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地理论文>>正文内容

基于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最终是在课堂,而课堂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教育前辈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故在地理(必修二)模块的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我关注的重点。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取决于:

1.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2.是否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3.是否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

4.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特点?

5.教学效果将如何?

新课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且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教师教学方式引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1.知识是学习者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

2.学习是意义的生成过程。

从这些观点来看,教学不仅要提供信息和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教师提供的信息,而且还要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各种情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自己个体意义的建构。

从这些观点来看,要使教学有成效,教师需要去了解学生的建构状况。这可通过创造激励学生身心活动的环境和提供能够彼此交流的社会氛围来实现。这种安排有: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依据这些教学理论,在地理(必修二)模块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1.师生共构式教学。

2.课堂小组讨论式教学。

3.课外探究式教学。

一、师生共构式教学

师生共构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建构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一方面,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问题,通过情境引导,促进学生在类似实际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师生对话,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建构状况,合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新生成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

在地理(必修二)的模块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师生共构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36课时中的7/9,即28课时)。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课堂情境和学习问题的引导下,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确有所提高,课堂学习也比过去更活跃。但有时课堂的发展和效果与课前预设相去甚远,这引起了我对下面这些问题的思考:

1.师生共构式教学法有何特点?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有何区别?

(1)建构性。在师生共构式课堂中,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服务的。而在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课堂中,教师追求的是把知识点讲明、讲透。不错,大多数教师的确能做到这一点,但教学效果却不很理想,不少学生还是一头雾水,这一点令许多教师苦恼不已。原因何在?关键是课堂主体的错位。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持课堂,那么即使教师把知识讲得再明再透,也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改变旧经验,建构新知识,教学效果肯定是有限的。

(2)情境性。学生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故师生共构式课堂强调教学情境的设计。目的有三,一触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领学生进行新旧经验的互动,建构新知;二暴露学生原有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三应用新知于社会实际实践中。

(3)对话性。师生共构式课堂中的对话以师生对话为主。通过师生对话,了解学生对新问题的原有经验和认识状况,从而引导学生抛弃旧知,建构新知。这种师生对话不同于传统课堂中的师问生答,而是平等对话,互相质疑,共同探究。与生生对话相比,师生对话的优点是,教师可利用其经验和知识调控对话,发现学生现有知识存在的问题,引领学生从低层次认识升华到较高层次认识。

2.师生共构式教学法适合什么目标和内容的课堂教学?

在地理(必修二)模块教学中,对其中难度较大且是学生建构新知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如工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等,我选择师生共构式教学。

3.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

为实现上述教学情境创设目的,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必需具有冲突性、实践性、生活性、探究性。所谓冲突性指学生利用旧知解决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时会得到一个明显的错误结果,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建构新知的动机。同时暴露学生在建构新知时需解决的问题,教师从而可引领学生认识到自身认知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建构新知。

教学情境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应来自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一方面,学生容易从一个熟悉的情境中理解情境中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探究性指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必须经过探究才能解决。

根据这些原则,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这一单元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情境和问题:

“假若我是一个大老板,准备来洋浦投资农业项目,你们是我的高参。我应该投资什么农业项目?首先应该做什么?请大家为我出谋划策。不过不能乱出馊主意,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我这个老板破产啊,请大家慎重考虑。”

“同学们,好事来了,现银行无息贷款500万元给你投资办厂。你第一步该做什么?你将会在哪办厂?为什么?”

“洋浦APP纸浆厂和洋浦炼油厂将相继建成投产。你认为洋浦将成为什么工业基地?为什么?”

4.教师的话语在课堂中起什么作用?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话语一般占90%以上。在地理(必修二)模块教学中,我尽量控制我的话语,但仍占60%以上。在大多数课堂里,教师的话语是主流。那教师的话语在课堂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1)传达意义。传达教师要表达的意思。这是多数教师话语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

(2)触发思考。教师的话语不仅要传达意义,更要激发学生去思考,成为学生思维的触发器。教师话语的这一功能需强化。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教师话语不容置疑性和知识的化身这一形象,导致师生间真正平等对话的困难及师生对话的简化,从而不利于教师话语这种功能的发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在上课时再三鼓励学生可以质疑我,有疑问时可随时打断我提问,甚至可以不站起来发问,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

什么样的教师话语具有较强的触发学生思考的功能?仅仅是问句?这需进一步研究。

5.如何保证学生的话语时间?

课堂中学生发言存在的问题有:声音低弱、口齿不清、词不达意、不着重点等。故不少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完毕,便抢过话头,到最后干脆自问自答。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建构新知的时间与空间。其实学生在组织语言时就是在锻炼思维、建构新知。为克服学生发言的这些毛病,我一般等学生说完后,归纳并重组学生要表达的意思。

在师生共构式课堂,学生的话语更是重要。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话语获得学生原有经验、思维方式、建构新知的困难等重要信息。为保证学生的话语时间,鼓励和减少教师的话语时间是我的主要方法。

6.教师在学生知识建构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即在学生知识建构中起什么作用?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二、课堂小组讨论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我在地理(必修二)模块教学中,部分难度不大、且多为事实性知识的内容教学时使用了课堂小组合作式教学策略(共8个学时)。

教学模式为:

1.情境引导。

2.自主探究。

3.小组讨论。

4.交流共享。

在开始2课时,这四步都在课堂完成。后来发现时间不够,效率不高,故在后面的6课时的教学中把第1、2步放在课前完成。

在实施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效率不高。每班至少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以上),教师监控较难,学生的讨论要么跑题,要么静坐。小组讨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小组是否有一个基础好、能力强及善于组织的组长。

2.低水平讨论。小组讨论是生生之间的讨论,他们的知识储备较少,占有的材料少,故他们的讨论水平较低,很难从较低层次升华到较高层次,这对他们建构新知是不利的。

3.合作较难。有小组,难合作。

三、课外探究式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素养,我在地理(必修二)模块教学所规定的36课时之外,利用晚修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课外探究式教学。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开放性作业(地理论文)的课外辅导。

其教学模式为:

1.选择课题。每个单元完成时,教师提供至少4个论文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在获得教师认可后另选他题。

2.资料搜集。掌握基本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3.论文撰写。掌握论文的基本格式。字数:至少2000字。

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太大。

2.从学生上交的四次地理论文看,抄袭他人严重。

3.缺乏资料。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