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高低低高巧妙运用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中学地理中,有关等值线(包括等温线、等压线、等压面、等高线)的分布规律方面的知识既是教学重 点,也是教学难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分布规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低低高”。即 与同纬度、与两侧或与同一水平面的周围地区相比较,向高值凸的地方低,向低值凸的地方就高。“高低低高 ”以化繁为简的手法巧妙地加以归纳,使学生较易地对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进行理解和记忆,本文就等值线问题 谈些“高低低高”的运用方法。
一、运用“高低低高”,突破等温线的难点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有关气温的水平分布的第三点规律:以北半球为例,7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出,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1月份则相反。我们知道,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 温低于大陆,冬季海洋气温高于大陆,通过分析学生是理解了,但对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即弯曲和陆、洋、季 节之间的关系)却很难突破,只要巧妙地运用“高低低高”,突破就不成问题。如图1:
(附图 {图})
图1
如何判断该地区处在什么季节,首先根据气温的一般规律: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可以判断出该地域在 北半球。然后运用“高低低高”法判断季节:海洋上的等温线向气温的“高值”凸出表明其气温“低”于同纬 度的陆地,为夏季,称为“高低”;同样,陆地上的等温线向气温的“低值”凸出,表明其气温“高”于同纬 度的海洋,为夏季,称为“低高”。
二、运用“高低低高”,突破等高线的难点
在初中地理中,等高线知识很抽象,用等高线模型图直观演示,较形象具体,学生当时也可以理解,但过 后学生却很容易忘记,尤其对于等高线的弯曲与山谷、山脊之间的关系更易忘记,运用“高低低高”来巧妙归 纳它们的关系,就易记不易忘了。如图2、图3:
(附图 {图})
图2 图3
等高线向“高值”凸出其海拔就“低”于两侧地区,地形为山谷,称“高低”;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其海拔就“高”于两侧地区,地形为山脊,称“低高”。
三、运用“高低低高”,突破等压线的难点
在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运动”中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学生对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很 容易确定,而对于高压脊和低压槽的判断和理解却一筹莫展,运用“高低低高”法进行突破,问题就迎刃而解 。如图4:等压线向气压“高值”凸出,其气压就“低”于两侧地区,即为低压槽,称为“高值”,如图5: 等压线向气压“低值”凸出,其气压就“高于西侧地区,即为高压脊,称为“低高”。
(附图 {图})
图4 图5
四、运用“高低低高”,突破等压面的难点
与等压线同节中的“热力环流图”涉及到了等压面,如图6:下面的等压面气压值大,上面的等压面气压 值小,而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了大气的水平运动,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 必须弄清楚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运用“高低低高”较易弄清等压面的凸凹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的关 系,即向气压值“高”的方向凸出的地区,其气压“低”于它的周围地区,称为“高低”;向气压值“低”的 方向凸出的地区,其气压就“高”于它的周围地区,称为“低高”。故A处气压高,B处气压低,大气由A处 流向B处。
(附图 {图})
图6
“高低低高”,巧妙归纳成口诀形式,极易突破等值线难点,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在中学地理等值线教 学中不妨一用。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