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高二政治专业班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2.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   )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3.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   )

①它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是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就其根源讲,意识是(   )

 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 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

 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 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据此回答5-7题。

5.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后,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6.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这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

 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存在着相对静止

7.上述事实说明(   )

 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C.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D.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8~9题。

8.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不切实际的幻想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9.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份由气象学家公布的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据此回答10-12题。

10.“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11.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  )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2.要使子孙后代不再有今天之忧,就必须(   )

A.坚持以建设为中心 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正确地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按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3.无论是认识规律,还是利用规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由于(  )

 A.作为规律的联系具有不稳定性 B.作为规律的联系具有偶然性

 C.作为规律的联系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

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规律,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14.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15.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16.日本科学家发现,在零下273摄氏度的极低温和18特斯拉的强磁场下,复合晶体电阻为零,呈超导状态,这就是“磁场感应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打破了迄今为止认为强磁场会使超导物质的超导性消失的认识。这说明(

A.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B.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先错误后正确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据此回答17^-19题。

17.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神?有人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有人说“鬼在心中”。这种观点(   )

A.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B.实际上否认了神鬼的存在 C.实际上是有神论 D.是一种不可知论

18.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C.神鬼概念是对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像出来的

19.近年来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趋势。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它是与唯物主义和一切科学知识根本对立的②它是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③它的出现是思想解放的结果④它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高尔基说:“热爱书本吧,他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愉快舒畅,他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他会叫你尊重别人和自己,他会用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感振作你的头脑和心灵。”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读书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手段 B.参加实践是不重要的

 C.书本知识对我们的实践有指导作用 D.书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目前我国人口已近13亿,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D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44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据此回答21~22题。

21.44年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22.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23.党的十六大强调,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的复兴增添力量,其哲学依据是(   )

A.认识的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一致的

2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社会的共识,但杨陵人认为这还不够,他们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并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经验。这个经验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   )

①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②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③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知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错选、多选、漏选不得分,共27分)

25.“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这一观点(

A.肯定了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B.说明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C.表明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D.强调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6.一些地方发现过“狼孩”、“豹孩”、“熊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没有人的意识。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C.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 D.意识来源于人脑

27.2005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短评指出,治理一次性快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各地口号减了多年,各种措施也纷纷出台,但白色污染在许多地方依旧挥之不去。上海市采用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手段,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这说明(

A.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充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D.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8.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们是(

A.客观物质怀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条件性和相对性

29.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

A.实践的需要不断提出新要求、新课题,推动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实践的发展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评判标准

30、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B、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

C、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D、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31、“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这是由于(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32、2005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凝结着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这说明(

A、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B、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C、经过多次实践的反复,已经确定的真理往往被推翻

D、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在中不断发展真理

33、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务”,看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发展是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周式的循环运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的认识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粮食,结果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

35、有人认为,自然界是具有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你认为上述观点对吗?为什么?

四、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37、背景材料:某些物体人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中国北京。

辩题: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五、论述题(38题17分,39题18分,共35分)

38. 2005年7月11日是《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便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1)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为什么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

39.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也是新形式下党更好执政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为实现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我国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五个方面,力推新执政理念。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力推新执政理念?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认的有关道理,说明怎样才能力推平板执政理念?

高二政治专业班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CDBBC DAABA DBDAB DDCDC BCBC

二、BCD BC BCD ABC ABC CD CD ABD AC

34、(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天文数字合本地实际,命令农民改种菜为种粮,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命令,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现了这一点。

35. 1)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因此,认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的观点是正确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因此,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否定了社会的物质性。

36.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但当一个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时,他就获得了真理。而且不容怀疑,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因此真理是绝对的。(3)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如果超过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或者不顾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而且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

37、(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是相对静止状态,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绝对不运动。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我们不能以物质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因此,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38、(11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工作的。2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如实反映,是正确的意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顺利推动小康社会的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1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因此,应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认识也必须不断发展。2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我们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创新的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39、(1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肯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也是新形式我党更好执政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这就要求我党在执政过程 中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出色地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2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改革,在改革的实践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自觉地利用规律。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我们的改革要体现和符合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总目标。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以党的新执政理念去指导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