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课程改革>> 教材解读>>正文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专题四内容结构分析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有一声问候叫“您好”,有一句回答是“春天”,有一种日子叫“富裕”,有一位老人是“永远”。这位老人走过了一个世纪, 创造了一个时代。 他这样评价自己──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则用更加朴实的语言回报他 ──在1984年国庆阅兵的队伍里,有一个横幅成为了当日的焦点,“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中国人民以这样的方式向领袖道一声问候。 在人民的心目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懈奋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名字始终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他所创立的理论始终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紧相连。在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史诗中,永远铭刻着邓小平的名字。他一生奋斗,树起一座丰碑!

专题四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教材选取了三个主要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论。

第一框: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本专题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切入点,旨在说明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

在第一目中,教材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其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国情不仅指一般的国情,如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等,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

其二,教材指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教材引用十三大报告的结论,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已经建立起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整个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并有了相当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层含义,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或“事实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不发达或“事实上的不够格”,主要是指我国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是确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

第二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一,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看,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在我国可以逾越,并不意味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可以逾越。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其二,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至今还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设成熟的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必须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不发达,必然会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表现出一些不完善、不成熟。

其三,上面两个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制度及其发展现状方面的基本特征。

它反映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进程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党的十五大报告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三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第二目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概述,不仅从发展进程上指出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也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这将是一个需要上百年的伟大的历史转变过程,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加快发展的精神,也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决不能急于求成。为此,我们强调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教材从三个层面说明这一问题。

第一个层面,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方针、政策,必须符合这个基本国情,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

第二个层面,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个层面,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用一百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决不是过于漫长,而是非常快的速度。

只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能实现这个宏图伟业。

第二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就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可靠保证。本框下设三目。

第一目: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教材从两个层面对这一论点进行概述。

第一个层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基本路线又叫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一定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确定的途径和道路的总概括,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个层面:基本路线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的结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二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教材从四个层面展开论述。

第一个层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关于这个问题,教材在第三目将具体说明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里,阐述该论点的侧重点放在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意义上。

第二个层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第三个层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在这里,教师需要讲明,我们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的改革不是修修补补和点滴改良,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邓小平通过对我国长期闭关锁国、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以及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敏锐观察,鲜明地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79年前后,邓小平及时地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四个层面,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这三个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问题,共同构成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它们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第三目: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所谓“一百年”,既是对长期坚持这条基本路线的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也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估计相一致的。对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的自觉性、坚定性和长期性的观念。当然,估计一百年,丝毫不意味着可以安于缓慢,不去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教材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其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我们既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

其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不仅每句话都有丰富的内涵,而且相互之间紧密相联。教材从三个点位,分别论述了这五句话。第一个点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第一目具体论述的内容。第二个点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第二目要讲清楚的论点。第三个点位: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第三目的教学内容。

第一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其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其二,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有机统一的。

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具体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目: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在这一目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邓小平的科学概括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是不同本质的社会制度,这种不同的本质,除了社会主义比以往社会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外,还明显地体现在社会主义能够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三目: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教材从两个层面论述这一问题。

第一个层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裕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这样一个大政策。这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既竞争又互助的发展过程和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统一。

第二个层面,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那就是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新课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