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第四单元《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综合探究活动设计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教材分析]  

教材性质分析:第四单元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综合探究课题,是本单元教材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它既不属于本单元的综合练习,也不是本单元的知识总结,它是属于综合探究活动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第四单元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综合探究课题,教材内容主要是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下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提出合理的建议、对策。本综合探究从具体、微观的层面搜集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生动实例。

[学生分析]  

学生知识经验积累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经验积累。同时通过第四单元教学,已初步从宏观的层面了解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学生对该领域涉及较少,认识肤浅、参与甚少而兴趣浓厚等特点,因此,对此课题探究活动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区域中的具体经济活动,才能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才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题的确定与问题的设计,也应该合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才能使本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且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探究学习的信心与探究的精神。。  

[探究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进一步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目标和积极作用;理解新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经济案例;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际,针对具体问题,综合各种信息,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探究准备]  

教师准备:1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学习相关知识。2、对教材进行校本处理,确定课题,设计问题,提出任务。制订活动相关规则。3、组建探究小组,确定小组任务。4、提出活动相关要求。(1)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认真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2)每个小组必须就自己负责的问题,提交一份探究报告,以供课堂交流。报告忌泛泛而谈,说大话、空话,光讲抽象的道理,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学生准备:1、相关知识经验学习与积累,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2、在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基础上组建小组。(教师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居住区域基础和探究能力进行有机的组合)基本上分为四组。3、每组民主推选小组长和大组长,组长负责分工与合作。每组根据选择的课题和问题进行分工,分成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两小组,确定合作伙伴,确定分工任务。  

[探究路径]  

一、 产业结构大调整  

1、什么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个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2、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表现和方式  

3、探究(1)收集跨国公司跨国兼并的案例,分析哪些行业的兼并比较活跃。  

(2)结合国内或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为迎接这场全球化的产业大转移提出建议。  

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24个战略  

总结出的中国跨国兼并和收购的24个战略。它们反映了中国通过跨国兼并和收购所获得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投资优势。
一、资源战略
战略1: 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

目前,宝钢在巴西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建立了规模达80亿美元的工厂。这为宝钢在中国和当地的高端扁钢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高档铁矿资源。
战略2:在海外建立基地和立足点,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大规模地收购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出资1亿500万美元收购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部分天然气资源。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收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战略3: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稳固重要资源的供应

为了满足中国对于铜矿资源的需要,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将购买外国一些铜矿企业的股份。这种收购行为将为国内一些重要行业提供充足稳定、价格合理的铜矿资源。中国有色金属公司最近策划将收购的股票上市。
技术战略

战略4:利用投资来推动销售

东方通信公司(Eastcom)是上海一家电信设备制造企业。最近,东方通信收购了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加州Interwave公司19%的股份。Interwave主要从事GSM/GPRS网络设备生产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作为合约的一部分,Interwave每年将向东信采购价值2500万美元的设备。

战略5:纵向整合产品技术的高科技部分和零配件部分

广东美的集团出资2000万美元购买了日本三洋电器公司(Sanyo Electric)的微波炉业务,并将这部分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和设备转移到了公司的中国生产基地。
战略6:收购世界级的研发机构

京东方是一家国有企业,2002年的收入达到了91.1亿人民币。京东方出资3080万美元收购了韩国现代集团全资子公司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生产TFT-LCD显示屏,产品主要用于笔记本、台式电脑和电视机。京东方收购了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以后,成为了世界第9TFT-LCD显示屏生产商。这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最大的一笔向外收购。
战略7:收购外国高科技品牌,用它来主打国内市场
上海电气集团(SEC)是中国最大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的公司。上海电气斥资2300万美元收购了日本著名的印刷机械厂商Akiyama International Co.(AIC)和其全部的彩色打印设备与技术。上海电气现在控股了这家日本公司,它将在中国市场上继续使用AIC这个品牌。
战略8:收购外国研发机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推出产品
华为科技正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建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它在印度当地雇佣了1500名员工。华为同时斥资5亿美元在墨西哥建立了生产中心。
二、产品战略
战略9:在一些关键的外国市场收购破产或经营不善的小公司
华意集团最近收购了美国Moltech电力系统公司。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Moltech是一家生产蓄电池的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被廉价拍卖。华意集团将在美国、英国和墨西哥等市场上继续运营Moltech公司。
战略10:用本地化生产来占领区域市场

海信集团收购了韩国大宇集团在南非的厂房,购买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建成了生产流水线,大大增强了生产能力。
战略11:收购一个制造基地,作为立足点,支持中国在美国的进一步收购行动

浙江万向集团公司是一家汽车配件供应商,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万向收购了美国UAI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成为了该公司最大股东。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地UAI公司主要制造与销售制动器和零部件等系列产品,是美国维修市场此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浙江万向集团与UAI的董事会组成了联合主席团。公司在伊利诺州埃尔金市建立了万向美国基金,基金主要为UAI的客户和其他美国汽车配件公司在中国寻找原材料和零配件,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在美国寻找兼并和收购的机会。
三、品牌战略
战略12:逐步扩大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达到提升品牌在国内市场价值的目的

海尔集团是中国青岛的一家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2001年,海尔与美国当地经验丰富的家电经销商Mike Jemal合作,成立了海尔美国公司,专门在美国销售海尔冰箱、空调和其他家电。海尔美国还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制造工厂,保证产品的零售供应。
海尔美国公司目前已经在美国的小型空调和冰箱市场上占领了很高的市场份额。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品牌提升,使海尔在中国国内市场面对全球家电企业的激烈竞争时,在品牌和渠道技巧上更具有竞争力。海尔公司的CEO张瑞敏说,为了在国内市场取得胜利,你必须在国外市场取得胜利。

战略13:在进入新市场时,尽量使自己的产品设计本地化

海尔集团2001年出资700万美元收购了意大利冰箱制造商Menghetti。海尔希望通过在当地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来打入欧洲市场。Menghetti在里昂和阿姆斯特丹都拥有自己的设计中心,海尔通过收购Menghetti可以使自己的产品设计更加本地化。
战略14:运用美国化的管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多品牌组合(Multi-brand Portfolio)的战略
广州珠江钢琴厂通过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办事处和设计中心进入了美国市场。珠江钢琴厂雇用了美国管理团队和技术支持人员,他们在美国市场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运用了多品牌组合的战略。他们在保留了珠江商标的同时,新增了具有美国现代家具设计风格的Herman Miller品牌,并收购了德国露迪斯海玛(Rudisheimer)品牌。在美国消费者的心目中,“来自德国”的斯坦韦父子钢琴制造厂和Bechstein等公司才是高档钢琴工艺的象征,所以珠江钢琴厂用露迪斯海玛品牌来主攻美国高档钢琴市场。现在,珠江钢琴厂已经占领了美国40%的立式钢琴(Vertical Pianos)市场份额,并且在美国精巧型平台钢琴(Baby Grand Pianos)市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战略15:在全球市场收购当地品牌

上海海欣集团生产长毛绒和法兰绒原料,产品主要用于玩具、服装、家居和鞋帽用品等等。它是中国最大的长毛绒玩具制造商,并正计划成为世界最大的长毛绒玩具制造商。公司收购了美国家用织物制造商Glenoit公司的纺织品工厂和商标专利。Glenoit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都有工厂。海欣集团现在已经在美国市场上拥有了自己的家居品牌,公司的绒毛织物年产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战略16:通过与西方市场建立关联性,可以提升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和美誉度,突出品牌特色

李宁是中国知名的消费者体育用品品牌。悉尼奥运会期间,李宁运动服成为了法国体操队队服,公司借此打入了欧洲市场。李宁集团和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室ROK签订了设计合约。最近,李宁在德国、捷克、希腊和俄罗斯搭建了自己的销售代理网络。
战略17:全球利基品牌战略

红塔山集团(HRP)是云南著名的香烟生产商,在中国国内市场拥有7%的市场份额。公司和德国一家烟草公司签订了合约,获得了这家公司某一品牌的生产许可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外国对手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红塔山公司的观点是:“和外国企业合作,总比被它们吃掉要好。”
四、渠道战略
战略18:跨国渠道和销售网络的交换和合作

海尔集团与三洋集团共同成立了分销与销售的合资公司,公司可以在中国销售三洋产品,在日本销售海尔产品。
战略19:将制造优势转化为更有价值的渠道资产

华联集团计划在罗马尼亚建造了一座大型的购物中心,里面包括了百货商店和超市等。购物中心里销售的80%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
战略20:扩张跨国的语音和数据电信传输渠道

中国网通2002年出资8000万美元收购了电信运营商Asia Global Crossing。通过此次收购,网通将稳固自身的电信网络和运营许可,从而为其在日本、韩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扩张带来了便利。
战略21:用当地品牌来进入新市场
TCL
集团收购了德国唯一的电视机制造商施耐德电器公司,主要是为了进入欧洲的电视机和家用电器市场。TCL还收购了美国DVD播放机制造商Govedio公司,希望利用它的品牌和销售渠道网络。
战略22:做小池子里的大鱼 – 在发展中国家寻找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市场
海信集团在南非投资和收购的额度已经超过了2亿美元。
五、投资战略
战略23:全球多样化经营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公司(CITIC)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林业公司雄狮林业有限公司(Fletcher Challenge Forests35%的股份,条件是雄狮公司继续收购占地16.3公顷的新西兰林木项目。这次收购行动是通过中信拥有40%股份的东南亚木业控股公司(现更名为中信资源)来完成的。公司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说:“我们知道这些林木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利润……”
战略24:与全球第一的汽车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使公司获得了全球销售网络
上海汽车集团(SAIC)出资5900万美元收购了通用大宇汽车科技公司(GM Daewo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mpany10%的股票。这项投资使得上汽获得了大宇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销售网络。
总结,在过去的十年里,外国直接投资是单向流入中国的。在未来的十年中,外国直接投资将有两条道路:从外国流向中国,和从中国流向外国。  

二、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1、世界区域经济集团的含义  

2、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乃至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第一、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二、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的影响。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地区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加强联合科研,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加快。  

第四、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第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  

第二,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  

第三,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主权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和回避。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认识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认识到它的消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探究:①我国在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绩?  

近二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通常而言,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以自由贸易区(英文简称FTA)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如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等,这也是三种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中国家采用最多、经济一体化程度最深的一种方式;二是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论坛,如我国参与的亚太经合组织等;三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如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随着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其涵盖内容日趋广泛,涉及领域渐多,不仅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而且包括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自贸区呈加速发展之势,世界主要大国均带头发展自贸区。截至200811月底,向WTO通报、仍生效的、以自贸区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27个,全球贸易的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贸易集团内部。  

②区域集团外的国家不能享受区域集团内部的特殊优惠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妨碍了其他国家对该区域集团的出口。我国的企业应当如何克服这一困难?  

答:我国应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  

第一、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次区域经济集团。我国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地区,寻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地区组成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应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我国海外企业也应注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求得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  

第三、积极参加APEC,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中有一多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我国应利用同APEC中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适用技术优势,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及输出技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中间技术领域有许多空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打入发达国家市场。  

第四、发展跨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跨国公司在国与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经济强国之列的必然。我国大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   

第五、加快发展力度,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自身拥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强的竞争力,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时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根据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调查评比,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美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名列前茅,中国虽有很大进步,从第36位提升到第29位,但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还落后于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结构不完善,生产技术落后,这些都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并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整体经济的实力,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力,缩小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体制和经济水平上的差距,更好、更有效的参与国家区域经济合作。
 第六、.认真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应当看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搞经济技术合作,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走出去”和“引进来”,是我们对外开放政策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只有大胆地积极地“走出去”,才能弥补我们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才能把我们的技术、设备、产品带出去,我们也才更有条件引进更新的技术,发展更新的产业,才能由小到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以利于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的竞争。要贯彻多元化方针,在继续扩大欧美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亚洲、非洲、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组织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到这些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

  第七、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的战略。我们要从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出发,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比较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进而利用国际资金和部门间的联系效应,促成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要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这些企业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推动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开发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大发展的时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的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扩大出口。

第八.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必须确立现代意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经济合作带来的有利因素,加快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要加强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特别是要积极建立与周边国家(地区)各种形式的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在本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经济合作中影响或参与国际经济规划的制定,维护我国的利益,使其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共赢的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体现社会经济资源配制的帕累托改善效应,也是现代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多次博弈的结果。就现实社会来讲,要落实好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发展战略,无论从认识方面,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必须确立现代意识。从制度上讲区域经济合作首先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从思维上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要认识国与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从操作上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数字鸿沟  

1数字鸿沟的含义  

2、中国如何应对数字鸿沟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进一步拉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不发达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距,这必然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是一个与全球经济同样快速发展着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全球信息革命的竞赛中,已经落后了。因此,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是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触目惊心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时代,拥有工具的人以及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它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联合国、欧盟、世界经合组织、八国首脑峰会、美国政府及产业界于2000年纷纷围绕数字鸿沟问题展开讨论,认为这是数字化浪潮掀起以来全球范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从全球新秩序角度看,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占有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分化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因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信息时代的南北问题。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美之间的数字鸿沟如下电脑普及水平:截至2000年底,中国电脑拥有量1590万台,平均每万人有88台,排世界第8位;美国1.641亿台,平均每万人拥有近5000台电脑,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的55倍。网络普及率:20007月,美国西维伦斯商业情报公司公布的调查显示,美国上网人数已达1.37亿,占全美总人口的一半;而2000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声称,中国网民数才1690万,占总人口的1.34%,相当于美国的1/8。国民经济信息化投入:中美相差45倍。社会信息化指数,这个选取了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活动指标,美国1965年为242.9,而中国2000年才达到145.3,落后美国40年。这正如互联网实验室科学家姜奇平所说:数字化生存,我们已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二、跨越数字鸿沟应注意的问题  

1.应当大幅度降低网费 世界很多国家地区都在认真对待数字鸿沟的风险,积极通过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其服务,来使每个人分享信息通信业带来的便利。对于中国来说,网络接入费用过高是妨碍网络普及的一个瓶颈。中国的电话通信费与网络接入费,如果以美元计,在世界上同类国家中是属于偏低的,但接入费用的高低,主要参考因素是其占网民收入的比例。中国是低收入国家,所以现在的网络费用占网民收入的比例较大,制约着网络的普及应用。因此,政府一方面应运用价格的制定权,对互联网的接入费用采取低利润甚至一定的亏本经营政策,尽可能降低网络用户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有必要在信息基础设施上实行政策性公共投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 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努力在设备的适用和廉价上有所突破 技术在这个时代不是完全开放的。目前的信息技术主要为发达国家垄断,尤其是美国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英特尔的芯片、微软的操作系统、思科的路由器,无论从市场份额上,还是从技术发展上,都在全球起主导作用。中国人口将近占到全世界的1/4,对信息产品的需求非常大;同时又是一个穷国,少花钱、多办事是加快发展至关重要的。因而,必须有自己的民族信息产业。一是应狠抓核心技术,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自主操作系统和Linux的发展,而嵌入式CPU若取得突破,中国将有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二是在一般制造技术上,应利用自己的优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中国大部分信息产品能够自己制造,不仅能增加技术上的自立能力,而且也会大大降低成本。现在电脑的运行速度对普通用户已经足够,而价格却相当于中国人的人均年收入,对普及电脑不利。如果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使速度适用的电脑价格降到2000元以内,那将会大大提高中国家庭电脑占有率,上网人数也会大大增加。  

3.企业信息化应落在实处 据国家经贸委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1.5万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 有10%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原因之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企业信息化进程,但是,企业还没有体验到信息化带来的实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企业上网就应该是决策上网、产供销上网,而不仅仅是建个网站而已。要把实行数字管理和实行数字化管理结合起来。1999年,很多传统企业都发懵了,以为不沾上网络就没戏了。从2000年开始,有些企业似乎已经醒悟过来,比如联想科技,不谈什么B TO BB TO C,认为网络只是一个工具,销售渠道只要能在网上把东西尽快卖掉就行。之后,许多企业也在网上进行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比如,乐凯集团从观念上和流程上改造传统企业,收效明显,很值得推崇。互联网公司也应做出利益上的阶段性让步,通过服务费用让利措施,加快中国企业和民众的上网步伐,早日达到规模效应。这样,互联网公司也会从根本上改善其经营状况。  

4.建立一种成熟的民间投资体制 鉴于中国民间企业搞高科技失败的教训,更应建立一种成熟的民间投资体制,使整个中国的民间资源向高科技倾斜。这样,当国外资本进入的时候,有谈判的余地。甚至可以采取官助民办的形式,政府出让资源给民间,民间采取一种产权比较清晰的、有制度保障的体系来整合这种资源,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然后,再把外国资本吸纳进来。这样,自己的成份足够大,资源积累也才能足够强。  

5.发展教育是关键 网络经济依赖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落后地区在教育和投资环境方面的劣势,使 得他们缺乏利用网络发展新经济的能力。如今Internet的发展给这些地区提供了改变资源缺乏状况和改善教育的可能。但是,低收入人群和国家若想分享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革命所带来的机遇,除了需拥有能确保平等享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外,最关键的是需要获得相关的高质量的教育。因此,面 对以几何级数增宽的数字鸿沟,中国应大力加强网络教育。因为,这才是消除数字鸿沟的根本问题。可喜的是,中国教育部已作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真正把数字鸿沟从根本上弥合。数字鸿沟实际上是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而当这种差距表现在国家上,无疑会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构成威胁。中国如何跳过这一差距,直接进入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领域,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四、绿色壁垒  

1、什么是绿色壁垒?  

2、如何应对绿色壁垒  

1、积极实施ISO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包括环境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评估、环境行为评价等若干方面,是将环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安全、审计等各项目管理之中的自愿性标准。实施环境标志就是对一种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保控制,从而使产品从原料生产到回收利用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是企业突破绿色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目前全球已有近万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认证,而我国只有200多家。国内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就必须实施ISO14000管理,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缩小与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的差距。  

2、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的环保技术与资金支持,发展“绿色产业”。  

首先要抓住我国已加入W TO和国际上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帮助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污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利时机,多领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其次要着重发展与我国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绿色技术项目,如生物灾害控制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无公害优质清洁农业技术开发,动植物品种、品质改良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降解技术,与保持天然资源高效永续利用有关的环境保护技术等,通过必要的政策扶持,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以发展有特色和特定优势的绿色技术产业为保障,尽快克服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提高我国产品和相关技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环境技术合作,签署有关环境标准相互承认的协议。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环境技术还是环境管理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要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促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环境技术合作,结合我国现有的环境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通过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双边谈判争取签署相互承认协议,减少因为环境标准的不同而形成的贸易壁垒。  

4、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出口贸易伙伴国的多元化。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国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他们是绿色壁垒的主要发源国,其环境保护标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在加强环保产品开发的同时,可以调整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地理方向,扩大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一方面可以避开苛刻的贸易壁垒,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可以减缓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压力,降低风险,逐步实现我国出口商品从污染程度高向环保型转变。  

5、加快绿色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制定。符合国情的绿色指标体系在国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健全的绿色指标体系可以作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与贸易伙伴谈判的筹码。因此外贸部门应在环保和技术监督部门配合下,组织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技术指标体系。可采取先易后难、先重点突破后全国开花的原则,选择一些有一定基础、技术难度不太大、易于突破、在国际贸易市场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先制定一些绿色贸易技术指标,然后再逐步完善和扩展到其它产品领域,构筑起符合国际规则的绿色屏障。  

6、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人才。由于绿色壁垒所具有的技术性、灵活性和隐蔽性,仅仅一般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尽快培养大批国际型的专门人才,进行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交叉结合研究,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包括贸易伙伴国的法规技术标准和W TO有关技术壁垒协议的研究,及时扫描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提供政策和技术改进建议,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贸易与环境条款的谈判,按照W TO的非歧视原则,运用外交手段正面反击各类绿色壁垒。   


典型案例——中国蔬菜产业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对策  

就国际蔬菜贸易而言,绿色壁垒的频繁出现,无疑增大了贸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贸易风险,同时使贸易纠纷的机率大大提高,导致我国蔬菜交易成本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基于对绿色壁垒产生原因及当前国内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的一些思考,笔者提出以下观点供商榷。
降低交易成本,获取竞争优势面对绿色壁垒带来的高昂交易成本。我国蔬菜产业的最优选择应是尽可能地规避过高的交易成本,即在国际贸易中尽可能避免与绿色壁垒发生正面冲突。这就要求蔬菜出囗企业不但具有生产成本优势,还要具有交易成本优势,只有兼顾这两种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贸易利益。交易成本优势是以信息对称为基础的,为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应尽快建立蔬菜信息网络,及时发布最新的标准法规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十分必要。由于产业信息属于强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只适合由政府或蔬菜行业组织提供。从国际经验来看,蔬菜行业协会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经营者的组织程度,促进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同时在组织制定和执行行业标准、认证以及参与解决蔬菜国际贸易等方面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行业协会脱胎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目前仍未走出职能不清、功能不强的尴尬境地,因此现阶段蔬菜产业信息的完善及交易成本的降低必须依托政府,以行业协会为辅加以实施,待行业协会或农产品出口协会逐步走向成熟后才能担此重任。
加强技术创新,重视制度创新。发达国家在制定蔬菜等农产品技术标准上的优势,源于其对生产环境及产品本身先进的检验技术。基于此,国内许多学者提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然而,正如诺思在其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所提出的,技术创新需以制度安排和所有权激励为环境条件,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我国农产品应对绿色壁垒在加强生产、加工、检验等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重视制度的创新。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参与WTO多边贸易的谈判与规则的制定,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调整现行的技术标准与法规体系,颁布、实施新的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推行农产品认证及检疫检验制度等,都是一种制度创新过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行业协会积极发挥中介作用;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单位以技术进步、创新发展推动蔬菜质量的提高和标准化。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是突破进口国绿色壁垒的有效手段。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逐步推行差异化战略。改革开放后我国蔬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直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平均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1815,然而近年来频繁的绿色壁垒已使产品成本明显上升,泰国等新兴出口国的竞争又抑制了价格上升空间,加之低价策略容易招致进口国利益团体的抵制,诱发反倾销指控,故蔬菜等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逐步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蔬菜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走差异化之路。为此,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策略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现阶段继续实行成本领先的同时,部分蔬菜生产和出口企业可根据产品的区域、品质特征,尤其是针对已经形成地方特色或名牌效应的产品,逐步推行差异化战略或差异集中战略。立足地方优势,探索国际化路径。山东省作为我国蔬菜出口第一大省,其应对蔬菜出口绿色壁垒的成功经验受到广泛的总结与研究,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前往学习、取经者络绎不绝。但笔者认为,山东省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并不仅仅是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化出口基地等经营模式的成功,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结果。因此,地方政府在学习山东等地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应注重发挥当地比较优势,规避劣势,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业国际化发展模式,如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较强的中西部地区选择劳动力要素更为密集的蔬菜产品(如辣椒等),产业组织、规模经济相对较低的地区在国际蔬菜市场中选择目标集聚战略等。在当前农业吸引外资还缺乏有利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外地龙头企业投资或组建战略联盟等形式,可以逐步推动当地发展环境的变革,在“引进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五、 倾销与反倾销   

1、含义  

2、探究 :我国如何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  

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企业要增强应诉的勇气和胆略。发生贸易摩擦后,企业如果不应诉,负责案件审理的部门就可对不应诉的国家或企业直接做出“缺席审判”,这就意味着企业将多年苦心经营开发出来的市场拱手相让。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不去应诉,反倾销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连锁反应。退出这个市场的商品急于涌入另一个市场,必然在另一个市场又引发一场低价竞销,从而引发新一轮反倾销,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外方的有关诉讼,我国企业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出口手续完备,就应积极应诉,据理力争,努力保住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席之地。    

2.落实“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我国现行招标商品基本上是有偿使用,每年有巨额出口配额使用费,可拿出1%-2%作为中央外贸风险基金,专门用来支付争端应诉费用,如争端败诉,所有应诉费用自外贸风险基金中列支,如果胜诉,有关年度配额由应诉企业有偿使用,采用协议招标方式分配。针对有的企业想坐享其成,等别的企业应诉成功后“搭便车”的现象,应采取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在国外对我出口产品裁定“单一税率”或应诉取得全胜时,对积极应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出口经营优先权,对专门扰乱出口经营秩序,又不积极应诉的企业则不允许再继续出口。而且,现在欧盟、美国等多数国家已改变了过去“单一税率”的做法,对应诉和不应诉企业实行差别税率,某些企业搭便车的想法已不切实际了,所以最好的出路还是在于出口企业团结一致,积极应诉。    

3、强化企业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法制与规则意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要想作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依法经营,并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今后企业应加大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的力度,成立专门机构培训相关人员,使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自觉贯穿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来监督企业的活动,有关法律、法规一经通过,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所以,企业应尽量利用各方面力量争取参与、影响政府立法决策。在这方面,国外企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的一些大公司都十分重视参与国会的立法活动,并派出专门代表到华盛顿设立办事处,进行有关法律草案的研究与游说活动,包括评估某一法案的通过、修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议员提出或更改某一法案,影响某一法案的通过。鉴于此,我国企业可通过向人大代表或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形式使立法机关了解企业的想法和现实情况,从而使法律的制定更贴近企业现实,增强企业守法的动力。      

5、加强对WTO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力度。    

 1.增强对WTO各项协议的研究力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想利用WTO规则去开拓市场,维护利益,就必须先深入了解它,并有专业队伍去加以研究。  

(1)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有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WTO基本知识的普及学习,对WTO各项协议有一个大概了解,以尽早避免出现违背WTO协议的政策和行为,从而减少因此产生的争端;同时应有一批具备一定水平的经贸和法律工作者队伍对WTO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各高校应积极开设WTO课程,增设有关WTO的专业,普及WTO知识;研究机构应增加对WTO各项协议的研究立项,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2)企业应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争取资源共享。国内企业可联合设立WTO研究基金,对和WTO相关的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研究WTO协议条款、成员国如欧盟、美国国内反倾销法和有关国际公约、海关税则的项目;企业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到单位讲座、交流,或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到高校去培训、进修;企业内部可成立相应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国内外对WTO的研究成果,WTO新一轮谈判的有关信息,对WTO规则变化动态地跟踪研究。     

2.研究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对发展中成员的优惠贯穿于整个WTO法律体系的始终,在WTO所有协议中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深入研究,用足这一来之不易的“国际权益”。特别是争端解决机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别优惠,企业更应该深入研究,在对外经贸活动中明确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应享有的权利,在同他国的企业发生摩擦时,会利用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3.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内容纷繁复杂,鉴于目前中国加入WTO时间不长,对WTO规则的研究尚未全面铺开,应将重点集中于机制应用的对策性研究上,以便在发生争端时争取对我国有利的局面,避免被动。另外,应加强对WTO争端解决程序与案例的研究,因为WTO争端解决机制体系庞大,规定复杂,要在国内推广有相当难度。而争端解决机构受理个案后所做出的裁决书,都是直接运用WTO的各项规定和各种原理具体分析的结果,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是我们学习WTO知识的好教材。而且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我们还可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和诉讼窍门。  

【教学总结】  

【作业布置】  

1、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克服区域集团内外有别的做法?  

2、我国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3、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绿色壁垒?  

4 、我国如何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反思】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精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程.   

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书,我对此进行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向有关问题献出几个建议和对策:   

第一,结合国内或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为迎接全球性的产业大转移的建议.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它不但表现为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而且表现为同一产业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调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兼并十分活跃;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及高科技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有利于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同时,还会以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而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在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中国绝对不能置身事外.要抓住机遇,积极参加,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例如,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第二,我国在参与和推动区域合作方面,企业要敢于正确对待出口.在合作方面,世界上出现区域集团外的国家不能享受区域集团内部的特殊优惠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会妨碍其他的国家对该地区域集团的出口.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要矛盾,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是有经济风险,但我们要经得起考验,把有利的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我国要多参加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享受最优惠待遇,消除国际贸易的其他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例如,我国加入WTO;我国还要多举行有关世界经济的举办国,主动改变其他国家对区域的出口,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例如,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三,缩小’’数字鸿沟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是我国必要工作,即减少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的国家、地区、人群之间,在信息技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上存在的差距.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导致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正在迅速扩大.既然如此,改革开放的中国对待“对外开放”应该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国内自身积累资金,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处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进外资,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以更好发挥外资的作用.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这就是“引进来”;而“走出去”是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这样一来能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打出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还能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和合作.例如,我国海尔公司矗立在世界各地.   

第四,对于我国遭遇“绿色壁垒”,应该打破这受阻障碍.近年来,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新壁垒形式,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是这类产品长期处于高污染、高消耗、低卫生、低环保的生产水平.因此,我们并不怕,只要提高技术和生产水平,就不怕他们怎样的阻拦.不过,我们应该看见, 我国人口众多不能靠别人搞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但不能闭关自守,而是立足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第五,与世贸成员发生贸易摩擦,要利用是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利.加入世贸组织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遭受最大害国.只要我国提高产量和技术,减少社会的劳动时间,扩大市场的占有量,就不怕他们打出倾销行为.提高关税也能制止倾销行为,不过,最好不要用这手段.因为自己提高了关税,他国也会一样会提高,那样,自己出口也很难.因此,要正确对待贸易摩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不过,机遇与挑战是并存,因此,只要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就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因素,加快发展.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经济生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