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如何破解初中思想品德课边缘化困局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我国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品德课一直作为副科存在,其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认识,不断地被边缘化。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做了全新定位,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思想品德课边缘化现象依旧存在。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边缘化的原因,并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有效破解边缘化困局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边缘化;对策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其中思想品德课调整幅度较大。初中思想品德课调整前注重理论性教学,调整之后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随着思想品德课理论知识性的降低,其学科地位更趋向边缘化。不管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还是学生和家长,都对思想品德课存在一定偏见,如何改变这种边缘化困境,顺利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下面就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边缘化的成因和表现
  思想品德课被边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缺乏对思想品德课的正确认识造成的,下面从四个方面对思想品德课边缘化的成因及表现进行分析:
  1.学校方面
  学校领导作为教育资源管理者,对学科师资配置更多倾向于三大主科,而对于思想品德课师资配置存在各种问题。首先教授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般是本校那些年龄大、身体素质差,经常请假的老师担任。这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保证正常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教学。其次,课程安排不合理,学校对课程进行设置时,经常挤压思想品德课课时数量,导致开课时间不足;最后,学校在组织思想品德课教研方面积极性不高,很少或是从不对思想品德课开展调研活动。学校对待思想品德课的态度,是造成思想品德课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2.教师方面
  在很多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往往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通常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或者是英语老师负责其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些学科老师,迫于中考压力,主要教学精力会放在应试学科上,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会进行细致的备课,对课程教材掌握的更是一知半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会花心思去研究如何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采用的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缺乏新鲜感、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导致学生学习能动性严重不足;甚至有的时候,教师会占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间讲授其他科目。所以,教师方面的因素,是促成了思想品德课边缘化原因之一。
  3.学生方面
  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普遍存在偏颇,认为只要背过老师提出问题就可以了,不必去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初中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一课程缺乏兴趣,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考试都是开卷形式,不用认真学习,平时还是把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学科上,多下些功夫,最后进行思想品德考试时抄书就行了。学生对待思想品德老师留的社会实践型作业,也总是应付了事,不能思想品德课教学目的切实落实。学生的错误认识,学习动力的不足,加剧了思想品德课的边缘化。
  4.家长方面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学生家长更多关注学生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高低,而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语数外学习上,课后还要参加校外各种奥数、英语补习班,对于开卷考试的思想品德课没必要浪费时间。家长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待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态度。持有这种观念的家长在所有学生家长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无形中加深了社会舆论对思想品德课边缘化的错误认识。
  二、破解初中思想品德课边缘化困局的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设置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肩负着培养有高度人文素养人才的重任。思想品德课边缘化困局是每个思想品德课教师所不愿意看到的,改变这种现状是每个思想品德课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如何改变现存的边缘化问题,可以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旧观念,为初中思想品德课重新定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边缘化现状,主要源于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观念的错误。应试制度的存在,导致着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学校领导,把注意力放在中考的重要学科上,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有了新的阐述,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要让学生能够自觉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成为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的优秀公民,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心、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有正义感,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新的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生活情趣的综合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现有观念,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上。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能够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能够使他们学会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所以不管是学校和老师,还是学生和家长,乃至于社会舆论,在观念上都应该对思想品德课的定位有全新的认识。
  2.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经过几次教育改革,内容上创新了不少,很多教材资料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充分地研究教材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把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呈现出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活跃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进行理性消费”的问题时,可以提前准备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不差钱》的视频,在播放视频之前,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第一,视频中的老人的消费观念是否合理?第二,说一说你对老人这次消费的看法?第三,如果还有类似情况发生,你对老人的待客之道有什么建议?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听课时会非常认真。在观看完视频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组讨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还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根据对教材的深刻理解采用创新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取得意想不到学习效果。
  3.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作为思想品德课的引领者,应当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博学才赢得学生的钦佩,厚德才能成为典范,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的课程才能得到学生的青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课堂教学“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提高对老师的信任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表现自我,不怕出错,敢于出错,其潜能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是指教师能够为学生讲多少页课本的问题,而是如何在融洽的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改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态度,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之,要想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边缘化现状,首先要转变对思想品德课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意义;其次是要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思想品德课;最后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焕发新的生机,破解边缘化困局。
  参考文献:
  [1].毛飞刚.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文科教学.2007.(4).
  [2].毛多宽.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J].政史交流.2007.(4).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江滨中学)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生|思想|品德|边缘化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