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经济生活备考专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后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在于推进“六个体系”的建设,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原因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符合我国发展的客观趋势。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发生重大变化,在继续保持生产力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更加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表现如下:

——在产业结构上,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升级。

比如,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将逐步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比达到52.9%,预计到2020年有可能接近或达到6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在服务型经济比重不断提升的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助推产业变革的新动能。

——在产品结构上,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比如,在产品质量上,国产工业产品将加快摆脱“山寨货”的标签,成为高端大气精细的“大国工匠”之作。

——在经济效益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转变。比如,过去几年,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6年,我国创新指数名列全球第25位,比2012年提高9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首位,大幅领先其他金砖国家。创新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在某些领域开始从模仿性、跟随型技术创新走向原发性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使得我国将加快改变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更多地走向效率型增长,经济效益将有明显改善。

——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升级。

估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将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

——城镇化结构正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升级。

预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6年的57.35%提高到60%以上。同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加快推进,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将逐步缩小,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融入城镇。此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将呈现融合并进的态势。

——在生态环境上,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比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日子将越来越多。

3、国际国内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国际市场环境发生复杂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同时,也强调“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逆潮出现并且在某些地区形成一定趋势,给我国外部环境带来严峻挑战;同时,全球自由贸易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势。两股力量的博弈,在短期将形成国际市场环境的某些波动甚至震荡。

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我国发展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比如,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不断增长,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把污染防治作为未来五年三大攻坚战之一。企业的环保成本势必内部化,依赖低环保成本发展的道路难以持续。这表明,与过去40年相比,新时代的国内发展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举措

从我国实际经济生活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创新为战略支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决定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而且将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举措如下:

1、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

2、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

3、完善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手段)

4、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5、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保障)

6、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快推进,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大、智、云、移、物等领域,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再推出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将为我国中长期发展释放重要的内生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从根本上讲要靠创新,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条件不断变化新形势下,《决定》突出强调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4个方面的重大制度支撑,指明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点和方向。

第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有较强的外溢影响,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发挥好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当前,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前兆,物质构造、意识本质、宇宙演化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信息、生物、能源、材料、海洋、空间等应用科学领域不断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特别是在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和先机,必须要从基础领域做起,从创新链的最前端做起。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增加财政稳定性支持比重,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二、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这是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强化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支撑作用的关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企业和市场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实施、成果转化评价等各环节发挥主体和导向作用。

第三、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大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有需求、缺供给”的突出矛盾,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水平,持续释放巨大内需增长潜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已经标志着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开始,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已经由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所取代。只有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生产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作用,才能真正消除经济下行的压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水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要素自由流动。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有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合,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实现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市场体系。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监督引导调节作用,通过宏观经济调节、弥补市场失灵以及公共品供给来发挥政府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通过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结合,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新动能。

这是未来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期增长来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保持稳定的全要素生产率。过去的增长靠大规模的投入、大规模的产出、超大规模的供给来推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数量扩张;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密度、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以此来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快提升劳动生产率,尽快弥补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差距;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培育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增长效率的提升。在效率提升过程中,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经济层面,现在经济系统为什么增长效率不高,就是因为仍有大量的资源错配问题,特别是偏离服务实体经济、房地产资源错配等。【坚持处理好制造业与房地产的关系。房地产市场过度扩张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抑制作用:一是房地产市场吸引了过多的社会资金,导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入不足;二是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大幅高于制造业部门,扭曲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了制造业企业的市场预期;三是房地产市场大量拉动钢材、水泥等中低端产品需求和传统制造业发展,影响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党中央提出的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防范金融风险的正确选择,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不动摇,并在因城施策条件下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引导,切实改变房地产一业独大并扭曲市场资源配置的格局,使资金流向有利于支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要通过体制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结构性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既是中国经济维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质量的速度与GDP增长并不矛盾。

第二、推进新技术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供给新动能。

要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和新应用带来的新产业、新供给,形成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发展模式。这一点和以往的发展模式不太一样。过去的发展特别是市场化改革以来,主要根据需求导向原则,老百姓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是一种需求带动供给的创新发展思路。现在,我们倡导供给创造需求,通过新供给、新产业、新技术来创造和带动新需求。

例如,早期的苹果手机就是典型的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今天则是华为及其他一拨一拨新产品、新技术,带动了市场的消费热点。这就是为什么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抓创新就是抓新动能。

第三,加快人力资本投入开发,培育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新动能。

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新动能。要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转型的趋势,加快教育结构性改革与升级,以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好、更合适的创新人才要素。通过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为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奠定基础。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消费新动能。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处于快速的消费结构升级和演变时期。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90后”“0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他们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力量、新的消费主体。

与以往不同,新一代消费群体实际上需要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和公共性消费同时形成。从供给层面来看,就是要充分利用消费结构的改变给经济增长带来新潜力、新机遇,发挥新消费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作用。

第五,拓展新商业模式,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平台经济新动能。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新商业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平台性供给创造了平台性消费和商业模式。这种平台性商业模式与巨大的人口规模、市场规模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巨大的发展势能和动能。

同时,也要加快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推动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使其真正成为有效需求的拉动者;加快发展服务经济、休闲经济、健康经济等经济形态。要通过体制改革真正解决“有钱”与“有闲”的关系问题,为发展服务经济奠定时间基础和收入基础。

(五)、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制度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紧紧抓住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要关键点,大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最新概括和最新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合。这几项经济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这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释放了经济发展新活力,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一制度在“量”上保持了公有资产的优势,在“质”上强化了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控制力,实现了质和量的结合。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同配合,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经济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有制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并存又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这一分配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确保了这一分配制度的长期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对缩小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提高劳动者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分配制度健全了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了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可以合理调节城乡、区域、群体间分配关系,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强市场、强政府和强企业的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的范围,这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作用以及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认识的深化,向全世界表明了未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不变。

(六)、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实行创新驱动的发展(注意这个命题方向),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迫切需要更大程度引入国际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机会,迫切需要以更强力度拓展国际人才、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练习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28日,发改委等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扩大升级信息消费。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应用将不再只是手机,它将面向VR/AR、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诸多方面。据测算,我国5G商用前五年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将超过10万亿元,经济增加值将超过3万亿元,直接新增就业岗位将超过300万个。5G技术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前沿技术,它带来的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将开启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专家表示,5G大规模商用还面临着许多“拦路虎”。一是目前在研的5G手机性能并不稳定,5G手机的功耗高,要求最先进的芯片处理技术,5GMIMO(大规模天线)系统的设计,信号完整性、热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仍然没有被彻底解决;二是5G网络投资巨大,建设周期比较长;三是国际竞争极其激烈,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5G商业化的所有环节。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科技创新、5G商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政府推动加快5G商用步伐提两条合理性建议。

[解析] 本题有两问:一是结合材料,说明5G商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关键信息:“5G技术将开启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提出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最后还可从推动先进制造业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来回答5G商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意义。二是就政府推动加快5G商用步伐,提两条合理性建议,本题属于建议类主观题,本题的主体是政府,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专家指出的5G大规模商用还面临着许多“拦路虎”并运用科学宏观调控的知识来提出针对性建议。

[答案] (1)①推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优势。②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业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③使生产与消费更有效对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消费升级。④推动先进制造业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①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资本、技术、人才资源向5G产业集聚。②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政企共同施力,解决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③运用财税、信贷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5G终端设备等技术难题。④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国家技术交流与合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经济|复习|生活|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