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经济生活>> 第四单元>>正文内容

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题精编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是决定这种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②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这种分配制度。③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起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必须贯彻什么原则?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1)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分配的结果能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③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1、如何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⑴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⑵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家的财政收入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财政有哪些巨大作用?
⑴集中力量办大事。①促进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建设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②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③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⑵保障人民生活。①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⑴税收有三大基本特征: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⑵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有何意义?
⑴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其计算办法是: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17%)—上一环节已交税金。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⑵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具有“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的特点,因此,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调节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的。
(3)有点:①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2.我国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应当怎样做?
(1)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要切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⑵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我国为什么加强宏观调控?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
⑴①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要求,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单纯靠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③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⑵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正确认识总体小康的目标?全面小康是什么样的?
(1)①二十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②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科学发展观
(1)是什么?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为什么? ①科学发展观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我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第二,具体经济发展措施: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路子。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④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十二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实现形式?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在全球到处奔走。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2)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2.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⑴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极影响:①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②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3.世贸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目标各是什么?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⑴作用: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⑵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⑶目标: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
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①有利的一面: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②不利的一面: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4.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什么?新形势下怎样坚持"引进来"?什么是"走出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2)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3)"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4)"走出去"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