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解题指导>>正文内容

近三年高考政治辨析题分析与评价

    

2000年:
36、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
  [分析] 该题围绕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这一热点问题,以如何发展粮食生产为中心议题,集中考查考生对粮食生产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通过学习经济常识第六课(蓬勃发展的三大产业),考生应认识到“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育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有自己的特点,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自然差别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课本第25页)到过农村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实践的考生就更深刻地体会到土地与粮食生产的密切关系。把握住这一点,结合试题内容,考生就会分析出:第一,粮食生产与耕地多少的关系,第二、粮食生产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第三,当前,适当减少耕地的必要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对基本概念不重视,绝大多数考生缺乏对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准确把握,因而回答不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粮食产量就失去了保证”,也就得不到应得的3分。
(2)相当一部分考生看出“必须扩大耕地面积”的必要性,却缺少对发展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的辩证思考,因而也拿不到应得的3分。
(3)不少考生没有抓住试题的中心问题或没看清试题的要求,答非所问。有的考生不注意试题限定的条件,对所学知识生搬硬套。抽样统计结果:
平均分5.32分、标准差2.13、难度0.46、区分度0.26。
[答案](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发展粮食生产就失去了依托。
(2)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品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3)从全局观点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注:考生若答出答案中加< >部分的内容,可酌情加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75分。

37、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
[分析] 这是一道创新意识很强、颇具选拔功能的试题。该题围绕知识经济、科教兴国战略这一热点问题,以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作情境,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进行迁移,考查考生对知识与力量的关系的完整的准确的分析。
  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会清楚: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根据题意,考生应明确这样的一个思路:第一,知识如何成为力量;第二,知识的双重作用;第三,非知识也是力量。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不清。相当多的考生或将知识与意识、认识、理论等同,或将知识与正确的意识、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混为一谈,因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由于思路狭窄,不会迁移知识,形成能力薄弱。绝大多数考生对知识的“双刃剑”作用想不到,或者对知识本身缺少辩证的思考,因而答不出“被人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相当一部分考生对知识如何成为力量认识不到,也就答不出“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的答案要点,失去2分。
  (3)审题能力低、抓不住中心问题仍是得分较低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少考生对“物质与意识”、认识与实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等关系原理叙述过多。
  (4)不知此题考查哪方面的内容、不知运用什么原理去分析的考生也不乏其人。
  抽统计结果:平均分5.51分、标准差1.98、难度0.47、区分度0.20。
  答案:(1)知识只在通过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2分)
     (2)被人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
     (3)知识是重要的力量,人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也是重要的力量。(3分)
     注: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若答出“既要科学精神,也需要人文精神产,”可酌情加2分。

2002年:
  36、背景:近年来,少数地方出台了一些政策,用行政手段阻止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上演了围歼外地产品的“啤酒大战”、化肥大战“、香烟大战”。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辩题: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弱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答案要点](1)地方政府行使管理职能并不必然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3分)
  (2)近年出现的一些“大战”,其实质在于地方政府不恰当地干预市场,不正确地行使了管理的职能。(4分)
  (3)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进一步协调地方和地方、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加快改革,促使地方政府正确地行使了管理的职能。(4)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分析]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成长和限展受到一些地方政府不恰当的行政性干预和阻碍。近些年来,地方保护主义在少数地方十分盛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本题就是从连年发生的各类商品“大战”这种经济现象出发,要求考生进一步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要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国家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但是不恰当的行政性干预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先提供一段背景材料,再提出辩题,突破了以往辨析题的题型模式,有一定的创新。
  抽样统计结果是,平均分4.79,标准差1.85、难度0.435、区分度0.247。这道题的命题预估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该题巧妙地将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职能联系起来,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来回答,对于考查考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十分有效。区分度低的原因在于评分标准要求过高,一些考生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部分考生不能根据辩题正确立论,审题不准,重复作答,也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37、背景: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节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其中包括10名大学生。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学生只是心安理得地收受老人的钱,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不仅从不露面,甚至连一封感谢或问候的信都不写。辩题 :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答案要点](1)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2分)
  (2)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4分)
 (3)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老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其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受到缱责。(5分)
  注:考生答题如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若考生能从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分析问题,可酌情给2-3分,但该生非选择题最高得分不得超过分)
  [分析]本题 是以一位普通老人节衣缩食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而学生没有回报的事例为背景,引出辩题。题目设计、考查方式都很新颖。命题的设计意图有三点:一是加强道德建设;二是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不道德问题的理论基点: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培养考生善于从道德角度思考类似问题,以明辨是非。国为这类试题在高考试卷中第一次出现,所以广大师生中引起的反响也比较强烈。多数人对37题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试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这既是对考生的考试,也是对考生的教育,使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
  该题参考答案的设计,确是没有能从中学课本上直接找到的原话,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助者不思报答、不尊重他人,从而失去人格的道德问题是存在的。作为高中生(大多数已是年满18岁的青年人)应该有能力、有水平辨别这类道德问题的是非。话可以这样讲,也可以那样讲,即使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能运用中学没有学过的“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分析问题,还可酌情给。这样设计题目与答案,正是为了通过高考能把“有能力、有水平、能辨别是非”的考生选拔出来。这样的赋分标准,也是有利于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抽样统计结果:平均5.43分、标准差2.11、难度0.493、区分度0.364。

2003年

36、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正确。
(1)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国家间关系既可能表现为共处与合作,也可能是竞争与冲突,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
  (2)国家利益是主要权回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也是每一国家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时的一个基本准则。国家间出现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3)国家间关系往往因基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注:如果从国家性质和内政治的变化会影响两国关系这一角度,也可酌情给分)
  [分析]这是一道理论性很强的考题,考生也许无法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但通过政治常识的学习应该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精神。考题要求考生紧紧抓住国家利益这一核心,认识到国家间关系以及外交政策的制定说到底是围绕着国家利益这一轴心运转。把握住了国家利益就意味着把握了国家间关系的本质,就可以根据国家利益的变化来批判断国家间关系的走向。这一意义上,国家间关系及其变化表面 上虽然杂乱无章,但具有内存的逻辑,是有规律可循的。
  抽样统计结果:平均分5.28、标准差1.74、难度0.48、区分度0.573。
  37、贸易顺差越大越好。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不全面的。
  贸易顺差通常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它表明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该国商品处于有优势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实行出口导向政策,不断扩大出口,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有利于推动和带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贸易顺差过大,将会限制一国通过进口利用国外资源、引进先进和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从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  家不可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经济问题的辨析题。设计这道题的背景是国为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好的,而且越大越好。不了解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十分重要,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本题是要求考生灵活运用中学经济常识第八课的内容,逐层递进地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贸易顺差通常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反映出该出口商品具有竞争能力。其次,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实行出口导向政策,保持贸易顺差,有利于推动和带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贸易顺差过大,将会限制一国通过进口贸易获取国外资源,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长期来看不利于本国的发展。最后,世界经济发展也表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
  抽样统计结果:平均分4.65、标准差1.73、难度0.423、区分度0.526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近三年高考政治辨析题分析与评价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