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专题复习>>正文内容

2004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趋势及试题预测六

科学发展观

一、考题预测分析

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今年政治高考最重要的时政背景,解决经济、社会和人的一切问题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所以,全面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有助于我们做好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提高得分率。

二、考点热点结合点的梳理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2.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1)原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2)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五个统筹”。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1)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有的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有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有的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2)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

(3)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

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对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评价,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5)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三、考查的重要考点提示

1.经济学: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

2.哲学:唯物论中人与规律的关系、辩证法的三大观点、价值观、科学生态价值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

3.政治学:党的性质(“三个代表”)、宗旨、领导作用,政府(国家机构)的性质、职能、活动原则等。

四、考查的角度提示

可能是选择题,也可能是非选择题;可能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用哲学知识分析,也可能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说明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下面通过几组试题进行示例。

材料一:入世后,我国传统行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某市率先发展纺织行业,投资建起了纺织制版中心,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脑模拟仿真系统用于新产品开发,新产品上市从过去需要20多天缩短为3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在高污染的造纸、钢铁、化工等行业引进先进的治污设备,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促进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材料二:十六大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在总结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回答下列问题。

1.辨析:发展是硬道理,因此我们应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该市是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3.从哲学角度看,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如何体现发展的观点的?

4.从哲学角度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答案:

1. (1)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今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形势和国际潮流作出的必然选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2) 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更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
(3)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4)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2. 第一,该市运用高科技技术改造传统行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模式。

第二,该市引进先进技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

第三,该市对高污染行业的改造,减少了污染,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发展的实质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或答要有创新精神),同时体现了在联系中把握发展的观点。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化道路,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4. ①我国没有走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老路,而是创造性地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体现了认识是一个不断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的过程。
②我国是在总结了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工业道路,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或实践决定认识的道理)。

胡锦涛反复强调: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有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就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回答下列问题。

1.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就是要 ( B )

A.把理想变成现实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D.承认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日前,中共某市委通过的《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规定:自2004年开始,取消沿用多年片面追求GDP指标的做法,对于部考核的重点将主要放到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上来。这一做法 ( A )

A.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结果

B.表明GDP的统计方法已经过时

C.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D.体现国家机构的对人民负责原则

3.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了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提出了从经济、社会、精神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对干部进行考核的标准。但由于认识的偏差,在社会上流行着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进而又将经济增长等同于GDP的政绩观。从哲学上看,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是 ( C )

A.没有看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C.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没能坚持用实践第一的观点看问题

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提出并非常重视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1)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

(2)政府的性质、职能、实践“三个代表”。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见前文的梳理)

[解题提示]

做本题这类试题,要会抓住“题点”,即“党”、“政府”、“科学发展观”,以这三个题点为思维出发点,根据材料的需要准确迁移出“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时共同指向“科学发展观”,这样就能做出一个很漂亮的答案。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