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高中自然地理难点的物理化学解释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学科的相关内容。文章分析了高中自然地理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并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了解释,以期对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 高中地理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1.引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紧密,地理教学要成功实施,必须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中学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其中自然地理安排在必修一,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一些学生对必修一的内容有畏难情绪,导致地理成绩不理想。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必须运用多种途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能力,又能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根据中学地理内容的特点,提出了要结合物理和化学学科的知识进行自然地理辅助教学,希望对高中地理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物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圆周运动公式与地球自转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个难点是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其中地球的自转可以借助圆周运动的知识进行讲解。首先,要了解两个基本概念: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指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度,单位为弧度/每秒,角速度指物体上任一点对定轴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其基本计算公式:线速度V=wRcosΦ,角速度w=2π/T,其中Φ为某地所处的纬度,R为地球半径,T为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转过角度为360度,故地球上各点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为15度每小时。线速度与纬度位置有关,因纬度位置不同而不同。纬度Φ的变化范围在0到90度,正弦函数值大小变化与Φ成反比。可以得出结论:线速度大小由赤道向两级递减,赤道附近线速度最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在两极地区为0。物理公式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具有抽象性的地球自转的理解。
  (2)开普勒第二定律与地球公转
  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运动速度大小是高一学生的又一理解难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往往不能正确把握。运用物理学的开普勒第二定律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开普勒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具体到地球则是指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在近日点,地球由于距离太阳较近,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容易理解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而在远日点时则刚好相反,公转速度较慢。
  (3)比热容与海陆气温差异
  同纬度地区,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学生会疑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通过引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比热容”就很容易讲清楚这个问题。比热容指单位质量物理改变单位温度是吸收的热量,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常用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的能力。海水的比热容大,而陆地表面的岩石、土壤等物质比热容小,所以吸收同样的热量,陆地增温快,海水增温慢;比热容大的放热慢,所以海水降温慢,陆地降温快。
  3.化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酸雨的形成过程
  4.结语
  除上述知识点可以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外,中学地理中如风向、地转偏向力、臭氧层破坏等问题都可以结合物理化学知识。地理学科教材体系结构新,知识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综合性强,横向学科联系性强[2]。地理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跨学科教学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学科壁垒,教师要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增强地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金开任.浅谈物理化学知识在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2,08:72-73.
  [2]倪玲玲.物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滁州师专学报,2000,02:88-89.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知识|地理|地球|物理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