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常识>> 期末测试>>正文内容

哲学常识综合测试三

哲学常识综合测试三  
.单项选择题(60.其中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  
1. 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说明  
    A.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自然界人工化是不可能的  
C.人的能力是巨大的,人定胜天  
D.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2.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下列说法包含的哲理与上述这首诗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清官难断家务事”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横看成领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于 20071015日 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主题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我们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②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就能做好各项工作  
③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④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划,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决定性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说明联系是  

A、普遍的、客观的 B具体的、有条件的 C、多样的 、无条件 D、绝对的、有条件的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因为  
    ①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          ②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人们的立场、观点和知识构成不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无论意识的表现形式怎样,也不论意识活动有多大差异,它们都不能脱离其最根本的共性——都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理解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中自生的  
③具体感觉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抽象思维则可以脱离客观事物,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对未来的预测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9.  2006108日 ,新浪网载文指出: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每一个成员切实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份资源。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说明  
    A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计划确定事物之间的联系  
C.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         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主观的  
10. 20071024日 6时,“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博士介绍,在月球探测工程领域,“十一五”期间将实现绕月探测任务,对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进一步实施“绕、落、回”三步战略,使中国具备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能力,掌握深空探测关键技术,为进一步探索深空奠定了基础。从哲学角度看体现了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启示是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    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荒谬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④“气者,理之依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下列观点与之相一致的有: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D、“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14.《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段话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善与恶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哲学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D、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6、“整个哲学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阵营”,这两大阵营是:  

A、物质和意识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1718题。  

17、对“物质”理解正确的是:  

①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可知性是它的另一特性 ③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 ④它是永恒的、是不生不灭的  

A、①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下列是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唯物主义 ②牛顿经典力学 ③科学发展观 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⑤日月星辰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③④ D、④⑤  

2006 年底,我国太湖流域突然爆发勒大面积的蓝藻,使太湖水变色发臭。据此回答1921题。  

19、蓝藻的爆发,太湖水变色发臭,不仅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用水,而且还对餐饮、洗衣、洗浴和旅游等服务产业形成巨大冲击,这表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联系 B、联系使普遍的、绝对的  

C、整体和部分相互决定 D、事物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0、据专家分析,造成此次蓝藻爆发的原因:“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启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①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近功急利的观点  

②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④要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的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今的太湖水却因蓝藻的爆发而变色发臭。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  

A、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B、事物是发展的  

C、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运动变化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2.下边这组漫画告诉我们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③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④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都有共同之处  
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D.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24. 200736日 《人民网》载文强调,在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做工作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做到统筹兼顾  
2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有资料显示,从近五届奥运会的情况看,各国在奥运会后都存在经济增速突然递减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体育场馆闲置、奥运村楼宇销售困难、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D.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26.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条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但是,如果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认为经济搞上去了,其他事业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那就不对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 (      
    A.用“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指导现代化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C.矛盾的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7.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孟子幼时,其母为了有利于他的成长,就曾三次搬家择邻而居。孟母这种做法(      
    A.承认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注意到外部环境对事物变化的重大作用,但夸大了这种作用  
C.说明外因在事物变化中有时也起决定作用D.符合唯物辩证法,具有现实意义  
28.“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的这句诗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D.任何事物都是一切为二的  
29.红军长征的艰苦,今天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在二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作战中,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劳累、冻馁,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不知有多少人牺牲在长征路上。长征精神的精髓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精神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30.“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制度,它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任何新社会制度的产生、巩固和发展,必然是充满牺牲和奋斗,交织着成功和失败的曲折过程。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定会从中经受锻炼,吸取经验教训,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前进的  
④只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任何事情都能办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指导意义在于  
    ①为我们正确地看问题、办事情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  
②指导我们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避免或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④使我们的事业必然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胡锦涛指出:我们坚信,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向世人展现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良好形象。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回答3233题。  

32.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向世人展现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良好形象。这主要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D.社会规律是客观的  

33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主要体现了  

A.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34.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的这一论断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200641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据此回答35-36题。  

35.上述材料表明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双方有时是对立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36.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要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要集中全部力量抓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回答37-38题。  

37.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从19791995年,我国共接受联合国机构的无偿援助22亿多美元,包括现金、实物和技术援助,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A. 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B. 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C.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D.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8.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联合国改革问题提出了四点看法,要着眼大局,坚持原则;要发扬民主,广泛协商;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以上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坚持联系的观点   

坚持适度原则 集中主要精力抓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所谓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回答第3940  

39.实施素质教育,把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强调的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40.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贬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师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说   

A.外因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哲学常识综合测试三  

二.主观题 (共40  

41. 2007年8月19 《楚天都市报》报道,新洲区自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蘑菇节后,今年11月份将举办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暨武汉第二届蘑菇节。新洲东部的徐古镇,位于大别山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为了脱贫,十年前,当地因地制宜,从上海引进蘑菇试种,每棚年收入过2 万元。农民纷纷种起了蘑菇,技术先进了,产量提高了,加上鲜菇不易久藏,出现了卖菇难。为此,新洲区加快了蘑菇上下游产业的开发,建起了菌种厂、盐水菇加工厂和保鲜更好的冻干项目。蘑菇远销香港、日本、欧洲,去年全区实现产值2.08亿元,每户平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结合材料谈谈新洲区在农民致富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8)  

   

   

   

   

   

   

   

   

   

   

   

   

42. 200710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请你从哲学角度说明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2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43.材料一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许多发展与问题并存的现象:如经济发展了,贫富差距却扩大了;东西生产了,市场却卖不动了;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在就业工作难度依然很大.  

材料二 困难与发展是什么关系?有一句话讲得深刻:大发展大困难,小发展小困难,不发展不困难.江泽民同志在十六报告中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物.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 材料一、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运用唯物辨证法有关知识说明,解决问题与困难,为什么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4.、一位专家曾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10分)  

(1)上述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4分)  

   

   

   

   

   

2)运用(1)的观点,说明我们如何才能把垃圾变为资源。(6分)  

   

   

   

   

   

   

   

   

   

   

   

41.1)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办事情要把握事物自身的特点。新洲区正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种蘑菇才使农民的收入增加。(4)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找到解决不同阶段矛盾的方法。新洲区针对蘑菇卖难,开发蘑菇上下游产业,同时拓展国内国际市场,让农民增产的同时又增收。(4)  

42(1)坚持联系的观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  
(2)坚持发展的观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  
    (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否则是要受到规律惩罚的。  
(4)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意识,维护人类的全局利益,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决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  
   

43、(1①发展与问题并存,发展与困难并存体现了矛盾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3分)  

材料一、材料二都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3分)  

(2)唯物辨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它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抓住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只有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才能解决供求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3分)  

441)体现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这里“放在什么地方”就是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4分)  

   

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可能转化的。我们要实现由“垃圾”向“资源”的转化,必须解放思想,进行创新,从新的角度发现市场需求,开拓市场空间,研究市场规律,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6分)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哲学常识综合测试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5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