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新版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体现了时代精神

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二《思想政治》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4月26日印发的《调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教学内容的方案》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3年3月10日印发的《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意见》作了重新修订的新教材。新版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体现了时代精神。

下面谈谈新版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上册)的主要变化、特点及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一、新版教材的十大变化及其特点

新版教材与上版教材相比较,其变化和特点主要是以下十个方面:

1. 贯彻了十六大精神。

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哲学常识教材的修改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个主题精神。这次修改,不仅进一步体现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要求,还新增加了以下主要内容:

①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材的第一课、第三课在论述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理论、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动地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时,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第一课中指出,“现在我们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教材的第三课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辨证统一关系的典范。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着重表明了共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着重表明了个性。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辨证统一关系。

②关于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些观点在教材第二课有较大的反映。在第二课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科学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一切静止的观点、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理论创新,就是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继承一切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原理、新方法。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经济、政治、管理)。科技创新,就是在科技方面要有新的发明和创造,就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从理论上说理解创新这个问题并不难,难是难在:第一,学生缺乏历史对比,很难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新的创新事业,对我们各方面的创新难以有真切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加深认识。第二,学生能不能把“与时俱进、进行创新”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难度是极大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所创新。

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向我们发出的伟大号召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因而,教材的许多课节都联系到这个实际问题,在第二课中尤其突出。

第二课在“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框题中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旧知识时代,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相对比较缓

慢,人们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成的各种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原有的一些知识会很快地“过时”,吸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就显得异常重要。因此,学习将成为21世纪人们的终身需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教学中,应该认真讲授这些内容,联系实际贯彻十六大精神。

④关于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把“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教材在第一课、第二课运用有关理论用了较多文字分析了这个问题。其中在第二课中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⑤关于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教材在第三课讲述“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用一个自然段分析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辨证关系。即:“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则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相辅相成,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这个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以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为中心线索,讲好三个关系,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中两手之间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针对学生的实际,侧重对两个文明一起抓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9月20日是中央文明委确定的第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这是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切实加大思想道德建设力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广泛宣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革除社会陋习。

⑥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处理问题。

按照十六大报告精神,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处理问题重新作了表述。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不再只是原则说“用民主的方法”,而是进一步指出“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疏导和化解;同时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

⑦关于事物性质的规定问题。

第三课关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来规定的问题,专门引用了十六大报告的下列观点:不能简单的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样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样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

2.结构作了大的调整。

第二课:现在所讲内容,在上一版教材中是分别在第二课和第四课讲述的。新版教材编写按照《课程标准》,对原来的有关内容重新作了编排组合。把普遍联系和发展提到前面,把物质运动规律放在后面,这样的排列,一是避免了某些重复,像过去第二课讲运动,第四课又讲变化发展,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容既散且重复。二是逻辑更顺了。过去只讲物质是运动的,但不说为什么运动,怎样构成运动;现在先讲联系,再讲联系构成运动。在运动的基础上又作深入研究,再讲发展等,较前就更合乎逻辑了。

第四课:第一节“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一框题,讲到“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时,把原来分析的内容集中为这样三层意思: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再次,把内因和外因正确结合起来,促进自己的成长,需要我们正确对待机遇,需要我们辨证地对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其中,第三层意思,是从原先的叙述中抽出来扩展而成的,既合乎理论的逻辑,又更具有教育意义。

3.新增加了部分内容。

第一课:第二节“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一框题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情感。如果认为唯物主义者只是关心物质生活,不追求精神生活,那是对唯物主义极大的曲解。”这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误解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而作出的回应。同时,在该框题中还明确表述了“人们的意识领域,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这个观点,并以如何对待网络文化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第二课:新增加了因果联系的内容。因果联系作为人们最常见、关系最密切,探讨世界奥秘的一对基本范畴,这次引入《课程标准》和教材,表面上看,似乎增加了难度和负担,但实际上是对联系问题的具体化和浅显化,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联系的观点。另外,高二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是已接触和了解这对范畴的关系。但是,新教材只是按常识的要求讲了因果联系的有关内容,而不是它的全部内容。

在分析整体和部分关系时,修改后的教材除保留原来的提法外,在最后增加了第三点,即“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使之更完善。但由于《标准上未作规定和要求,也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没有讲述。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要加深和加宽。

本课还提出“事物是过程,过程意味着时间”。这个改动,不仅在理论上更为清晰,而且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增强了。我们不必从理论上讲解“时间”的含义和“一维性”的特点,但应该对学生进行“一维性”的实质性教育,即明确“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时不再来”这一观点。

第三课:第一节讲到“坚持两点论”,对两点论包括的内容,修改为:“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的统一”。相应地,一点论的表现就应该表述为:“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割裂对立与统一”。原来的叙述包括有两个意思,现在把它明确说出来,更有利于教学。

第四课:第二节讲述量变和质变关系时,原先只是提出“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秩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没有明确指出方法论意义。现在,在讲述方法论意义时,明确指出“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4.扩充了有关内容、修订了个别观点。

第二课:扩充了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新内容。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作为一对古老的范畴称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作为现代系统论的新概念,又叫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为适应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素质,新教材在分析具体联系时,扩充了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常识,既丰富了联系的形式,又体现了哲学与科技相联系的时代特征。教材使用了“一定意义”主要是指两对的关系具有的共性方面,即两对关系都是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方面。至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点明这一点,千万不能给学生造成误会,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另外,还将整体和部分的区别中的第三点“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的总和”修改为“当整体和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这较之原来的提法更准确。

5.加进了相关内容。

第一课:原教材在论述“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时,只是指出“整个社会的有机体,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并未对此观点进行分析,修改后的教材从三个方面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分析,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第一,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第二,它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第三,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变化发展。”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在分析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时,加进了“意识对人自身具有调节作用。”这样修改使教材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因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是一个总的表述。如果认为“客观事物”不包括人自身,那是一个误解。所以,不要把意识的反作用仅仅理解为“对外”,其实也包括“对内”,即“意识对人自身的调节作用”。

第二课:加进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内容。原教材只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次新教材不仅加进了静止的概念,而且讲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三课:加进了“统一”的,即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含义,原教材只解释了什么在“对立”,没有解释什么是“统一”,修改后的教材加进了对“统一”的解释,使教材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体现了用一般为指导去理解个别,由个别理解一般的思路。

6.删除了部分内容。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编写于1997年的原教材存在某些落后于形势发展的提法和材料,修订后的教材对其中个别地方作了修订,对滞后于现实的数据和材料,按照最新的统计材料进行了更换,对原来所选材料不够典型或不够确切的也重新更换了,使之更加完善。

第一课:删除了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及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的含义,即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

第二课:删除了主观能动性及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原教材讲按客观规律办事时,引出了主观能动性,并讲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现在把主观能动性移到第五课去讲,这里只讲人们在实践中能发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所以,也就删除了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这样降低了难度 ,但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仍然保留着,采取一般的方法作了处理。教学时分两点讲授。一是人能认识规律。这有两点原因:从规律方面讲,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从人的方面讲,人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对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认识其中的客观规律。二是人能利用规律。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也可以改造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第三课: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框题中,删去了讲述辨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的两段文字。

第四课: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框题中,删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理想化的顺境是不存在的。人们要想取得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总要克服种种困难。”这样修改更贴近生活实际。

7.将过多的段落进行了合并。

第一课: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什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原先的三个自然段压缩合并为1个自然段。

第二课:第一节关于“整体和部分”的理论叙述,压缩合并了一些内容,分析有所集中,难度有所降低,但基本观点没有多大变化。

8.观点不变,但精简了文字。

第二课:第一节讲述联系的普遍性的几个表现,第二节讲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其中关于事例的叙述压缩了许多。至于对一段文字经过推敲,而压缩掉一些字词,那就更多了。

第四课:在“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一框题中,由原来的18个自然段压缩成13个自然段,精减了大量的文字。

9.重新设计了课后练习。

新版教材的课后练习基本上都是新设计的。在修改后的教材中,习题类型有:[想想][议议][分析][评论][说明][试试][探讨]等七种。新版教材对练习的编制,我认为有几下几个特点:

①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练习中要求学生学会调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就是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这个重点的一种形式。

②重在能力训练。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学生只要在实践与思维过程中,思维能力有了提高,思维方式有了转变,就是一种创新。教师要根据题目的导向,进行一定的讲解,还要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不断地进行训练。

③适当进行拓展。教材讲述的是最基本的理论,如果能够结合所讲理论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在习题中出现一些新情景、新观点,那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的空间,同时也给爱学哲学的学生提供一个条件,激发其兴趣,做深入地思考。此类题有一定的理论难度,拓展的空间相当大。对这类题目,教师自己首先要理解的深入些,并给学生作出必要的提示。

④承认“个性化学习”。学哲学应该联系自己的实际,运用哲学道理来分析自己。一些题目主要是为爱好文科的学生设计的,一些题目则主要是为爱好理科的学生设计的。题目的答案应该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思考的是否正确是“确定性”,怎样回答、回答的深浅程度则是“不确定性”。要允许答案的多样性,还要允许对题目说“不”。

⑤体现思想教育性。有的题目是对社会的思考,有的题目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有的题目是对学习问题的思考,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新教材对练习题的编制,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对其中的有些教学活动的建议,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10.革新了版式。修订后的教材在版式设计上也作了创新,增设了资料卡的栏目。另外,版面也做了调整,各栏目的呈现更加清晰,更有条理,使之功能发挥更合理。

四、几点建议

在上面的讲述中,笔者已经分散地介绍了对修改后的新教材的处理意见,下面还想赘叙几点,仅供同行参考。

1.关于新版教材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当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版教材的教学方法继续进行探讨。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坚持如下三点要求:

一是教学方法要符合哲学的性质与功能。例如,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如果我们只是把哲学作为纯粹的知识去教,在这方面搞层出不穷的练习题,那就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又如,哲学教育重在改变思维方式,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少,也就难以体现哲学的功能。

二是教学方法要贯彻哲学的思维原则。我们所提的思维原则,主要说的是理解理论时的思维要求。这样的思维原则也会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哲学教学方法,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哲学的本性、哲学的思维原则所决定的。

三是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任何学科,都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哲学更是如此。总之,哲学教学方法要符合哲学的本性和学习者的学习本性。

2.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找准新知识点与十六大的切合点。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在哲学常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教材的新知识点与十六大的切合点,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说明十六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的关系。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新版教材新增加了哪些内容,旧版教材的哪些内容被删掉了。现在的高三复习备考,要以新版教材为准,对新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要进行专题讲解、训练,对旧版教材已经删掉了的内容不再进行复习,并且要把新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和旧版教材已经删掉了的内容告诉给学生。

二是教材与资料的关系。现在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按照旧版教材编写的,使用时要删除旧版教材已经删除的内容,补充新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分析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