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06年海南省新课程培训:2007届会考简析、高考说明及复习建议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2007届高中政治科会考分析

一、会考的性质、背景和命题要求:

2007届高中政治科会考是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查评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只是学业水平测试,不追求区分度。只针对基础性和均衡性,不针对多样性和选择性。

学生考试成绩将按10%折算加入2007年高考总分。因此,这次会考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

题型及分数比例:单项选择题20题,60 分。非选择题3题,40分。(其中:根据材料简要作答题, 2题,18 分左右;根据材料或情景设置,分析作答题,1题, 22分左右。)

内容比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各占25%,时事政治作为试题背景材料不另给分值。

难度控制:试题按达标水平命题,以基础题为主。

本次会考要求保证课程改革平稳推进。考点全部指向教材的核心知识,以基础题为主,区分度要求不大。命题组成员以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为主,命题的主观愿望希望题目要尽量简单一点。

二、会考成绩简要分析:

2007年海南省高中基础会考政治科试卷分析结果表

样本数:

第一卷

16340

第二卷

419

2006.7.28

题号

题满分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1

3

2.95

0.98

0.07

0.40

2

3

2.91

0.97

0.11

0.50

3

3

2.97

0.99

0.04

0.30

4

3

2.96

0.99

0.05

0.33

5

3

2.95

0.98

0.06

0.38

6

3

2.85

0.95

0.19

0.66

7

3

2.85

0.95

0.18

0.65

8

3

2.20

0.73

0.99

1.33

9

3

2.97

0.99

0.04

0.29

10

3

2.84

0.95

0.19

0.67

11

3

2.61

0.87

0.49

1.01

12

3

2.85

0.95

0.19

0.66

13

3

2.90

0.97

0.13

0.55

14

3

2.96

0.99

0.04

0.33

15

3

2.89

0.96

0.14

0.57

16

3

2.98

0.99

0.03

0.26

17

3

2.93

0.98

0.09

0.46

18

3

2.94

0.98

0.08

0.43

19

3

2.95

0.98

0.07

0.40

20

3

2.95

0.98

0.06

0.39

第一卷

60

57.40

0.96

0.13

4.90

21

8

5.30

0.66

0.59

2.03

22

8

6.63

0.83

0.50

1.92

231

10

7.81

0.78

0.47

2.06

232

14

9.27

0.66

0.48

2.82

第二卷

40

29.02

0.73

0.46

6.40

全卷

100

85.24

0.85

 

 

在20个单项选择题中,除了第8小题难度值只有0.73外,其他19题都达到了0.8以上,第一卷难度值达到了0.96,这符合体现基础性的要求。

8、某村举行民主选择村委会主任的活动,村民直接投票从三位候选人中选出了一位村委会主任。以上材料体现的选举方式是( )

A、直接选择、差额选举 B、直接选举、等额选举

C、差额选举、差额选举 D、差额选举、等额选举

本题在知识上的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细心作答即可,但部分学生没有做到这点而失分。

第二卷难度值也达到了0.73,第22题和第23题第一问回答的比较好,第21题以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为材料背景,问在共同的环境中两过为什么要加强交流与合作?要求回答出: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印两国加强交流与合作主要在于维护共同的国家利益。但是部分学生回答不完整,很多同学只得到4分。

第23题第二问要求学生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建设新农村要重视各个领域的建设?本题分值14分,是需要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比较明晰的逻辑过程来说明的,本题是考试会考说明中第四个能力要求,即能使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术语回答问题,条理清楚,表述清晰。本题在试卷中希望可以有一定区分度,结果多数学生得分在一半以下,另外一些学生得到满分或接近满分,达到了命题的预期目的。

总体上来看,本次会考全省政治科均分达到85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达标水平),达到了会考的预期要求。

三、本次会考试卷的特点:

本次会考内容覆盖四个模块,阅读量适中,难度适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都可以正常完成。试卷特点有四点:

第一,素材突出海南本地特色。1题我省手机市场的降价背景,3题我省冬季瓜果菜的销售背景,4题我省旅游市场曾经的现象,8题文昌的报道,22题我省某学校的报道,23题我省建设新每村的事例。

第二,素材尽量考虑理科学生实际,实行文理科知识整合。反向考试。18题让学生明白自然科学需要哲学做指导,19题直接就是考一个理科知识中隐藏的哲学知识(三角形内角和),20题也是考理科学生常见的化工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中隐藏的哲学知识。

第三,跨模块融合知识。5、6题是经济与政治知识在一个材料中的体现,11、12题是一个材料中体现的政治与文化生活的知识,16、17题是一个材料中展示了文化与哲学的知识。

第四,凸显时代特色。所有材料都是最新的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时事背景。

2007届高考说明的编写

一、背景及指导思想:

我省2004年9月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全国首批实行课程改革的四个省市之一。

按照《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根据全国2007年政治科高考大纲,结合我省实际编写。

(体现“三个代表”、“三个面向”、“科学发展观”等)

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优秀新生,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有机结合、平稳过渡的原则。

是对高考大纲的细化和调整。

二、编写过程及说明

1、编写过程:最早从今年3月开始,早期与国家考试中心的编写的2007年高考大纲的编写同步进行。至今已经四易其稿,现在已经完成了第四稿,马上将请国家级政治学科的专家进行审定,提出修改意见。下面就说明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做相关的说明。(最后确定的内容以下发的文件为准)

2、整个说明分五个部分:关于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说明、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范围。

3、关于考试范围以及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范围:便于中学教学复习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3)题型及分数比例:试卷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等题型。

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约30分;多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约15分;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约8分,共约16分;辨析题1小题,约11分;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约14分,共约28分。

(4)内容比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约各占25%,时事政治作为试题背景材料提供。

(5)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6)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同一模块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高考复习建议

一、理解高考:

1、高考的性质: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影响高考命题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各科课程标准。试题要在考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知识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注重知识获得的方法过程和知识应用,并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我省2007年高考命题由我省委托国家考试中心命题)

(1)高校招生的需要:主要由大学教师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质和能力(有利于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优秀新生;有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

(2)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地方特色,强调综合、重视运用,给学生选择的空间(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

3、高考命题的侧重点:

(1)重点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构成试卷的主体,重视对主干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多角度运用,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以及知识与时事的结合点命题。

(2)侧重对能力的考核:由记忆理解知识为主向运用知识为主转变,将具体知识能力化(活学活用),强调综合能力,将学科知识综合化,探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能,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淡化常规难点。

(3)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查学生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学习潜能);利用新的情景,对同一问题提出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创新潜能);利用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同时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考查创新能力)。

二、科学复习:

复习首先要处理好课标、大纲说明和教材的关系。

1、夯实基础,实行全面覆盖。(地基)要明确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夯实基础。基础性是高考的最大特点(原5:3:2的比例等),一般来说,高考试卷中基础性知识占7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这个比例。所以,夯实基础就显得特别重要。在高考试卷中,有些高考题目是典型的“送分题”,其简单程度甚至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这就是高考,既有一些很有难度的题目,也必然有一些这样的“送分题”。而这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往往需要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掌握住,在后面进行的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中,我们常常会将这些基础知识一带而过,这就是要求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只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在座的老师并不一定专门研究了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但是往往也能正确地解答那些题目就是这个道理。解题还是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怕什么开放性的题目?还怕什么探究性的题目呢?所以,要明确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夯实基础,尽量不要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花太多的时间搞那些有些偏、难、怪的知识,更不要搞那些超出新课程标准、大纲和高考说明的内容。

虽然每年高考考的只是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中的一少部分知识点,但是从理论上来说,每个考点都可能考。所以在夯实基础的时候一定要实行全面覆盖。不一定平均用力,但是一定要全面覆盖,不能有任何遗漏,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巩固好、都应该抓牢。(艰苦奋斗)

2、突出重点,理清知识脉络。(框架结构)上面说了,理论上每个知识点都可能考,但是实际上常考的知识点还可能还不到全部知识点的1/4,这些知识一般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是应该让我们投入60%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的。同时,这些知识往往也是我们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骨架,这些知识学透了,也便于带动其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现在我们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发生顺序来选择知识内容的,所以相对于老教材来说,新教材的知识显得较为凌乱,知识系统性不强,我们很多老师特别是教过多年老教材的老师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就深有感触,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的感受我们就可想而知。而我们政治学科作为社会科学,一般需要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明白知识的框架结构,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在复习的时候对知识进行有机地重组,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主线来组织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帮学生构建知识的框架。

教材仍然是复习的依据,新老教材共有的部分无疑是我们学科知识的精髓,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建议我们教师对新老教材进行对比。

3、提升应用能力,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美化装饰)

结合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的应用性仍然是政治科高考命题的重要特点之一。尽管教材的知识是学科的最基本知识,但是高考命题往往从应用性的问题情景切入,这刚好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般就应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具体说,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基础知识复习时,要有意识地提取那么应用性比较强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社会、经济、科技、生产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性问题,这些知识不一定是学科的主干知识,但是往往也是不可忽视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二要做到实际联系理论。搜集和提取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信息(重要时事,不一定是重大时事),从不同知识角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而研究性学习纳入高考命题的范围可以说是高考命题的最大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理念在高考中的集中反映。在2006年的高考命题中已经有所体现。(也许体现不太充分)。以后的高考中肯定会越来越多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但是研究性学习这部分内容复习起来难度最大,甚至无从下手。建议:第一,还是前面说的,要尽量夯实基础,有了扎实的基础才可能做好有难度的题目,否则如果基础都不扎实,那就无从谈起。第二,有深入挖掘教材和题目中的方法论,可以进行训练,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这是复习备考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新课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