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教育个案>>正文内容

教学经验总结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今天在这里能和大家交流教学经验我把它看成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因为教无定法,教学经验更是涉及多方面、多角度,何况又有学科之间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只把在教学中有关情境教学的一点心得总结后与大家交流,正可以得到大家的指点。

在市场经济中有这么一句话:商品,赢得市场就是好商品。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教学中,就可以是课堂,赢得学生就是好课堂!那么我们如何赢得学生呢?

很多教师都想过这个问题,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坚持这样的观点:课堂应该像一个舞台,教师要成为导演,学生应该成为主角,师生共同合作,表演出精彩的节目。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地显示出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教学过程”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的良策。情境设置的方法有很多,学科不同方法也不同。不过会有些共性的原则需要我们遵循。在运用情境教学时我觉得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则可以遵循:新颖性、双向性、适应性、灵活性。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活水,让学生在活水中畅游。这就要求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应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它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新型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情境。同时情境的创设应是一种双向交流,体现教学活动领域的民主性。这种双向交流与传统的单向传递有本质的差别,前者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后者教师是真理的化身。创设情境教学是真正让学生“活”起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高见”。

比如在讲解《要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节时,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并且在哲学上册曾经提到过相关内容,这时如果再简单提问什么是主观能动性、我们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效果一定不好。所以我采取了诱导法,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列出知识结构图表。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故事,在故事情境中感悟哲理。

故事《拐弯处的发现》  有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火车行驶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之中,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前面有一个拐弯处,火车减速,一座简陋的平房缓缓地进入他的视野。也就在这时,几乎所有的乘客都睁大眼睛“欣赏”起寂寞旅途中这特别的风景。有的乘客开始窃窃议论起这座房子。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返回时,他中途下了车,不辞劳苦地找到那座房子。主人告诉他,每天,火车都要从门前“隆隆”驶过,噪音实在使他们受不了,房主很想以低价卖掉房屋,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人问津。不久,年轻人用3万元买下了那座平房,他觉得这座房子正好处在转弯处,火车一经过这里时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看到这座房子精神会为之一振,用来做广告是再好不过了。很快,他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推荐房屋的下面是一面极好的广告墙。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这个广告媒体,在3 年租期内,支付年轻人18万元租金

教室里一片寂静,读到最后时教室里响起一阵唏嘘之声。这时我让学生谈谈感受,然后让学生分析主人公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一个说“成功的起点原来只源于一个小小的注意,我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另一个说:“维他命C的发现者森特哲尔吉说过,天才见人所见,思人所未思。可见,是否善于思考是天才与常人的本质不同。所以我们要勤动脑,多思考,透过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认识其与众不同的本质。又一个说: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努力和1%的灵感,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思维再找学生分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较容易就答上了。最后我作了以下总结:“生活中不是没有美,只是我们往往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足以令他成功的机会。而事实上,机会无处不在。在这个世界上,机遇降临的方式是千奇百怪的,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1、大胆想象。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有助于个体知识的获得和其他各种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是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源泉。2、付诸行动。想象固然重要,但在想象指导下的实际行动才是成功的关键。3、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作为动力,支撑着我们把行动进行到底。我们要善于寻求积极的自我意识,中国有句俗话说远看风景天地宽。它告诉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看社会、看人生。

当然,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时代的要求来设计,体现适应性和灵活性。比如在给高三学生讲三农专题时,考虑到学生离农业较远,我用陈桂棣、春桃夫妇的报告文学《中国农业调查》的一点内容来设置情境:

在那里,我们吃惊地发现,大山里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农民一年累到头,平均收入只有七百元,月收入仅摊到五十八元;许多农民住的还是阴暗、潮湿;狭小、破旧的泥坯房子,有的,甚至连屋瓦也置不起,房顶还是树皮盖的。因为穷,一旦患病,小病强忍,大病等死。全乡六百二十户人家,贫困户竟占到五百一十四户,达到百分之八十二点九;全乡两千一百八十人,贫因人口也占到一千七百七十人,达到百分之八十一。可是,就在这样一个贫穷的乡镇,因为前几年乡村干部们搞浮夸,居然被上面认定已经脱贫,派下来的苛捐杂税,压得村民透不过气;而且,这个乡的乡长又是个敲骨吸髓的贪官,;就在我们去之前才被法办。我们在惊讶于贪赃枉法者已是无处不在的同时,更令人窒息般地感到话题的沉重。

联合国发表过一份《人类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将全球一百六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发展指数的高低排名,中国被排在了第八十七位。这个名次是很令人沮丧的。当二十多年成功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由于这种突飞猛进,已经创造出了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的时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茵,却在注视着我国的农业问题,他曾对中国的访问者说,中国经济有两大问题:一是农业,二是人口;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过相同的话:中国目前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人均国民收入太低。

读到这,学生们有的摇头、有的叹气。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为什么三农是目前经济的重中之重,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已经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我们现有的现代化水平能不能维持,关系到我们通过二十多年努力奋斗好不容易创造出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可能毁于一旦的严峻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三农问题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油然产生一种责任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切入点要新,目标要明确,难度要适宜,形式要开放灵活,只有这样,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总之,创设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情境的设置应当根据学科不同、教材的内容不同、学生特点不同而变化,但不管怎样变,情景设置的新颖性、双向性、适应性、灵活性原则应该不变。这需要教师善用自己的智慧和注重知识的积累,在备课上下工夫,这些年我从没有放松过备课,结合现实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的教学情境一直在变。虽然这会增加工作量,有时一个教案设计我需要花几十个小时收集、筛选资料,但学生对自己教学的认可又为我增添了动力。我深知教学艺术无止境,所以我愿意“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经验交流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