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德育课题>>正文内容

结题报告:青少年学生灾害创伤后心理障碍与干预模式研究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课题负责人:尹明华

上饶师范学院,课题编号:11508ZD013)

我国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尽管多次在地震、台风袭击、空难、火灾、洪灾、SARS等事件中进行尝试,但与国际灾后心理恢复研究相比,我国特别是我省关注灾后青少年应激心理障碍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对象也少有关于青少年的,有关青少年经历灾难心理转变过程的质的研究和灾后心理干预更是鲜有。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为了解决灾后青少年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课题申请了江西省2008年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并获批准立项,

计划2009年12月完成。本课题组经过近2年的辛勤工作,项目研究的最终成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课题组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总结性的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突发性自然灾害往往瞬间发生,所以又称严重突发事件(Critical

Incident),是指一种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并失去控制的情景,如地震、水灾、火灾、疫病的流行、战争、空难、恐怖主义活动等。突发灾难事件给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钱铭怡,2005)的情绪和行为可造成极大的震荡和冲击,

使其产生急性应激障碍,

威胁人们的心理和躯体健康。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自然灾害系统是由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灾情共同构成的。承灾体的脆弱性可以放大灾情,它包括受灾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包括受灾者的心理承受力。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中将恢复力定义为系统、社区或社会面对潜在灾害适应的能力,它可通过抵制、变化以达到或维持系统功能与结构可接受的水平。心理恢复力是社会恢复力的一方面,它对灾后社会回到正常轨道,居民恢复正常生活至关重要。国际上有学者对1988年美国地震、1999年台湾地震、1993年印度地震等巨灾幸存者的精神障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证实灾难性创伤与人类的心身健康之间密切相关。Tang对2004年印度洋海啸地震灾民的生活与心理作调查后认为,政府应加强搜救能力,关注灾民应激性障碍,灾后救助必须关注幸存者的精神恢复帮助,如灾后进行有效组织、医治患有对应激障碍的幸存者等。Maria等认为灾中面对地震灾害与灾后经历手术的恐惧共同加大了灾后心理的压力,认为必须关注幸存者心理恢复力研究。因此灾害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与干预策略的研究十分重要与迫切。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震惊中外的城市地震,此次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XI度,造成了24.2万人死亡,重伤16.

4万多人,经济损失100亿元人民币(。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间(北纬29.7度,东经115.7度)发生5.7级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万人遇难,37万人受伤,失踪1.8万人。因此,地震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严重的城市地震灾害,它给大量人群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唐山地震发生以来人们开始从医学、心理、社会学学科展开地震对心理造成的影响调查。王学义等和张本等对胎儿经历唐山地震的青少年心理状况研究表明大地震对孕妇的强烈刺激会影响子女的远期心身健康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唐山大地震孤儿遭受的严重精神创伤和长期承受的精神痛苦直接影响到成人期心身健康程度。董惠娟等对唐山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姚玉红和邢娟娟分别对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关于灾后不同发展阶段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较少。

然而,灾难中劫后余生的青少年在心理上却承受着超乎想象的沉重压力,极易造成灾害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灾害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是指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据《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研究》的调查,大约有10%左右的严重受灾者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心理伤害在国外也有许多例证。例如美国的一个大坝被冲垮后,有些受灾者,事隔20多年还存在着一些失常反应。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灾难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波及到与他相关的人,最终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功能。

灾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门新兴学科,

也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约占70%的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创伤,另外30%的当事人则或多或少地会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日后表现出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酒依赖和药物依赖等,有些人甚至终生不愈。对于青少年,由于对灾难事件无法进行完整、系统的言语表达,也没有机会给予表达,形成的心理创伤可能更严重些,更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我国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从上世纪80

年代才开始起步。在1994年12月克拉玛依大火、1998年长江全流域及松花江和嫩江的特大洪水、2000年12月洛阳东都商厦火灾、2001年5月中国北方航空公司飞机大连海域失事、2003年的SARS危机及2004年台风“云娜”受灾地区中都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但这些工作都很零碎,是被动进行的,没有包括在政府救灾工作方案之内,而且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比起国外早在70年代就经由国家立法将心理救援工作纳入灾难救助体系之中就显得落后了。但关于开展心理干预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2年4月,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已经将受灾人群列为重点人群。2003年“非典”过后,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曾组织一批专家对灾难的心理干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于2003年10月提出了干预预案大纲的草案。2004年5月至7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再次组织专家参照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对心理干预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修改了心理干预预案。2004年8月,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提出明确的建议。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为了解决灾后青少年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课题试图通过对自然灾害与我省青少年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我省灾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总结灾害前后青少年的心理转变历程,界定青少年灾害心理内容的研究,分析青少年灾害心理结构,探讨我省灾后不同发展阶段青少年的灾害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灾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建立我省灾后青少年比较科学的心理干预模式,为我省灾后青少年教育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我省自然灾害与青少年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灾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总结青少年灾害前后的心理转变历程,界定青少年灾害心理内容的研究,分析青少年灾害心理结构,探讨灾后不同发展阶段青少年的灾害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建立我省灾后青少年比较科学的心理干预模式。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①查阅资料,系统探讨青少年灾后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本质问题。

②设计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验的调查问卷表:调查问卷的设计既要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心理障碍影响因子和心理干预措施)和所要测量的变量来进行,还要考虑到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

③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验的调查问卷实施与数据处理: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自然灾害(如冰雪灾害)后青少年的访谈,通常在问卷设计初期展开,目的是为了设计和修改问卷;另一种方式是发放问卷,由灾后青少年填写,是数据的主要来源。调查对象分四个年龄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④总结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验的调查结果,探讨灾后不同发展阶段青少年的灾害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建立比较科学的灾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2)课题研究过程

①准备阶段(2008年1月-2月):查阅资料,制订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

②资料收集阶段(2008年2月-12月):心理干预实验,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资料。申请立项。

③资料整理阶段(2009年1月):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

④论文撰写阶段(2009年1月至11月):提炼观点,撰写相关论文1篇,并投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教育理论核心期刊上发表。

⑤总结阶段(2009年12月)。对本项研究活动进行总结,整理相关材料,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3)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心理学和预防医学以及公共卫生教育刊物、学报数十篇,浏览百篇相关论文,了解前人对此问题研究的现状。为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江西省冰雪灾害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进行发放,对回收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

③访谈法:对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回访。

④生物软件统计法:对调查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四、本课题研究内容

突发性自然灾害容易造成灾后青少年应激心理障碍[1]。目前,中国关注灾后青少年应激心理障碍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为解决灾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于2008年2~12月对江西省永新县部分中小学和江西上饶某地方高校遭受自然冰雪灾害的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伤害相关问题调查,以期探索有效的灾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建立灾后青少年科学的心理干预模式,为灾后青少年教育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江西省亲历2008年1月山区冰雪灾害并遭受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的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部分乡镇以及江西上饶某地方高校学生632人,其中,中学生285人,男生134人,女生151人;小学生149人,男生70人,女生79人;大学生198人,男生102人,女生96人。对象年龄为7~23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心理障碍评估问卷设计综合文献[2-3]方法进行改进,一共分为9部分,包括个人因素、受灾程度、需求程度、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反应、交往心理、交往行为和灾害心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分类

个人因素

性别

(A)

男 (B) 女

教育程度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大学

年龄

(A) 6-12岁 (B) 12-15岁 (C) 15-17岁 (D) 18-22岁

受灾程度

个人应急反应

(A)

独自逃跑 (B) 发呆哭泣喊叫 (C) 帮助别人

家人伤亡情况

(A) 平安 (B) 轻伤 (C) 重伤 (D) 死亡

家庭是否损失

(A) 是 (B) 否

需求程度

寻找亲人朋友的帮助

(A) 是 (B) 否

寻找老师的帮助

(A) 是 (B) 否

无需求

(A) 是 (B) 否

生理反应

是否有灾后引起的疾病

(A) 是 (B)

适应能力

是否造成学习障碍

(A) 是 (B) 否

认知反应

是否具有从众心理

(A) 是 (B)

交往心理

是否感到离不开学校和社会

(A) 是 (B) 否

交往行为

是否容易与其他人发生冲突

(A) 是 (B)

灾害心理

悲痛心情恢复时间

(A) 几周 (B) 1-2月 (C) 1-2年 (D) 更长时间

是否愿意回忆灾害的过程

(A) 是 (B) 否 (C) 无所谓

现在对自然灾害的感想

(A) 无 (B) 忧郁 (C) 恐惧

1.2.2 施测方法

于灾后1~2周进行心理障碍评估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32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503份,无效问卷129份。问卷有效率为79.6%。评估之后立即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干预模式参照文献[4-5]方法,主要为:(1)改善人际交往;(2)心理疏导;(3)生命教育。干预时,按小学、中学、大学分层,每层对象分别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亲人伤亡情况均衡分成3个小组,小学每组22人,中学每组27人,大学每组18人,每一层每一组采用不同干预模式进行心理恢复。心理干预2个月后,对上述干预对象进行灾前、灾后和干预后的问卷调查,了解自然灾害前后青少年的心理转变过程,参照文献[6]方法对情绪、认知和行为3个范畴进行归类。心理干预约1年后,再对上述干预对象进行回访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不同学龄学生心理恢复的效果。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t 检验,P<0 .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自然灾害造成心理伤害情况

2.1.1 不同学龄性别学生应急反应、需求反应和情绪反应情况(表1)

表1

不同学龄性别学生应激反应、需求反应、情绪反应情况

反 应

小学

中学(%)

大学(%)

应急反应

独自逃跑

33.8

37.3

41.8

34.6

56.8*

75.4

发呆哭泣喊叫

63.9

58.8

34.9*

49.8

0*

3.2

帮助别人

3.9

2.3

23.3

15.6

43.2*

21.4

需求反应

寻找亲人朋友帮助

36.8*

20.2

54.8

45.6

88.9*

72.4

寻找老师帮助

63.2*

79.8

45.2

54.4

11.1*

27.6

无需求

0

0

0

0

0

0

情绪反应

0

0

0

0

12.5

5.9

忧郁

32.5

21.4

50.3

41.6

85.6

89.6

恐惧

67.5

78.6

49.7

58.4

1.9

4.5

注: 同一学龄阶段男生与女生比较,*

P<0.05。

灾后小学男生的需求反应与女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学男生的应急反应与女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男生的应急反应和需求反应与女学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1.2

不同学龄学生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反应、交往心理和行为反应情况(表2)

灾后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反应、交往心理和行为反应与小学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表2

自然灾害对青少年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反应、交往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反应类别

小学

(%)

中学(%)

大学(%)

生理反应

5.6

16.4*

68.7**

适应能力

9.5

36.7*

68.9**

认知反应

89.6

68.3*

23.8**

交往心理

25.3

56.8*

92.7**

行为反应

36.9

78.9**

53.6*

注:与小学生比较,

* P<0.05,** P<0.01。

2.2 自然灾害后学生心理转变过程(表3)

表3可见,灾后学生的情绪由当时的害怕、恐惧逐渐转变为乐观、自信;认知方面由绝望逐渐转变为正确思维、感激社会;行为方面由当时想逃跑、寻找亲人逐渐转变为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表3

灾害后学生心理转变过程有关表现分布(%)

范畴

心理反应

灾害时

灾害后

干预后

情绪表现

害怕、恐惧、无助

92.8

80.6*

12.4**

忧郁、恐惧、担心、紧张、好奇

5.1

12.8

24.3**

乐观、放松、自信

2.1

6.6

63.3**

认知表现

感觉完了

10.6

4.3

0*

压力、噩梦、期待回到学校

75.1

71.4

23.6**

正确思维、相信生命、感激社会和学校

14.3

24.3*

76.4**

行为表现

逃跑、寻找亲人

92.4

0**

0**

不愿离开亲人、想念老师、帮助别人

6.3

94.5**

12.3

积极学习、乐观面对人生和生活

1.3

5.5

87.7**

注:与灾害时比较,* P<0.05,** P<0.01。

2.3

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恢复影响因素分析(表4)

心理干预约1年后,对干预对象进行回访,结果家人伤亡严重的学生心理恢复时间长,恢复频率低;男生表示1~2年可以恢复的频率明显多于女生;大学生和中学生恢复频率明显高于小学生。

表4 亲人伤亡程度对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恢复的影响

影响因子

水平

心理恢复时间

恢复频率(%)

亲人伤亡

家人平安

几周

100

家人轻伤

1~2月

86.8

家人重伤

1~2年

68.9**

家人死亡

更长时间

43.3**

性别差异

1~2年

75.3

1~2年

42.8*

学龄阶段

小学

1~2年

8.6

中学

1~2年

45.4**

大学

1~2年

86.9**

注:家人死亡、重伤与家人平安比较,** P<0.01;女生与男生比较,*

P<0.05;大、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 P<0.01。

2.4 自然灾害后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效果分析(表5)

回访结果表明,小学生最好的心理干预模式是改善其人际交往,恢复率为76.5%;中学生改善人际交往和心理疏导都可使其心理恢复率达到42%~47%,与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干预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采用改善人际交往、心理疏导以及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3种干预模式均可达到心理恢复的效果。

表5

不同干预模式的心理恢复时间和恢复频率

干预模式

心理恢复时间

恢复频率(%)

小学

中学

大学

小学

中学

大学

改善人际交往

1~2月

1~2月

1~2月

76.5

46.3

34.5

心理疏导

1~2年

1~2月

1~2月

16.0*

42.6

28.1

生命教育

1~2年

1~2年

1~2月

7.5*

11.1*

37.4

注:与改善人际交往比较,*

P<0.05,**

P<0.01。

五、灾害心理干预模式的研究分析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给受灾者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创伤性心理反应是非常严重和普遍的。许多研究表明,灾害发生后,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们多少都有反应。这种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认识上,会感慨生命太脆弱,太不可控制;二是情绪上,灾害发生后,典型的情绪反应有震惊、恐惧、焦虑、无助、悲伤、愤怒等;三是在躯体反应上,比如出汗、腿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还有一些人会出现闪回反应,做恶梦、浮现灾害现场等。我们在雪灾后1-2周问卷调查了江西部分乡镇受灾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感觉不愉快最常见,依次是感觉不安、紧张或担忧、易受惊吓、易疲劳、易哭、睡眠差、缺乏乐趣、食欲差等。其中有至亲丧失的比例较高,可见丧失至亲是较大的精神创伤。如果对这些群体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当他们的心理负担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时, 就可能出现精神症状,

如焦虑、抑郁和自杀观念等。

国内外有关研究和经验表明,在灾后急性期内(1周内),救人生命、保障安全是心理支持的重点;前3个月是灾后冲击早期,情绪疏导和哀伤辅导是重点;而3个月之后的缓解期和恢复期,防范幸存者的自杀倾向则成为重点。唐山地震30

多年后,幸存者中仍有一部分存在创伤后精神障碍问题, 受灾时年龄越小者后来的心理问题越严重,所以早期心理干预尤其重要。McNally等也持同样观点,

认为早期心理干预可促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康复。

(一)国内成人灾后的心理干预方式

成人灾后的心理干预方式一般以单独面谈为主,集体治疗为辅;心理干预的方式可以采取倾听、支持、宣泄、共情、放松训练等心理咨询技术;必要时,适当给予一些药物,如抗焦虑、抑郁和改善睡眠药物。

如果灾民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可采用医疗服务、支持性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随访等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灾民进行治疗。

1、医疗服务

包括量血压、行体格检查,对一些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或者提出诊治建议。

2、支持性心理治疗

采用一对一的面谈,综合采用共情(倾听)10-20

min,解释2-5 min,支持、鼓励2-5 min,放松训练5-10 min,每日1次,每次30-40

min。

3、集体心理治疗

把十几个有同样心理问题的灾民编成小组,选出组长,由医务人员讲课,向他们介绍所患心理问题的病因、性质、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并对他们共同关心或存在的问题作出解答,要求灾民之间也要互相交流体验和解决方法,每3日1次,每次60

min。

4、药物治疗

对发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或合并有躯体疾病的灾民,适当给予一些药物,如抗焦虑、抑郁和改善睡眠药物,以及内、外科药物。

如果灾民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或合并有躯体疾病,那么可以使用“五位一体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治疗,一般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基本程序为营造安全氛围、引导宣泄情绪、辅导合理认知、教会调适放松、激励升华自我。

1、营造安全氛围

主要采取的是建立团队、确立目标、自我介绍、互动游戏、互相承诺等方法“安全导入”,让大家互相信任、互相接纳,减少防卫心理,由于有前期讲座的沟通,这一过程大约5-8

min。

2、引导宣泄情绪

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接纳情绪、共同倾诉、重点倾诉、畅谈分享、书写倾诉、社会支持等,目的是引导大家把前期救援工作中紧张、害怕、恐怖、自责、悲恸的情绪以及后来的劳累、烦躁、委屈、无奈等情绪宣泄出来。这一过程对于治疗人员来说比较痛苦,工作人员主要是认真倾听,适时引导,技术操作上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控制现场,及时、灵活地处理当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因为团体范围内宣泄毕竟局限于与缓解个体痛苦有关的情绪,不宜过于强烈或过深探索。这一过程时间长短取决于允许的时间范围。在宣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个体,以便在后续的团体活动中侧重解决或进行个别疏导;

如果说让灾民倾诉是“撕口子”,那么“辅导合理认知”以及后面的活动就是要把口子给缝上。

3、辅导合理认知

应用意义寻觅、认知调控、体验感悟、心理暗示、扔掉包袱、遵从指令等方法,使灾民在互动活动中自己感悟解决问题。

4、教会调适放松

教会调适放松是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所讲放松方法的具体实践。进行呼吸放松、渐进性肌肉放松、适度催眠等,体验和感受心理调适技能的效果和作用,并在日后自己学会应用。集体放松的效果非常好,绝大多数的灾民在5

min内就能睡着,

对由于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导致的睡眠障碍尤其有效。

5、激励升华自我

这一环节应用爱与感恩、责任承担、重塑自信、情感激励、榜样模仿、生命线等方法,使灾民对爱与感恩、责任、社会、部队、他人、自己、生命有了较深的感悟,最后能激励灾民有信心、有激情继续生活下去。

(二)国外成人灾后的心理干预方式

心理干预的目标是减少急性的、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的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国外的干预模式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将干预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与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严重突发事件应激报告模式(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

CISD这一模型共分7

个阶段进行干预,具体步骤是:(1)介绍,建立援助的信任氛围,寻求降低阻抗并激发求助者讨论敏感问题。(2)事实阶段,要求求助者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提供所发生事情的一些具体事实。(3)想法阶段,询问求助者事件发生后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将事实转向思想,开始将事件人格化,让情绪表露出来。(4)反应,依据现有信息,挖掘出求助者最痛苦的一部分经历,鼓励他们承认并表达出内心的情感。(5)症状阶段,要求求助者谈论自己在事件中的情感、行为、认知和躯体经历,使其对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6)教育阶段,强调这些反应非常符合严重压力下的症状,都是正常的,并提供一些如何促进整体健康的知识。(7)再进入阶段,结束援助并总结修改计划。Everly

等对CISD 模型的有效性作了元分析,发现结果支持这一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危机干预模型的观点。

2、Gilliland 和James

的六步法干预模式

Gilliland 和James 指出干预可遵循这6

个步骤进行:(1)确定问题,从求助者角度,确定和理解心理创伤问题,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2)保证求助者安全,把求助者对自我和他人的生理、心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3)给予支持,强调与求助者的沟通和交流,使求助者意识到干预者是完全可以信任的,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和帮助的人;(4)提出并验证变通的应对方式,让求助者认识到问题解决的多种方式和途径,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采用各种积极应对方式,使用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最终确定能有效处理其境遇的适当选择;(5)

制定计划,干预者要与求助者共同制定行动步骤来矫正求助者情绪的失衡状态;

(6)获得承诺,让求助者回顾有关计划和行动方案,并从求助者那里得到会明确按照计划行事的保证。

3、消融干预模式

消融干预模式分为6个阶段:(1)接触阶段,以非正式谈话形式开始,避免陈述一些使求助者感到难堪或人格受损的问题;(2)评估阶段,评估求助者从创伤情境转移出来的能力和意愿,逐渐转入正常的治疗谈话;(3)收集事实阶段,主要收集求助者是否曾暴露于有生命威胁的创伤情境、有无异乎寻常的经历及其他创伤性应激;(4)了解思维活动阶段,依据求助者已提供的描述性事实,以问题形式了解其在事件发生时脑子里联想的一些内容;(5)了解情感体验阶段,询问求助者情感体验,提问应谨慎,避免引发其他负性情绪体验;(6)支持、保证、提供信息阶段,此阶段实际上贯穿全程,通过积极倾听、给予信息支持和实际的措施,可帮助求助者应付由灾难事件导致的心理上的孤立、无助和失控情绪。

4、灾难后心理卫生工作模式

灾难后心理卫生工作模式旨在为幸存者、家庭、求助者及组织团体提供及时的、与灾后心理反应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卫生服务,可分为3

个阶段实施:(1)执行任务前,制定组织预案;通过演习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分担责任;减轻预期焦虑,建立团队自信心;负责人员给予参加任务人员充分的信任。(2)执行任务中,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与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2

小时,含休息和活动时间):尽可能使每位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都有同伴,通过他们共同承担工作量、解决问题、相互交流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保证工作人员在间歇时间与家人交流一二次;配置专业心理咨询师共同执行任务,间歇利用各种缓解压力的技术帮助工作人员适时减轻心理压力,还可适时安排减压、分享报告、危机干预等心理干预方法。(2)任务结束后,安排休息放松,尽快使工作人员在精神上从这次紧张性任务中解脱出来,如仍觉得乏力、消沉,负责人应安排其做适当调整,预防PTSD

的发生。

此外,Lindemann提出一个4阶段的干预模型,其主要任务分别是:(1)达到心理紊乱状态的平衡;(2)使短期治疗起作用;(3)促使当事人试图解决问题;(4)争取恢复平衡状况。O’Halloran则提出一个与Lindemann的4阶段论大致相同,但更为细致的7阶段干预模型。

二是将不同的干预模式、支持资源加以整合,具体包括如下几种模式:

1、不同干预模式的整合

Belkin等把诸多干预模式的策略、技术和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出三种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平衡模式适合于早期干预,其重点是稳定受害者的情绪,使他们重新获得创伤前的平衡状态。

2、不同支持资源的整合

North提出了教育、支持和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其目的在于人员资源有限时,通过训练团体领导、警察和牧师等提供最初的干预和减轻情感上痛苦的服务,从而使团体内的心理健康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Eaton提出了综合全面的干预系统,即灾害发生后建立电话危机服务、上访危机服务、移动危机服务、与危机暴发区保持联系以及严重突发事件的应激管理等,这5种形式的干预综合成一致的全面的干预系统。

三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应激情境作深度拓展,发挥干预的特异性效果,这就是特异性模式,特异性模式是对特殊人群和特殊情境的干预模式。Gordon探讨了对经历过灾难性事件的儿童的干预,应对措施包括:提供有关事件本身的信息,强化正经历的焦虑与恐惧的合理性,鼓励儿童在群体或个人场合表达出自身的情感(年幼的孩子主要通过画画或玩耍来表达),增强儿童个人和家庭的应对能力,提供具体的应对技巧以减轻应激反应。

(三)青少年学生灾后的心理发展阶段

很多研究表明,同样的灾难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要远远大于成人。孩子们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应对危机的方式单一。他们容易产生更大的问题,在心理上同样是“弱势群体”。因此,进一步探讨灾难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抚平孩子们心灵上的“灾害”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目前,灾后对于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和国内其他的研究表明,灾难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一般呈现出否认阶段、愤怒阶段、抑郁阶段、逐渐平复或产生障碍等四个阶段,同时伴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不良心理反应。

1、否认阶段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在面临灾难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包括亲人的离散、死亡、房屋的倒塌、自己心爱物品的损坏等都采取否认的态度。他们麻木、困惑,不承认现有事实,不相信眼前的一切。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感到无助,极度缺乏安全感,行为回避退缩。

2、愤怒阶段

当青少年学生不得不承认已有现实,清楚地认识到灾难已经发生及自己和家人所遭受的不幸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感。如情绪急躁、激动,有的甚至抓狂。他们会产生“这对我不公平”、“我为什么这么不幸”等想法,更有甚者会转化为痛恨。

3、抑郁阶段

强烈愤怒过后是深深的无助感与孤独感。青少年学生开始逐渐冷静下来,在这个阶段他们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问题。他们以消极的方式抵抗着这次灾难。青少年学生开始变得不爱说话,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会经常独自一人掉眼泪,并出现一系列生理问题,如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或经常做噩梦等。有的青少年学生会为自己没有救出其他的亲人或是同学而感到内疚,甚至出现“自闭”的现象。

4、逐渐平复或产生心理障碍阶段

在此阶段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在前三个阶段中小学生们自我心理调节和外界心理干预较好,青少年学生就会接受事实,并能够客观地认识这次危机,心理逐渐平复。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这类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会慢慢步入正轨。但如果前三个阶段进行得不好,有的孩子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精神障碍。最典型的反应是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也即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它能够诱发恐惧、无助或对损伤、死亡威胁反映出的恐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学生会在头脑中不断、反复地出现对地震的痛苦回忆。他们情感麻木、对人冷漠,对生活没有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并伴随着生理上的高度觉醒。

(四)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表现

灾后很多青少年学生在面对着被摧毁家园的惨景以及看到那些残缺不全、面目全非的亲人的身体时,很容易产生很多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如容易恶心呕吐、头昏脑涨、睡眠障碍、胸闷眩晕、浑身无力、视觉模糊等。在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不良的生理状态下,青少年学生较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认知障碍

青少年学生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是丧失了基本的思维和逻辑运算能力,注意力的广度和集中性减弱;对人对事易产生怀疑感,即使是对自己的亲人和尊敬信任的老师也不例外;解决问题和处理事件的能力下降;对平日熟悉的事物产生部分的遗忘;再认能力降低,不能客观理智地分析和对待现实事物。

2、情感障碍

青少年学生在情绪和情感上容易出现恐惧、内疚、焦虑、烦躁、抑郁、愤怒、冷漠、沮丧、无助、否认、麻木等心理与精神障碍。由于青少年学生年龄小、经历尚浅,因此还不能适当地发泄和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

3、行为障碍

青少年学生在行为障碍上的主要表现为自我监控能力下降、做事情易拖延,并产生退缩、逃避的行为。如灾后很多青少年学生会产生较强烈的厌学情绪,即使在学校,他们也不能专心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且一些以往很乖的青少年学生也会出现难管、不听话的现象,另外一些平时依赖性较强的青少年学生会出现退行现象。甚至有些问题较大的青少年学生会出现一些古怪的异常行为,对以往喜爱的事物不再感兴趣、说话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改变、攻击性行为增加等。

(五)儿童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对于儿童来说,引发PTSD的典型自然灾害主要有火灾、雪灾、台风、SARS或地震等)。Green等报告在Buffalo

Creek坝坍塌后2年,12-15岁的青少年PTSD的发生率为59.45%;Pynoos报告,亚美尼亚地震后1.5年,对231名8-16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PTSD发生率为69%;Garrison等报告,飓风袭击后1年,受灾青少年PTSD的发生率为5%;赵承智等的研究发现,地震后17个月,青少年PTSD发生率为9.4%;刘爱忠等对洪灾区7-15岁儿童进行PTSD鉴定,结果发现洪灾后PISD的检出率为17.7%。从现有文献看,地震后儿童PTSD的发生率不一致,而且差异很大。研究者认为除了文化背景的差异、研究时间不同、取样不同等因素外,还受创伤事件性质的影响。Willson提出10个具体的维度:对生命构成威胁的程度;亲人或其他重要方面丧失的程度;发生速度;创伤持续时间;是否被迫离开家人或家乡;创伤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发生时的暴露程度;在多大程度上目睹了死亡、濒死及毁灭;个人在创伤中的角色;各类组织和机构对事件的反应。

(六)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干预模式探析

1、完善灾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对于个体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支持系统对于灾后青少年学生能够有效应对压力、缓解悲观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个体能够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系统,就会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对于灾后青少年学生而言,社会支持是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其中,社会在灾后应该营造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社会成员能够更为便捷有效地帮助灾后青少年学生。亲人们应该学习和补充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灾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科学、健康地呵护和关爱灾后的孩子。学校是中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于提高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是有着重大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进一步增加其合力的作用,为灾后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提高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中小学灾后复课后,学校应该注意对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相关人才缺乏的学校,政府短期内应该及时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专家对普通教师进行培训辅导。但从长期来看,各个学校要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传授青少年学生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对有心理问题的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帮助,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量和评估,本着“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把握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另外,学校还应该针对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团体辅导。如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学生可进行游戏辅导,心理教师可以自然灾害为主题,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或者是写诗、作画。使孩子们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逐渐客观地认识自然灾害,摆脱对灾害的恐惧,并以此来寄托他们对失去的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们通过积极正确的渠道来宣泄情绪。对于较高年级的青少年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讲授心理学知识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以及有效应对挫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认知家庭作业来帮助灾后青少年学生认识并改善自身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使灾后青少年学生学会适当合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另外,还可以引导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个人特长,变压力为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能够更加自由快乐地成长。

3、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体干预

心理教师在对整个群体的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辅导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存在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必要时应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干预。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和次数的咨询辅导活动,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注,多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其进行无私的情绪支持,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在“一对一”的咨询过程中可以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采用一些咨询技术,如放松技术(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系统脱敏、“ABC”情绪疗法、认知重建法、空椅子技术以及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等。这些技术针对一般心理问题的解决非常有效。同时,这也要求心理健康教师要拥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有一般心理问题的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4.

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专业治疗和长期的追踪研究

对于严重心理和精神障碍的灾后青少年学生,学校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测量评估,给予其优先的帮助与救援,并对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支持和鼓励,同时也可采用前面介绍的咨询技术进行干预。但如果干预效果不明显,学校以及心理教师应及时对这些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转介,求助心理专家和心理治疗师来进行干预和治疗,千万不要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必要时可采用心理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如PTSD在临床上经常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并同时服用一些抗抑郁的药来减轻回避症状,改善焦虑、恐慌的状态。而且,因为对这样严重心理疾病的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应该对这些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的追踪治疗与研究,从根本上解决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自然灾害一定会结束,但它所带来的灾害却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并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平复。

(七)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具体心理干预策略

对于地震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可以结合面谈咨询和团体训练的方式。

1、面谈咨询

主要采用应激免疫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

应激免疫训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进入正式治疗做准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用简单的语言让灾后青少年学生能够理解她/他的恐惧和焦虑的来源,创伤性质和创伤后的反应等。第二步为教授步骤技巧(如放松技巧、呼吸技巧、角色扮演、想法停止、自我对话训练等)。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的认知模型相结合的基础上。治疗的目标是减少PTSD症状,发展积极的应对技能,增加个人的控制感和保持良好状态。所以,Perrin等提出了建立与家长、孩子的治疗联盟的方式,这也契合了父母与儿童治疗模式。具体的操作步骤:

(1)目标的设定。应该向父母和儿童提供关于创伤对个人各方面影响的信息,重点放在使儿童的反应正常化上。治疗目标应该是清楚的,而且是建立在心理干预老师、儿童、父母相互同意的基础上的。

(2)发展应付技能。训练儿童识别焦虑的原因以增加他们的控制和减少回避行为。然而,不应该在孩子相应的替代应付机制建立起来之前就鼓励孩子停止所有的回避策略。这个时候,应该教给孩子多种应付技能(例如放松、积极的自我对话、问题解决)。

(3)暴露。应用想象的或可视化的暴露来促进创伤记忆的情感平息。心理干预老师帮助孩子回忆创伤事件和重新经历所有相关的想法和情感,通过这种方式痛苦能被控制而不是被放大。这首先依赖于一个安全、信任环境的建立,在这个环境中,创伤事件能被回忆和讨论。心理干预老师必须准备询问孩子的创伤经历。年幼的青少年学生可能被要求画出他们的经历来促使情感平息,也可能使用游戏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运用游戏作为灾后青少年学生治疗的互动媒介似乎是最自然的一种方式。暴露很少能在规定的治疗时间内做完,因此研究认为长期的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暴露治疗时只需灾后青少年学生一人在场。最后,灾后青少年学生应该在暴露之前尽可能地放松。

(4)结束再干预。当治疗接近结束时,心理干预老师应该要求儿童确定在治疗中学到了什么和描述他们将怎样应付未来日子里出现的创伤唤起以及任何长期的影响。

2、团体训练

许多研究表明,灾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转变过程可以归纳为4个阶段:

阶段1:惊恐无助。表现在情绪上为沮丧;在认知上为信念受到挑战;在行为上为失去控制感。比如:自然灾害时的害怕恐惧、生命安全的威胁、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焦虑、慌乱的行为。

阶段2:儿童式早熟。灾后的生活使儿童体会到父母家庭的重要,学着独立自主,但仍带着儿童的纯真来看待生活的变化。对政府、亲人、朋友的帮助表现出感激,但危机感仍存在。

阶段3:摆脱负面情绪。通过心理重构,情绪得到放松,对自然灾害危机意识变得积极。

阶段4:心理转变和升华。表现为情绪上获得平静,认知上产生新的思维方式,自我效能提高。比如:通过回忆灾害中人们的相互帮助,政府、社会的大力援助,更深刻的感知到自然灾害的正面意义,积极对待自然灾害后的重建事宜和今后的学习生活。

当较多灾后青少年学生遭遇创伤时,常使用团体的治疗方法。与遭遇相同或相似经历的同伴共同分担体验可消除灾后青少年学生的疑虑,也为灾后青少年学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可识别出需要个体强化帮助的灾后青少年学生。团体治疗也有不利因素,因为并非所有灾后青少年学生都在集体中感到轻松自在,在团体治疗中有可能通过对自己或别人经历的再次体验,而有使灾后青少年学生再受创伤的潜在危险,一些儿童有可能产生愤怒和攻击言行。所以我们针对具体实践效果提出以下3种具体干预模式:

(1)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法,又称宣泄法,即使心态失衡的儿童把心中的苦闷或思想矛盾倾诉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Clark指出,用解释悲伤的过程来支持儿童,聆听其对灾难的叙述及接受其震惊的反应(如怀疑、生气与忧郁),同时给予澄清,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和压力,如“你体验到失落了某样东西,你有那么强的感觉也是正常的”、“你有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和“你的反应是正常的,并没有过度”。

心理疏导被广泛认为是早期介入受灾者处理的一种主要形式。使用心理疏导法,首先要重在引导儿童宣泄出他们受压抑的情绪,只有借此释放出自然灾害造成的恐惧、害怕等情绪,才能消除过度的应激反应。心理疏导,可以使心理干预老师与灾后青少年学生彼此分享,而得到情绪上的支持,通过讨论一些实际的信息和恢复方法,使他们产生心理重构的认同,激发自己面对灾害的新思维。

(2)改善人际关系。可以组织灾后青少年学生参加一些适合于他们年龄段的团体活动,如做游戏、画画、演讲、球类运动等。不论是谁,要直接去描述痛苦的回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远不如成人,使用活动为媒介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帮助灾后青少年学生借由活动来回溯,且不易引起自我防御,在安全的气氛下探索受创的心灵并能深入的表达出情绪,获得宣泄。

(3)生命教育或死亡教育。自然灾害让青少年触及到死亡议题,他们无法接受也无法否认自己的死亡,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联想和担忧,所以生命教育不应忽略,而也是重要的心理重构步骤之一。让个体由此发现生命的意义,透过社会支持与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新的联结,超越不安与恐惧。以生命教育的实施为重点,让灾后青少年学生学习了解死亡,分享讨论其感受,杜绝不切实际的担忧和幻想。只有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更积极的生活下去。

(七)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

1、加强学校心理干预老师的专业培训

进行心理干预工作的学校老师必须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具有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知识,可以对灾后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创伤干预。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学校心理干预教师的数据库,在灾害或重大事故发生时,尽快从中根据需要抽调人员组成心理干预队伍。

2、健全学校心理干预体系

从国外的干预经验来看,心理干预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包括事前的预防、事中的干预以及事后经验教的总结。事前的预防包括机构设置、学校心理干预教师的培训以及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等;事中的干预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心理援助;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系统中每一个阶段都紧密相连,不可或缺。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学校心理干预体系适应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并且不断的完善。

3、建立学校心理创伤干预工作的长效机制

灾后PTSD经常会潜伏几年甚至更长才爆发出来。如一项追踪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的PTSD发生率在灾难发生3个月后为10.2%,2年后为1.8%。因此心学校理干预的过程应贯穿整个突发事件的始终,并且在灾害发生后持续存在。

六、结论

1、自然灾害发生时青少年的应急反应随性别和年龄而异,其中女生和小学生能够采取正确方式的人较少。同时灾后青少年普遍出现了心理需求倾向,而且随着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心理需求结构也不一。在情绪反应方面,自然灾害后所有青少年学生均出现恐惧和悲伤的情绪,年龄越小,情绪表现主要是恐惧多于悲伤;随着年龄增大,大多数学生的情绪则处于忧郁状态,而且女生灾后的恐惧感大于男生。家人出现伤亡,家庭蒙受经济损失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性疾病和适应能力异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这与杨艳杰等[7]对地震后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

2、大部分学生对于亲历的自然灾害需要经历1~2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从忧郁和恐惧的心情中好转起来,不愿意回忆过去,而且灾害心理的变化过程因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损失情况和亲人伤亡程度等不同,表明灾后青少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这与张克让等[8]对SARS的研究结果一致。

3、有研究表明,采取心理卫生教育、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放松技术等,特别是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可提高自我和谐的程度和人际交往的能力[9]。本研究也表明,心理干预对灾后青少年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具有明显影响。灾后青少年的心理转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害怕恐惧、忧郁担心、心理重建和心理稳定。这与李磊琼[10]对地震后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也表明,干预对象的年龄和教育水平不同,其适合的干预模式也不同。所以在灾后救援中我们应该根据干预对象实施不同的干预模式,以达到预期目的。

七、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

Matthieu M, Ivanoff A. Using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theories in clinical

practice: Assessments of coping strategies after disasters [J]. Brief Treatmen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2006, 6: 337-348.

[2]

陈静,杨旭光,王静爱.巨灾后幸存者心理恢复力初步探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1):86-91.

[3]

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等.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1):153-158.

[4]

肖旻婵.运用ACT危机干预模式进行震后心理危机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4:4-6.

[5]

扶长青.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1-4.

[6]

刘斌志.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及疏导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 (10):1153-1154.

[7]

杨艳杰,乔正学,邱晓惠,等.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512-1513.

[8]

张克让,徐勇,杨红,等.SARS患者、医务人员及疫区公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4):358-360.

[9]

甘景梨,高存友,杨代德,等.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应激时生理指标和体能成绩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67.

[10]李磊琼.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26-528.

[11]

Solomon RM.Utilization of EMDR in crisis intervention[J].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im Limited Treatment ,1998 ,4 (2) :239-246.

[12] Everly GS.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An over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1999 ,1 (1) :3-7.

[13] Everly G S , Boyle S H.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 : A meta -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1999 ,1 (3) :165-168.

[14] Lindemann E. The meaning of crisis

in individual and family[J].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56 ,57 :310.

[15]

O’Halloran M S, Copeland E P. Crisis intervention with early adolescents who

have suffered a significant loss[A]. In : A R Roberts ed. Crisis Intervention

Handbook : Assessment ,Treatment , and Research (2nd ed. ) .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101-130.

[16] Belkin GS. 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

Dubuque[J], LA: William C. Brown , 1984 :20-80.

[17] North C S, Hong B A.

Project CREST: A new model for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after a community

disaster[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0 ,90 (7) :1057-1058.

[18]

Eaton YM, Ertl B. The comprehensive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of Community

Integration, Inc. Crisis Services[A]. In: A R Roberts ed. Crisis Intervention

Handbook : Assessment , Treatment , and Research (2nd ed. ) .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373-388.

[19] Gordon N S, et al. Children and

Disasters. The Series in Trauma and Loss. Philadelphia[J]. PA: BrunnerPMazel ,

1999 :194.

[20] Huleatt WJ, et al. Pentagon family assistance center

inter-agency mental health collaboration and response[J]. Military Medicine ,

2002 , 167 : 68-70.

[21] Pynoos R S, Goenjian A , Tashjian M, et al. post -

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in children after 1988 Armenian earthquake in

Armenia[J]. J AM Psychiatry, 1994, 151 :895-901.

[22] Green B L,Lindy J D,

GraeeM C, et al. Chronic poa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iagnostic

comorbidity in a disaster samp le[J]. NervMentDis, 1992, 180: 760-766.

[23]

Pynoos R S, Coenjian A, TashjianM,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in

children after the1988 Armenian ealthquake in Armenia[J]. Am Psychiatry, 1994,

151: 895-901.

[24] Garrison CZ,Bryant,Addy CL, et al. Posttraurnatic Stress

disorder in adoleseents after hurricane Andrew[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1995, 34: 1193-1201.

[25]

赵丞智,李俊福,王明山.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PTSD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45-147.

[26]

刘爱忠,谭红专,周价.洪灾区儿童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47-449.

[27] Qouta S,

Punamaki R L, Sarraj E E.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ts of PTSD among Palestinian

children exposed tomilitary violence. European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J]. 2003, 12: 265-272.

[28]

久留一郎,饼原尚子,大平落明美,儿玉と山.鹿儿岛县西北部地震后的心理学研究(Ⅷ)—青少年儿童在灾后2年间PTSD的发生率[A].鹿儿岛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2000(51):101,105-110.

[29]

汪向东,高岚.灾害后的精神及行为障碍[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3):186-188.

[30]

久留一郎,罗丹.灾难受害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79-82.

[31]

李成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干预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6,6(72):88-81.

[32] Coffman S.

Children’s reactions to disaster [J]. Journalof Pediatric Nursing, 1998, 13 (6):

376-382.

[33] Kop lewicz H S,Vogel J M, SolantoM V,Morrissey R F, Alonso C M,

Abikoff H. College Students’ PTSD Symptoms, Cop ing, and Perceived Benefits

Following Media Exposure to 9 /11[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sychotherapy,

2003, 18 (1) : 49-64.

[34] McDermott B M, Palmer L J. Post - disaster service

provision following p roa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distress and dep ression [J].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9, 33 (6) : 855-863.

[35] Pfferbaum B, Sconzo G M, Flynn B W,

kearns L J, DoughtyD E, Gurwitch R H,Nixon S J,Nawaz S. Case finding and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childre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J].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and Research, 2003, 30(2) :

215-227.

[36] Stuber J, Fairbrother G, Galea S, Pfefferbaum

B,Wilson-Genderson M, Vlahov D. Determinants of counseling for children

inManhattan after the Sep tember 11 attacks[J]. Psychiatric Services, 2002, 53

(7) : 815- 822.

[37] Jones R T, Ribbe D P, Cunningham P B,Weddle J D,Langley

A K.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fire disaster o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J].

Behavior Modification, 2002, 26 (2): 163-186.

[38] Perrin S, Smith P, Yule W.

Practitioner review: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post -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Child Psycho Psy2chiat, 2000, 41 (3):

277-289

[39] Pynoos R, Eth S. Witness to violence: the child interview [J].

Journal of theAmerican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 1986, 25:

306-319.

[40] Misch P, Phillip sM, Evans P, et al. Trauma in preschool

children: a clinical account [J]. Association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Occasional Papers. 1993,

8:1118.

(由于篇幅关系所有参考文献不能一一列出,特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谢意并敬请谅解!)。

八、课题主要观点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成果在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观点:

1、自然灾害对青少年应急反应、需求倾向、心理情绪、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反应、交往心理和行为反应均造成一定伤害,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自然灾害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2、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恢复影响因子主要有:亲人伤亡程度、性别差异和发育阶段;

3、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心理转变过程大致为:害怕恐惧→忧郁担心→心理重建→心理稳定;

4、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效果随年龄和教育水平而异,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心理干预模式是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即改善其人际交往;对于中学生而言,最好的心理干预模式是改善人际交往和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大学生,三种干预模式即改善人际交往、心理疏导以及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均可达到心理恢复的预期效果。

九、研究成果的特色

1、选题新颖,具有针对性。以往类似研究对象少有关于青少年的,有关青少年经历灾难心理转变过程的质的研究和灾后心理干预更是鲜有。我们所开展的课题是《青少年学生灾害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与干预模式研究》,分析了青少年灾后的一系列情绪反应及其认知行为,归纳了青少年灾后的心理转变过程,从人际交往、心理疏导和生命教育三方面进行心理干预,探讨了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干预模式,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

2、研究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自然灾害造成心理伤害情况、不同学龄学生灾后生理反应、适应能力、认知反应、交往心理和行为反应情况、自然灾害后学生心理转变过程、灾后青少年学生心理恢复影响因素分析、自然灾害后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效果分析”等,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

十、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效益

本课题研究所形成的成果(期刊论文)《青少年灾后心理应激障碍与干预模式研究》在2008全国中文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教育理论核心期刊和中国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第25卷第7期上发表。文中所提出的“自然灾害与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的关系及干预模式的途径和效果”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供同行参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省建立灾后青少年科学的心理干预模式和灾后青少年心理干预模式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课题|德育|教育|不详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