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新课标经济部分的课程特点及应用要领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强调课程目标的完整性、过程性和针对性

目标特点阐释(从新旧课标目标对比)

先看:

【案例展示与分析1】96年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对本课程的总目标、《经济常识》的教学目标及其章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的目标的设计和规定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经济常识》的教学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与公民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概况;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作出贡献的志向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的分目标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市场的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按经营内容、所有制性质、规模和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不同类型。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市场中依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识记:

1 市场主体的基本含义。

2、 企业的基本含义。

3、 企业的分类。

4、 股份公司和股票、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基本含义。

理解:

1、阐释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经济效益。

2、阐释企业依法竞争,优胜劣汰。

运用:

1、结合我国国家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事例,分析说明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2、根据我国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说明加强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思考与评析:96年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对本课程的总目标、《经济常识》的教学目标及其章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的目标的设计和规定,有什么特点和缺陷?

再看04年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对相关内容目标的设计:

【案例展示与分析2】04年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经济生活》模块的课程目标和《投资与创业》的分目标的设计和规定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总目标: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类目标

知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能力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

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

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经济生活模块的课程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投资与创业》的分目标:

二、投资与创业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1 银行贷款与储蓄的计算;购买保险、债券、股票的回报与风险;利润、利息、股息的产生。

¨1 不同¨2 的投资行为,¨3 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4 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1 模仿:制订一项家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

2.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1 图解: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异同¨2

¨1 依法注册公司的基本条件;破产、兼并与联合等现象反映公司的发展状况。

¨1 经营表现:正面的事例如加强管理,¨2 降低成本,¨3 重视研发,¨4 创立品牌;反面的事例如假冒伪劣,¨5 商业欺诈等。

2.6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1 一定数量劳动者的失业,¨2 在经济发展中是难免的。

¨1 讨论:有活没人干,¨2 有人没活干的现象,¨3 认同¨4 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

¨1 讲演: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应有的素质。

¨2 活动:采集就业信息,¨3 调查市场需求,¨4 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评析:

(二)应用要领和注意事项

【案例展示与分析3】(李天杼.《政治课教学》,2004(5))《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的教学目标设计评析

(1)知识目标: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科学表述;了解国企改革的方向、实质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对教师给予出的有关国企数据表格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搜集长虹的有关资料并作国际化分析,提高学生生成性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长虹性质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国企改革的介绍,培养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的分析,增进学生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对长虹国际化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其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的高尚道德情操。

(学员讨论评析)

归纳:这一教学目标设计虽然还存在一些教学目标设计旧思想的痕迹,但基本贯彻了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目标内容全面、指向明确,预设与生成、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突出情感价值观,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理念。

注意点:(1)(2)(3)(4)

二、课程内容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融合和思想观点的统领,并兼顾了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

(一)《经济生活》内容结构的内在性解读

经济生活模块分为四个主题,以生产为主线,按照为什么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的逻辑顺序建构。

课程主题

生活与消费

投资与创业

收入与分配

面对市场经济

生活主题

生活的体验

生活的创造

生活的规划

生活的舞台

学科知识

为何生产

谁来生产

为谁生产

怎样生产

价值观

消费者

创业者

管理者

建设者

生活与消费。从学生当前的、身边的经济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出发,来阐述理论知识,回答的是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问题,包括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常见的信用工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消费的观念和行为等,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投资与创业。在前一主题从学生的经济生活入手的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包括从银行储蓄、购买商业保险、债券、股票,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等方面阐明投资的意义,从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方面了解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以及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收入与分配。实际上分为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两个层次。使学生知道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了解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及支出,关注政府财政支持的项目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面对市场经济。主要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特别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的对外开放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体制背景和制度保障,进而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课程内容组织要求和建构方法的特点

请看案例并讨论新、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求和建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案例展示与分析4】新、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求和建构方法之比较

【表1】96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货币的组织要求和建构方法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出来,固定

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识记:

1 货币的职能。

2 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的名3 称。

理解:

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运用:

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表2】04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生活与消费的组织要求和建构方法

消费与生活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1.1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1 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2 说明货币的作用。

¨1 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2 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

¨3 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

¨4 讨论:金钱万¨5 吗?

1.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而¨2 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生产、地域、时间、文化等。

¨1 撰文:街头广告面面观

¨1 讨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的涵义。

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消费心理,¨2 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消费行为,¨3 租赁消费”“贷款消费等。

¨4 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5 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6 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比较与点评:

应要领和注意事项

1、经济生活和经济常识教学,必须坚持经济学原理与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江苏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的融合,要渗透江苏省情省策、江苏经济特点和发展战略的教育,加强江苏学生的经济生活参与能力培养和经济品质教育。

【案例展示与分析5】探究下列生活现象蕴涵的经济学道理,并用这些经济学道理就这三则材料所揭示的经济生活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活现象一:20002005年江苏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变动曲线图

生活现象二:由19852005的20年,随着经济发展,江苏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每10年跨出一大步。从普及率看,洗衣机的48%上升到98.9%,电冰箱由6%到90.9%,彩电由9%到145.4%;最近的5年间,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从10.7%和25.5%上升到31.7%和105.9%,分别增长近3倍和4倍。在江苏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日趋多样化。城市消费热点不再集中于某个单一商品,而向住宅、汽车、教育、旅游等多方面发展。尤其是与IT产业相关的消费在近期内增长非常明显。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截至05年6月底,江苏城镇居民家庭百户电脑拥有量为42台,比2004年底增加了10.3台。有39.4%的家庭拥有电脑。在拥有电脑的城镇居民家庭中,有48.4%的家庭接入互联网。这极大地推动了IT产业的腾飞,使江苏规模以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由2000年的587家增加到2004年的1147家,4年内翻了近一倍;同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剔除物价因素增长3.2倍。

生活现象三:19952004年江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

项目

消费结构(%)

1995年

2000年

2004

消费支出

100.0

100.0

100.0

食品

51.9

41.1

40.0

衣着

12.8

9.2

8.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6

10.7

6.7

医疗保健

2.0

5.5

6.8

交通和通信

4.7

7.4

10.4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7.8

12.6

14.1

居住

7.3

8.2

10.3

杂项商品和服务

4.0

5.2

3.4

注:本表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整理。国别后括号内数据为200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案例展示与分析6】生活与消费为主题,建构学科知识与生活特别是学生生活整合的融合式新型综合课程

展示材料

材料一:江苏南京市某校高一智多星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中学生消费现状》为题,利用校园网在校内展开调查。一周内有1238名学生跟帖做了选择,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在月消费情况调查中,约有40%学生的零花钱消费在200300元之间,30%学生在400元以上。在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零食和街头小吃、小礼品、通讯。

材料二:中国居民的负债消费,将是继企业负债经营后的又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王某和叶某是一对刚结婚不久的年轻小夫妻,两人月工资4200元,银行存款5万元,但他们却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75万元的房子,一辆12万的轿车。许多青年人与王某、叶某一样,买房、买车一步到位。据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统计显示,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高于欧美家庭。

探究共享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生活现象看,江苏南京某校中学生和我国年轻夫妇王某和叶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什么特点?(生生、师生讨论)

※自学自探:学生自学教材消费及其类型一框,并运用教材关于收入与消费水平、消费类型、消费结构的知识和原理评价江苏南京某校中学生和我国年轻一代王某和叶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点评与精讲:(略)得出结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要以思想观点为统领和生活主题为集点,统合知识点,统整学科知识与生活,并用知识点和生活经验支撑思想政治观点,加强思想教育。

【案例展示与分析】《经济生活》是如何思想观点统合知识点,统整学科知识与生活,并用知识点和生活经验支撑思想政治观点,加强思想教育的?

3、组织教学内容要有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整体视野

三、课程学习方式突出实践、体验和探究,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互补整合

课程学习方式特点阐释

【案例展示与分析】以江苏富民强省战略为主题,建构多种学习方式融合的新型综合课程

展示生活现象

生活现象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但其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收入水平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广东、浙江有较大差距,并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同时居民的收入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显著2004年,全省城乡年人均收入的差距为5728元,比上年增加705元,57.6%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平均水平之下;在地区之间,苏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14元,分别高出苏中、苏北2319、33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44元,分别是苏中、苏北的1.4倍、1.7倍。有鉴于经济大省地位与老百姓富裕程度不高的悖论,江苏省委省政府于20世纪末提出了强省富民的口号,开始对富民问题有所重视。在新世纪初,省委省政府又将原来的强省富民发展思路改成富民强省的新发展思路,认为强省必须建立在富民的基础之上。

生活现象2:20002005年江苏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变动曲线图

生活现象3: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投资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呈现出投资率逐步上升,最终消费率相应下降的格局。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979-2004年平均为45.554.5,其中 十五前四年52.347.7。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2年,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80.1%,低收入国家为80.7%,中等收入国家74.3%,高收入国家为81.0%,而同年江苏消费率仅为45.2%。与江苏人均收入(2500美元)相当的部分国家的情况如下:

1990

1999

2000

2001

2002

泰国
()

投资率

41.4

20.5

22.8

24.1

23.9

消费率

66.0

67.4

67.3

68.3

67.7

土耳其()

投资率

24.4

23.4

24.5

16.8

16.3

消费率

79.6

87.4

85.6

86.3

84.0

南非
()

投资率

17.2

15.9

15.6

15.1

15.8

消费率

77.0

81.6

81.4

80.8

81.4

巴西
()

投资率

-

20.4

21.5

21.2

20.3

消费率

-

81.1

80.0

79.8

77.6

俄罗斯
()

投资率

33.3

14.8

18.7

22.0

21.1

消费率

66.7

68.1

61.3

65.2

68.1

  注:本表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整理。国别后括号内数据为200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探究共享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下列问题:

★生活现象1、2、3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内在关系?

教师精讲:点评和归纳学生的讨论发言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阐释本主题关涉的基本理论常识,并从生活出发围绕主题,运用经济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说明问题。

点评和归纳(略)

精讲(略)

活动体验与综合探究:收集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富民强省”“富民优先战略方针的背景资料;调查江苏为推进富民强省”“富民优先 战略方针而采取的相关措施;分组讨论,提出富民强省的对策建议;撰写小组研究报告,提炼小组的对策建议,并综合运用本课程的不同学科知识对最终形成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和分析说明;举行报告会或出墙报,进行成果展示、交流与共享活动。

应用要领和注意的事项

四、在课程形态上,强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融合

课程形态特点阐释

(二)应用要领和注意的事项

要转变教材分析的重心

【案例展示与分析】《经济生活》财政的巨大作用的教材设计与分析

集中力量办大事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了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兴办许多年想办而无力办的事。

2001年6月开工建设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

工期6年,总投资262亿,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这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

○国家修建青藏铁路的资金属于国家财政的哪项支出?

○你还知道哪些在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

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1997年,我国出现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走低、企业利润下降等现象。

从1998年开始,国家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投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连续5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

○上例中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什么?

○国家能不能长期利用增发国债的方法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的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人民生活有保障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国家具有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防御外敌入侵的职能。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的支出,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2003年春季,非典疫情突如其来,政府每日通报疫情,花巨资实施严格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社会生产和生活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国家为什么要花世资防治突如其来的灾害?

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必须提供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靠国家财政的支持。

相 关 链 接 …………………………………………………………………

2003年8月1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财政部等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必须把救助管理机构经费和专项救助经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于救助任务重、同级财政部门安排经费有困难的地方,由省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偿。

…………………………………………………………………………………………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评析:

2、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现场操作既要充分发挥教材在课程建构与实施方式方面的引领作用,中又要针对教材的缺陷,加以改进和完善。

3、创新新型融课程,依托《经济生活》强化学生现代经济生活参与能力培养。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