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抓准方向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2005年高考的硝烟早已散去,而人们的高考试题的评析却绵绵不绝,且褒贬不一,就2005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来看,笔者认为,与2004年相比,在题型、难度、江苏特色方面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性,较好地体现了现行课程标准,同时又有突破、创新。其突破、创新在于试题的立意、构思较高,较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内容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课改的方向,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性研究,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并突出能力考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方向。因而,总体说来,2005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不失为近年来一份高质量的高考政治试卷,更为可贵的是,它给我们高三政治课复习教学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抓准方向,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一、抓准方向

所谓抓准方向,是指复习的指导思想、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练习设计要尽可能地与高考政治试题的要求相接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到最佳复习效果。否则,南辕北辙,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1.钻研《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领会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高考政治的知识目标作了详细的、具体的规定,是复习、考试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时,必须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研究例题,把握命题特点和规律,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将《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加以认真比较,找出其一致点,引起高度重要,发现其相异点,要妥善处理。并以《考试大纲》为准;要将《考试大纲》与教材加以细细对照,明确每一个考点,指导学生在教材上做好标记,做到心中有数;要将考点按知识和能力进行分类,并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五项能力要求同学生的能力现状加以对照,针对学生能力现状分层次要求和训练,做到因材施教;要将考点和题型相结合,对各考点大致可能及可以采取什么题型作出科学的预测并贯穿于复习教学的全过程。

2.分析研究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尤其是近二年来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特点,命题要求,预测命题的发展趋势。研究各种政治教学报刊、杂志对当年高考政治试题的评析,同时独立自主地分析高考试题,抓到预测“感觉”;按知识点分题型将近三年来的高考考点排队,编出细目,掌握哪些内容常考,哪些内容还没有考;哪些内容新增,已考过的内容用什么题型,从什么角度考。通过分析,把握命题基本原则,筛选命题重点,科学地预测命题趋向。

3.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结合所学政治理论知识,紧紧抓住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迎着热点上。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编制并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以2005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为例:第1题,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2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3题,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第4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32题,抓住了房地产行业这一热点问题;第34题则抓住了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第39题,则是围绕“三农”问题这一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等,这些试题的编制紧紧抓住了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内重大时事。第6题,第28届雅典奥运会;第7题,联合国及安理会改革;第25题,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第38题,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北京宣言》等,同样紧紧抓住了一年来的国际重大时事。以上这一切,充分体现出高考政治试题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夯实基础

高考政治试题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能力考核,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恰恰相反,它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运用的具体表现,两者互为条件,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既谈不上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政治理论分析当今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政治现象,并揭示其本质。2005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尤其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8题考查了国家存在的最主要因素;第10题考查了人民代表的权利;第12题考查了发展的实质;第23题考查了我国债券的分类;第25题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34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等。因此,在复习时应着力打好基础,努力做到“四结合”、“四落实”。

1.“四结合”。即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整体性原则,采用图表等形式实现知识的点、线、面、体四结合,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构建基础知识的立体框架结构,使零碎的知识网络化,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具体的知识系统化,教育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住课本的知识结构,掌握大框架,高屋建瓴,并进一步把握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在知识体系的脉胳中,在政治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中理解和把握知识。

2.“四落实”。即通过双基训练,落实全、准、精、熟四字诀。全:即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在知识点上不留盲点,不留空白。具体可采用开列知识清单,排列知识细目表等方法来指导学生复习,并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以落到实处。准:即要准确地掌握政治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科学性是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对政治概念、观点、理论的掌握要避免“大概其”的做法。具体可采用相关、相近、相对及容易混淆的政治概念、观点、理论进行组合训练等方法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准确度。高考政治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设题的编制原则上必须在题目的立意或设问的角度等方面给考生设置一些新的情景,否则无法了解考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只要能以准确的观点、理论作为基础,就能用材料统率观点,能够通过分析教材抓准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核心和实质。精:即坚持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贯穿于政治课复习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精讲的基础上精练,精考,精评,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使夯实基础上时间上得到充分的保证。熟:即向学生提出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课本要熟读;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要熟记;解题的常规方法要熟练运用。

三、培养能力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根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和中学政治科教育目标以及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政治科高考在考查有关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及其意义的理解,并具体提出了政治科高考要考核的五种能力要求,这更进一步显示出能力培养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政治课复习教学中做到“一坚持”,“一强化”。

1.“一坚持”。即高三政治课复习教学要坚持“懂”字当头,而不是背字当头,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习中要十分注重理解或懂得的重要性。只有懂得才能产生两个效应,一个效应是有利于记忆。只有懂得之后,才能牢固记忆,加速记忆,才能提高记忆的水平,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另一个效应是,由于懂得了,不仅能认识现象,而且能深入本质;不仅能认识局部,而且能把握全局;不仅能知道结果,而且能了解原因。因此,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师生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2.“一强化”。即强化综合练习。练习是知识和能力转化的桥梁。综合训练要注意:①同高考试题题型相接轨,尽量避免同已有资料的重复,并体现课改精神。②要精选习题,严把质量关。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既要有一定的覆盖面,又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多用材料分析题,提高阅读量和阅读速度,培养快速,准确阅读的能力;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题目的设计要体现多种思维方式;收敛性,发散性,求同,求异,正向,逆向等。③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心理素质的训练。④规范答题,把好答题关,答题要科学规范,要根据设问找准切入知识的角度,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要准确地运用政治术语作答,表达要清楚流畅、有层次性。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考分析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