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哲学下册>>正文内容

高二政治第五课练习题

高二政治第五课练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对的为A,错的为C;每题1分,共20分)

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积极能动的,而是消极被动的。

2、只要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我们每个人的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天生就有的。

4、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5、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6、正确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7、只要具备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感性认识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8、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9、经过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才算结束。

10、人们每次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都是正确的。

11、科学的抽象思维活动可以不依赖于物质条件。

12、我们通常所说的“做”就是指生产实践。

13、创造性思维就是突破一切束缚,敢说敢做。

14、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15、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性的认识。

16、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

17、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8、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一定依赖于理性认识。

19、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0、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60分)
21
、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
A、人有大脑 B、人能适应自然界 C、人有主观能动性 D、人能利用工具
22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

通过实践获得认识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调查研究获得感性认识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人们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总是想获得真理。真理是(
A、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
C、对外部世界的感觉 D、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4、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艰辛劳动,不断创造条件的过程。实现这一上升,或者叫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将大量的感性材料拿到实践中去检验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指导人们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人们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这是认识过程的(
A、第一次飞跃 B、第二次飞跃 C、第三次飞跃 D、第四次飞跃

26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A、同一现象只能表现同一本质 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C、现象和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 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27、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认识到中国人民要翻身求解放就得进行革命,进而认识到要进行革命就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夺取政权,再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说明了(
A、人的认识不断深化 B、人的认识不断扩展
C、人的认识不断向前推移 D、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28、研究种子植物,把它分为根、茎、叶、花、果,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结构、形态、功能等。这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就叫做(
A、理解 B、鉴别 C、分析 D、综合

29一国两制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实际出发,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这表明,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
A、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B、要有合理的科学的想象
C、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D、都做富有丰富想象力的幻想家

30、毛泽东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这里的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是指:(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31、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段话说明(
A、人们对事物每一层次的认识,都达到了穷尽的程度
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能是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
C、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认识事物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2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
、既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又是不可知论的观点,因而是错误的

33、据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从水龙头取水灭火。可是黑猩猩趟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它却不知道河水能灭火。这种现象说明(
A
、黑猩猩有时有主观能动性,有时则没有

B、黑猩猩太笨了,它不如人聪明

C、主观能动性是人与黑猩猩共同具有的

D、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341995117日,日本神户在地震中一位获救前被埋在瓦砾下一整天的70岁的老人说,是他妻子的歌声帮助他度过了地震带给他的长时间的煎熬。《朝日新闻》证实,因为有了鼓舞人心的歌声,这座公寓的13位遇难者只有1人死亡。由此使人想到(
A
、规律是可以认识、改造、消灭的

B、歌声有缓解痛苦、增强信心、战胜死亡的功效
C
、人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包括决心、意志等在认识规律,战胜灾难中的作用即主观能 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D、人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有时精神也能起决定作用

35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告诉我们(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不联系

B、理性认识有用,感性认识无用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D、人们应当获得理性认识,不必获得感性认识

36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这告诉我们(
A
、现象是内在的东西,本质是外露的东西

B、人们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们把握了事物的现象,还没有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D、现象与本质,二者毫不相干

37、人们的认识必须向前不断推移,因为(

A、物质世界是无限广大的

B、物质世界是多层次的

C、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物质世界是完全可以被人们认识和驾驭的

38、由于客观世界的范围是无限广大的,而人的认识总是对物质世界某一领域内的认识,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

A、不断扩展认识 B、不断深化认识
C
、不断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D、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9、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客观事物一个层次上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
A
、扩展认识 B、深化认识 C、把认识向前推移 D、把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40、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是(
A
、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B、善于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C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1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只有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对实践起重大的指导作用。这意味着(

A、感性认识是没有用的

B、真理、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C、对事物本质的错误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没有影响的

D、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理论可以决定人们的行动

42、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想出智慧。这说明(
A
、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要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C、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D
、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3、属于综合的方法有(

A、深入实际,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B、研究植物,分别研究其根、茎、叶、花、果各自的结构、形态、功能等
C
、对获得的大量材料进行鉴别和筛选
D
、把一个同学的德、智、体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同学。

44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这首歌在倾倒众多歌迷的同时,也给许多以此为信条的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感性认识对人们没有任何作用 B、感性认识不如理性认识正确、深刻、可靠

C、感觉总是错的 D、感觉总是对的

45、古诗云:“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这说明: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上天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C、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物质决定意识

46、“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门道”和“热闹”的哲学寓意是(

A、物质和意识 B、本质和现象

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47、“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含的哲理是(

A、 认识经历着由感性认识道理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C、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重要

48、科学家关于日食和月食的预报一再被实际观测的结果所证实,这表明(

A、 自然现象和人的活动有一定的联系

B、 人的认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

C、 人能够认识和掌握规律

D、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事物本身

49、下列过程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

A、 国家制定“十五计划”的过程

B、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C、 李四光发现我国地质成油规律的过程

D、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开发大庆油田的过程

50、“审时度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是

A、 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

B、 客观条件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 一定的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D、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三、简答题(每题10,20分)
51
、感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总和不等于理性认识,它们之间不是量的差别,而是质的不同。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52
、真理、科学理论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二者是没有区别的。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高中政治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