头和防护设施,确保了数千名群众的出行安全。路修通后,一位七旬老人背着一箩筐橘子来到峡江县委,在大门口守了整整一天,等待下乡的曾建归来,为的就是将村里的第一茬橘子送给“曾书记”。

  这样的情形,常令曾建感动不已,他说:“你看,我们的老百姓多淳朴,只要为他们做一点点事情,而且是分内事,他们就如此感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他,用质朴的行动、炽热的情怀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

  

  走进曾建的家,相片上的曾建露出平和的微笑,一大束百合花在遗像前悄悄绽放。洁白的花瓣一如他公道正派、清清白白的一生。

  清清白白做人,不用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是曾建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

  在吉安市工信委担任一把手,曾有一个企业老板找到他,塞给他一个厚厚的红包,希望能拿到国家相关补贴项目,被曾建严词拒绝。

  在市人社局,每年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推荐、外派学习培训比较多,曾建一直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最合适、最优秀、最能代表吉安水平的人才推荐上去。近几年,吉安市推荐到省以上评选表彰的人才不少,没有一个有不良反映。

  每次去遂川,他总是只身一人回家看看老母亲,从不让工作人员陪同,也从未惊动过当地的领导。

  曾建四兄妹中,大妹妹靠摆地摊卖菜为生,弟弟则是一名保安,这些,都似乎与曾建的“领导”身份不符。他宁愿生活上接济他们,也绝不利用职权或身份为他们谋取便利。

  妻子肖梅告诉记者:“这个家从来没有沾过他的‘光’,身边的同事都接二连三地调走了,可我却在白鹭洲中学一呆就是几十年。有一次,我去峡江看他,他不许司机接站,让我独自乘三轮车从车站到了县委。”

  曾建和每一任司机都“约法三章”:车子不准停在娱乐场所旁,不准收受任何土特产等物品,不准打他的旗号搞特殊化。下基层调研到老乡家吃饭,曾建每次都主动按标准交纳伙食费,并要求随行人员一同交。曾建身患重病多年,加之超负荷工作,他每年都要住院治疗,然而每次都是叫上老司机用私车偷偷送去,不告诉相关单位任何人。他说,一来是怕给组织添麻烦,二来是怕别人来医院看他。单位同事送去的慰问金,他分文不收,全部退回。无论在县里还是在市里工作,他没有用公款宴请过私客,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私账。

  “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是曾建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58岁,戛然而止的人生虽然短暂,却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一座巍巍丰碑,他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念与敬重。

  人去魂在!

  江西日报记者 邱 玥

  短 评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没有什么英雄壮举,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曾建同志用自己一生的朴实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以民为本、清正廉洁的真谛。他用自己的涓滴善举汇聚成温暖民心的大江大河,在悄无声息中浸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为民、务实、清廉,这是曾建同志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足以使我们受益一生,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向曾建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尽忠职守的崇高精神,勤于学习、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学习他充满激情、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与执著;向曾建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牢记宗旨、真心为民的无私情怀,扎下身子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满腔热情为百姓办好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头,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弯,工作向下沉,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向曾建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可贵品质,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要以曾建同志为榜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现人生价值。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工业|群众|工作|学院|吉安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