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班级管理>> 教育个案>>正文内容

也谈“擒贼先擒王”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案例呈现:
  
  本学期,赵老师接了初二(六)班的班主任。接手新班,赵老师先找这个班初一时的班主任李老师了解班级情况,李老师说班级整体情况很好,只是个别学生喜欢抱团,并告诫赵老师,一定得细心留意,特别是以小志为首的那个小团体。
  赵老师想,十三四岁的年纪,抱团很正常,等班级稳定了,再逐一引导也不迟。于是,赵老师组班委,开班会,树班风,正当他甩开袖子准备大干一番时,刚上任不久的班长新峰就要辞职。赵老师不是鲁莽人,刚接班时,他就通过各种途径对这群孩子进行初步了解,并通过近一周的观察才锁定了新峰。他性格开朗,成绩优秀,且有很好的人缘,更重要的,新峰这班长是所有学生民主选举出来的。赵老师想这事不像新峰说的能力有限那样简单,于是,决定先稳住新峰,让他再考虑考虑。
  事后,赵老师找了几个同学了解情况(并不是刻意地打听,而是在与学生聊天中很自然随意地谈及新峰),初步判断新峰辞职与小光没有当选有关(竞选时小光与新峰有三票之差),赵老师通过课下细心观察,发现近段时间,小光与小志那个小团体走得很近,而且新峰总刻意躲着小光与小志,赵老师就以了解班级情况找新峰谈话,当问及小志的那个小团体时,新峰总支支吾吾。这下赵老师能明晰地确定,新峰辞职与小志那个小团体大有关系。学年伊始,这小团体就影响到新组建的班委,这样下去,那还得了,看来以前李老师所提到的问题,已不能再放一段时间,而是迫在眉睫,要“瓦解”这个小团体,关键还在小志身上,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在转化小志的过程中,赵老师做了充分准备。他重新翻了小志的档案,在他的基本资料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小志的家庭是很典型的单亲家庭,因此,他身上带有单亲家庭孩子的共性,通过与小志母亲的联系(有几次深入的交谈),对小志的成,长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再通过与小志的正面接触,直到真正把握到他的性格特点。小志并不是一开始就成绩差,以前(父亲还未去世前)学习还挺好,小学四年级成绩开始下滑,进初中时还在中等,一年后才落到最后几名的。小志看重哥们义气,却有点孤僻、叛逆,特别是对母亲,和母亲交谈时总表现出厌烦,时有挣脱的欲望。
  赵老师转化小志,得益于一个教育案例的启示。这个案例说的是一个贫困乡村长大的中学生,上网成瘾,不管老师怎么苦口婆心地劝,都不行,无奈之下,学校打算让他回家反省一年,因村子没有电话,老师要联系家长只能亲自下村去找,在找家长的过程中,无意看到了孩子的母亲背着一篓农粪正涉足趟过一条小河,农粪把这位母亲的背压得很弯,落在河面的影子拖得很长,随着波纹荡来荡去,那场景让老师感触颇深,下意识地把那幅让人心酸的画面留在了相机上。老师回校后,没有让孩子离校,而是改变初衷,把孩子母亲的那幅照片拿出来给孩子看,结果孩子热泪盈眶,老师也最终将孩子成功转化。赵老师的这个小志,也有相似的背景,于是,赵老师就依葫芦画瓢,案例中是照片,赵老师用的是小志母亲的一封长信,不过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小志一天一天改变,并远离了原来的小团体。
  赵老师正为自己的成功暗暗窃喜时,问题又出来了。小志原来的那个小团体开始为难小志,一次放学,这个小团体的几个学生找小志麻烦,把小志围在学校操场拳打脚踢,被学校巡检保安逮个正着。小团体的几个学生受到学校的严厉处分不说,小志还受了伤,造成轻微脑震荡,赵老师也受到校领导的严厉批评。
  是赵老师没做好吗?但小志确实已经转化,可发生这样的事,赵老师也难辞其咎。赵老师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案例点评:
  
  案例中的小志十三、四岁,正处于所谓的“青春期”、“狂飙区”、“叛逆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普遍处于“不稳定状态”,情绪较为浮动,心思更为敏感,很容易“想太多”。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家长的依赖会有部分转移到同侪团体,许多特别的人际关系、个人价值、情感经验由于家庭无法提供,转而诉求于朋友,诉求于同侪团体。因此,抱团在所难免。但小团体意识高涨,容易出现排他现象,即“如果你跟我好就不能跟谁好”。小团体中的成员每目的活动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团体中,就会与其他同学的气氛变得十分僵硬。他们为了个别利益,总会有其不同的意见或主张,而且坚决不相让,整个班级事务的处理,就难以达成共识。案例中以小志为首的小团体造成新组班委不稳定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案例中赵老师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这是解决小团体问题的常见方法,而且很有效,但就案例中赵老师的做法,至少有以下几点是他应该注意却没有注意到的。
  首先,小志在小团体中的确切位置。“擒贼先擒王”说的是个“王”字,小志在这个小团体究竟算不算是“王”,赵老师并没搞清楚,并不是说小团体各种行动以谁为首,谁就是王了,你要擒的那个“王”是有领导意识,并能对整个团体真正有影响力的。案例中赵老师对小志这个个体关注得多,对整个小团体研究不够,解决问题时就犯了一个先决错误。
  其次,赵老师只关注对小志,也就是“王”这个个体的转化,而没有关注小团体的整体转化。从小志的转化过程来看,赵老师是成功的,但他忽视了小志所在的那个小团体,也就失去了对整个小团体转化的契机。赵老师在转化小志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引导小志对整个小团体的影响,即使小志不能算“王”,他对这个小团体的影响比一般的成员还是要大些,由小团体内部自觉转化比老师直接干预效果往往要好。当然,老师的亲自干预有时也是必须的。
  再者,赵老师也忽视了一个应该注意的学生,小光。小光在竞选班长时,与新峰仅差三票,先不管这票数的真实性,就从他得的票数和竞选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小光就很值得注意。另外,在后来小团体与小志发生冲突中,并没有小光的参与,可以看出,小光与小团体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仅仅是小光与小志的关系要好,因此,通过小光来转化小志也成为一个可能,甚至是更好的一个突破口,但赵老师就这么轻易地忽视了小光。
  最后一点是赵老师对小志转化后的观察不多。如果赵老师在成功转化小志后,不只顾窃喜,而继续关注事情的发展,就会发现一些不好的苗头,及时地处理解决,很可能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
  案例中的赵老师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他在解决问题之前所做的准备及对成功案例的学习与借鉴,都是值得老师们认真思考的地方。
  
  扩展阅读:
  
  脊背上的教育
  湖北建始县第一中学万仲永
  新学期,一批新生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高中——建始县第一中学。然而,许多新生来了以后就被小县城里现代化的东西所迷惑而找不到精神归路,其中一个来自偏僻农村的学生迷上了网络。这位学生家里生活非常困窘,父亲在外打工,靠母亲一人种着七八亩薄田采维持这个家的生计。可他无暇顾及这些,他的全部精力都被网络的魔力吞噬了,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一点儿心思去学习。他白天情绪低落,沉默寡言,面容憔悴,到了晚上哿从死气沉沉中生出许多活力,不惜“飞檐走壁”,冲破学校管理的重重藩篱奔向网吧。班主任与学校领导多次找他谈话都没有用。对于一个已经迷失了灵魂的学生来说,教育也似乎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大家都有点束手无策了。
  后来,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与其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把这位学生接回家,不让他在学校继续放任自流了。这样,他既可在家中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又可戒掉上网的恶习,这似乎是拯救这个学生的万全之策。
  于是,一天下午,学生处的姚恩惠老师与张志筱老师驱车前往这个学生家中。经多方打听后他们得知,这位学生的母亲正在田间背农家粪。姚老师与张老师赶往田间,经人指认,眼前这个背粪过河的妇女正是那位母亲。此时,远处起伏的山峦蜿蜒成夕阳下的莽莽苍苍,金色的阳光铺洒在整个河道上,粼粼波纹映衬出这里的祥和宁静。在这样的背景下背着满满一筐粪在相隔尺远的尖尖圆圆的石头上蹒跚而行的母亲是那样的突兀,两位老师被这个背着山一样重负的母亲震撼了。姚老师拿起手中的相机,抓拍了这一幅真实的画面。
  感受到此景此情,两位老师只好返回学校,先前想好的力图说服她的种种言辞此刻显得如此卑微苍白,不堪一击。她背上背负的不仅仅是一背篓农家粪,而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啊!
  回去之后,两位老师把这张照片拿给这个学生看,并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诉他,对他进行深入教育。也许是艺术的震慑力,也许是良心发现,也许是被老师的言语打动了,这个学生终于痛改前非。他告别了昼伏夜出、昏昏沉沉的生活状态,学习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生命激情从此喷发,成了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一张照片升华了老师对教育的认识,一张照片生成了学生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