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优秀教师>>正文内容

廖丽美:坚守和激情 点燃农村孩子心中的艺术之光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1989年,廖丽美老师从丹阳师范音乐专业毕业,分配到丹徒区的一个只有几名教师的农村完小,因为师资缺乏,她担起了语文教学工作。学校条件艰苦,她远离父母,寄居在亲戚家,每天蹬着一辆破自行车独自来往,晴天乡村的景色是迷人的,但二十几年前雨天的乡村道路是让人恐慌的,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摔得一身泥泞到校是常事。原先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满腔骄傲和激情被泼了一头冷水,为此,她曾经失落过、孤独过,就是从来没有服输过。一切从头学起,当班主任、教语文、音乐,好强的她每天早到晚走,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凭着对语文教学孜孜不倦地探索、钻研,硬是从一个语文教学的“门外汉”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后来,患上了甲肝,不能远途奔走,只能独身一人住在被坟山包围的旷野之中的村小。白天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就是面对夜晚时而黑黢黢,时而电闪雷鸣,时而风雨交加、风声怒吼,当年还是小姑娘的廖丽美内心常被莫名的恐惧撕扯,有好几次被吓得踩着满脚的泥水“逃到”附近的同事家。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抱怨,只把这些糗事当做笑话和同事分享。后来在城里成了家,她依然在那里坚守,她深知农村的孩子需要像她这样“科班”毕业的老师。至今,她仍常提起那些淳朴的村民对她的关爱,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同事们对她的呵护,老校长父辈一样的慈爱……她觉得是那段难忘的青葱的艰苦岁月让她磨练了意志,成就了坚韧,滋养了心灵,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用自己踏踏实实地工作,来回馈这片深情的土地。

  1997年,因为区划调整和学校拆并,廖丽美来到润州区官塘桥中心小学,又重拾音乐教学,对她来说,这意味着一切将又要从头开始。98年她第一次编排节目参加区小学生文艺汇演,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所学专业已经丢了近十年,参赛成绩排在倒数。对这样的成绩,大家并不奇怪,都认为农村小学本身跟城区学校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不具有可比性。有的城区老师还善意地劝她不要忙这种比赛了,反正也是倒数。第一次的挫折没有击垮她,她骨子里有着一种韧性,她不愿别人把农村学校看扁,把农村孩子看扁,下定决心一定要打翻身仗。

  汇演以后,她认真分析不足和差距,深深地感觉到要提高节目质量首先要提高自己。她开始自己钻研舞蹈方面的知识,不放过一切学习的机会,看电视上的舞蹈节目、买成品舞蹈的碟片研究,每年还特意跑到一些大城市去选购高质量成品舞蹈集锦和舞蹈编排理论书籍,自己反复琢磨。电脑普及后,学习渠道更宽了,她就从网络上研究学习。每当有机会接触舞蹈专家时,她总是一边听,一边记,仔细琢磨他们的训练方法,构思手法,以及如何打磨细节。

  通过不断的借鉴和学习,她终于体会到一个精品少儿舞蹈节目,需要孩子们用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语汇去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这涉及到题材的选择、服装道具的设计、音乐结构的构想、对孩子们的身体的柔韧性和表现力的训练等等。可是,农村孩子各方面基础较差,要想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为此,她开始了艰苦的实践。她首先在舞蹈节目的题材选择上下功夫。为了找到一个新颖的题材切入点,她是走路想,吃饭想,因为舞蹈构思,常常经历一个个失眠之夜,当灵感突然而至时,哪怕深更半夜,也要从床上爬起来演练演练。舞蹈编排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刚开始学校没有舞蹈房,她就和孩子们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在毛坯房里练,在操场上练,在食堂饭厅练……经费不足,她就自己动手设计服装;遇到参赛任务紧时,她总是起早带黑。节假日里,她和孩子们也常常在舞蹈房里一起挥洒汗水。在训练中,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反复示范动作。反复不停的讲解,让她喉咙常常嘶哑,回家后连说话的劲都没了。即使患上了脂膜炎,关节处都是肉瘤,疼痛难忍,为了学校的比赛,她也坚持带学生训练。

  为了学校艺术教育能上台阶,后来有几年她干脆独自带着孩子住在学校,以校为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好在儿子也省心,不用她多操心,只是回到房间看到孩子一个人爬到床上睡去的可爱小模样,心中难免生出内疚。她的心中始终装着舞蹈队的每个孩子,谁气馁了、退缩了?谁不开心了?谁今天表现特别棒,谁来自单亲家庭特别脆弱,谁的父母卖菜的不方便接送,谁买不起一双舞蹈鞋……她总能帮孩子们一一解开疙瘩。在孩子们眼中,廖老师是严厉的,训练时候一个个都不敢含糊;但平时又是慈爱的,所以训练之余也喜欢围坐在廖老师的身边跟她说家长里短、困惑烦恼。她常对人说,她不仅是教孩子们舞蹈,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做人,教他们树立自信、懂得坚持,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舞蹈队走出的孩子进步很大,不仅身体变得柔韧,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表现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也增强了,学习也更加专注、自信、有韧性了。在廖老师的努力下,官小舞蹈队渐渐崭露头角,2001年,舞蹈《葡萄园的欢乐》获区一等奖、合唱《猜调》获区一等奖;当时,台下好些观众居然不知道官小在哪里。有了经验后,廖丽美更加努力,2003年这帮农村娃代表镇江市登上了省城的舞台,舞蹈《小萝卜头的梦》获得省“五星工程奖”银奖;2004年《小萝卜头的梦》被中央电视台选中参加央视少儿频道开播在丹徒新区的广场演出。廖丽美和孩子们的勤奋打动了央视少儿部的丁颖导演,丁导亲临学校指导,夸这支舞蹈队是表现力最强、最具实力的一支队伍,还特意请舞蹈队的孩子为鞠萍姐姐唱的《黑猫警长》伴舞。为此, 廖丽美两天两夜未眠,打造出服装精美,充满童趣的伴舞,赢得央视导演的大加赞誉。由于前期排练过度疲劳,她失声了,演出时,只有通过手势、口型和孩子们交流。演出结束,孩子们得知她要去外地就医,以为老师得了什么大毛病,嚎啕大哭,而她也被孩子们的真情感动得眼眶湿润。

  后来舞蹈《长大我也当冠军》、《五福欢腾》等在区里都获得一等奖,并且参加各种广场、电视台、文化惠民活动演出;2009年,舞蹈《小兵梦》获江苏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各级各类市级大奖;2011年编排的舞蹈《打红枣儿送亲人》获得市红舞大赛金奖,市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省“莲花杯”舞蹈大赛金奖,市政府第七届文学艺术奖提名奖;2012年,舞蹈《龙娃迎春》还参加了市首届少儿春晚,孩子们卓越的表现力在舞台上独树一帜,令人叹服。

  孩子们出色的表现力,不仅归功于廖丽美平时的扎实训练,更得益于她多年来持之以恒地致力于有效音乐课堂的打造。农村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尤其对于官小这样民工子弟超过一半的学校。农村音乐教育是否得到提升,最终要看所有孩子是否得到了音乐的熏陶,他们有没有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的机会,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力和表现力有没有得到发展。而要做到这些,课堂音乐教学是重要手段。多年来,作为官小唯一的专职音乐教师,她一直努力在教学上下功夫,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参加省、市级培训,深入参与各种级别课题研究,论文获各级各类奖项并多次发表。农村学校很少有教师愿意来,师资缺乏,学校只能外聘年轻的音乐教师,廖老师与她师徒结对,手把手地教,硬是把一位他校认为没有发展前途的教师培养成了区级优秀年轻教师,一次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参赛都是一等奖。在廖老师的带动下,官小整体音乐教学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学校以音乐教学、舞蹈社团为龙头带动了其他学科和社团的发展,近几年学校多次被评为“体艺工作管理先进学校”、 “市级艺术特色学校”。

  长期在农村教育战线的历练,使她养成了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的作风和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近几年来,在没有任何外请专家的情况下,她独立指导的教师合唱获区一等奖、编排的教师健美操获一等奖、学生足球操在市级群众文艺活动展示中震撼人心,受到一致好评;负责编排训练的鼓号队获区一等奖和最佳服装奖;教师广播操比赛又获得全区唯一特等奖;2011年廖老师所负责的岗位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岗”;2012年被评为区级音乐学科教学骨干,“小精灵”舞蹈社团被评为首批区级“明星社团”,2013年又被评为镇江市首届“十佳精品社团”提名奖、教学成果三等奖。可以说,她的努力为乡村少儿舞蹈教育开辟了新天地,为丰富师生文体生活开辟了新篇章,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此,她也获得了各级各类荣誉,2013年更是获得镇江市首届“十佳教师”提名奖。

  廖丽美或许没有伟大的壮举,25年来只是默默地在这片土地耕耘着。当有人问起廖丽美为何能在农村坚守这么多年,为何不换个更好的环境,她总是朴实地说,“锦上”不需要自己去“添花”,但“雪中”需要自己去“送炭”, 这里的学生最需要她,这里的“水土”最滋养她,所以这里才是她最适合的位置。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农村|学校|音乐|孩子们|舞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