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高政论文>>正文内容

翻转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规律的探索,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的,教师需要逐渐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自行将知识进行链接,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形成属于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是以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最后移走“支架”,使之成为已有“大支架”的一部分,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使之学会综合运用,实现“点、线、面”的完美结合。下面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共同探讨一下高中政治课实施支架式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搭建支架 
  教师在这环节中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基本的概念框架。这个基本支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常用的有图表、问题、建议、情景等。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人时,我首先创设这么一个情景: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靠在窗边,遥望着远处的山,在静静地思考着“山那边时什么呢?”。我随后播放一张张幻灯片:“繁华的都市”、“美丽的校园”、“丰富的校园生活”……接着教师话锋一转:“可是,在山的这一边呢?”。此时,我一边播放背景音乐《殤》,一边展示一张张幻灯片:“新建教学楼无力添桌椅,学生跪地上课”、“破烂的茅屋”、“褴褛的衣裳”、“走艰险的山路”……听着大提琴那舒缓、低沉、哀怨的旋律,看着这些幻灯片,学生不禁感同身受,深深感受到山这边和那边的差异。此时,我顺势抛出本课的主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引入了课本内容,并给出本课的支架结构图。 
  二、提出问题,引导探索 
  教师在这环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质就是引导其进入知识框架中的某一个位置,使之发现已有经验的不足或者产生探索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最佳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时,我选取了下面一个生活化的实例,让学生感悟、思考:有一位美女,开着一辆宝马,停在服务区。三个工人快速地迎接她,第一位迅速地为她洗窗,第二位热情地为她检查机油,第三位殷勤地帮她量轮胎气压。三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很快,三人完成各自的工作,收了二十元钱后,美女说声“谢谢”就把车开走了。三分钟后,美女又回来了,三个人又急忙出来迎接她,美女笑盈盈地说:“很不好意思,我想知道有没有人为我的车加油了呢?”三个人面面相觑,原来匆忙间,大家都忘了帮她加油。 
  紧接着我设置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探究:对于三个工人,什么是眼前更重要的事情?三个工人在故事中主要关注的是什么?从主次矛盾上看,我们做事情应主要关注什么?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悟出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道理。 
  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师在这环节中要给予学生探究的大体方向,提供解决问题的概念和原理,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其他进度和方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教师尽量让使学生在概念框架中完成自我探究。例如:“价值”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认识、理解、掌握和建构价值的概念,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做支架:(1)为什么要引入价值?(2)价值是怎样定义的?(3)为什么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人类劳动?”(4)人类付出的劳动越多,价值就越大吗?(5)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什么?(6)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所用的劳动时间都是一样的吗?(7)价值很大,价格可以很小?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些问题,从而完成对问题的探究。 
  四、同伴互助。合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协商、讨论。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讨论前小组长要求其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应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回答”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回答”,教师还可以尝试以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通过讨论,可以使原来多种相互矛盾的意见、以及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模糊认识更加明朗、清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使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由“指导者”想“促进者”转变;由良师向学友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一桶水”向“源头活水”转变;由“园丁”向“引路人”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从而翻转传统政治课教学,达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教师|学生|问题|小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