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素材资源>> 文本素材>>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技术和人才:中国电影“高票房”背后的产业短板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新华网上海6月21日专电(记者 许晓青、周宁、孙丽萍)全年故事片产量达456部、国内影院票房达62.06亿元,比2008年增长42.96%……2009年中国电影在拥有了逆势上扬的辉煌之后,如何在2010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持久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已成为摆在电影业界面前的一个新命题。

    票房能代表电影产业的一切吗?有了票房,中国电影还缺什么?在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业内人士众说纷纭。

    “票房热”背后的冷思考

    去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推动电影市场繁荣、产业增长的强大后盾。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说,中国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改革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他同时强调,中国电影还需不断在世界电影发展潮流中借鉴经验,不断从中华民族博大而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华。

    62.06亿元票房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对此,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李前宽提出了冷思考。他说:“我们确实应该看到,中国电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去年62亿多元的票房,与一些海外市场相比,并不值得骄傲,要看到差距。”

    李前宽认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大势是好的、是发展的,但从整体产业的层面来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电影的风格,电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部高票房的影片,不能简单地与高效益画等号。”上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仲伦说,近年中国电影票房火起来,往往有一些初入行的投资人和制片人,见面必谈“赚钱”,实则对投资和成本核算相当陌生。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吴宇森在“主席讲坛”上以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对票房的思考。他说,单论票房,其实美国的很多大片也都是亏本的,大概只能回收1/3,1/3要靠海外市场,还有1/3要靠DVD发行。这就给中国电影提出了更多的发展课题,比如如何把中国元素融入全球化语境,如何从内容到营销兼顾海内外市场等。   “不差钱,差技术”

    “中国电影就像中国足球,现在不缺钱,缺的是技术。”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导演冯小刚语出惊人,批评中国电影技术与国际水平相差巨大,直言“高票房”掩盖下的技术之困。

    近5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飞速发展,一些国有电影企业开始逐步意识到技术短板。去年以来《2012》《阿凡达》等带来的视觉震撼,更令中国电影“不差钱,差技术”的呼声渐长。

    曾经是中国电影摇篮的上海,电影人在陷入忧思的同时,也试图以实际行动突围。今年电影节期间,上海电影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出资在上海成立亚洲领先,面向影视、广告、动画等行业提供后期制作的合资公司,意图在上海打造东方“好莱坞”式的电影科技基地。

    “上影正在做的技术基地,正是希望能逐步克服中国电影的技术短板;我们不能一有大片就送到海外去加工、去增加特效;希望通过合作,上海能成为亚洲领先的电影后期制作中心。”任仲伦认为,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在胶片冲印、特效制作等后期制作领域,形成一条新的技术产业链,令国内导演以更趋合理的成本,在家门口实现“大片梦”。   技术短板“遭遇”人才瓶颈

    “中国电影界当进一步注重提携新人。”吴宇森连续两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强调同一个话题。

    在透视中国电影技术短板的同时,境内外华人导演纷纷直言:圈内“乏人”才是实质。

    冯小刚说:“由于我国专门从事视、听、声、画等特效制作的人才太匮乏了,对拥有5000多个功能的进口设备,最多只能利用不到500个,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些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当前浮躁的娱乐心态掩盖了电影严谨、细致的技术革新。社会上频现报考表演、导演专业的人十倍甚至数十倍于电影科技专业,舞美、摄影、摄像等专业毕业生纷纷改行当演员、导演。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说,电影科技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影视院校在教学科目设置、师资力量引进、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要同步改革,才能培养出高精尖电影科技人才。

    专家指出,中国影坛的新人匮乏,不仅限于技术人才,电影界人士话语中的担忧,其实显示出一种实用性人才的整体性“贫血”。

    当人们还在掐指数着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名字时,上海国际电影节自2004年起设立的亚洲新人奖已透出点点星火。从当年凭借《绿草地》获得关注的宁浩,到今天推出新片《钢的琴》的张猛,中国新生代导演梯队的形成能否在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实现,仍是一个悬念。

    而台湾知名导演王童认为,电影人才不仅是在技术上,还应包括“不分大片、小片,真正用心去拍的导演”“善于讲述中国故事的编剧”“专攻精打细算、运作资金的制片人”等,电影业亟待培养的专业人才还有很多门类。

    香港导演彭浩翔也持类似观点,他说:“我们好像看到《阿凡达》赚钱,其实只看到《阿凡达》的结果,没有看到它前面花了10多年的时间去研究。事实上,我们缺的是有想法、持长远目光的投资人。”

    吴宇森对中国电影人才的推陈出新一直持积极推动的态度。他说:“希望在中国电影发展最好的时候,业界能多帮助年轻人,给他们多一点空间和机会,让更多新生力量继续中国电影的辉煌。”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政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