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优秀教师>>正文内容

“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风采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孟二冬:他留下的是爱和感动

 

北京大学教师

 

 

  主要事迹: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的骨干教师。2004年,他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在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仍坚持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每周授课10学时,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课。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声中,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感动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回到北京,经诊断,他患了食道及气管恶性肿瘤,先后接受3次手术治疗,即使如此,病情稍有缓和,他仍然带病继续坚持工作。2006年4月22日,因医治无效逝世。


  传道,授业,解惑,孟二冬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学者的神圣使命。尽管身患重病,他仍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师德,坚守自己的生活,这种始终如一的坚守,让人感动,让人感到温暖。孟二冬在平凡、平淡、平和、平实之间,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颁奖词:在剧烈的咳嗽声中,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泪花中,他倒在石河子大学的讲台上。


  他从几千公里外的北京大学来到新疆对口支教,把他的学识、品格、精神留在了两所学校,也把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留在了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孟二冬,用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与学者的神圣使命。


  他撑着重病之躯,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师德,坚守自己的岗位,这种始终如一的坚守,让总书记动情,也让所有人感动!

 

陆永康:他跪着,但他的责任屹立着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教师

 

 

  主要事迹:“如果你问我有什么可图,我要说的就是我图的是家乡的娃娃都能读书有知识,我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说这话的人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残疾教师陆永康。


  陆永康出生才9个月,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20岁那年,陆永康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跪”到了讲台上。这一“跪”,就是36年,陆永康就是这样跪遍了孔荣小学周边的自然村寨。曾经,他所教的毕业班42人中有22人考取了初中,这在孔荣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他比常人矮了许多,一双特制的大木鞋,把他膝盖以下的双腿紧紧裹住,这双用木板、篮球皮、铁丝、钢钉做成的木鞋没有鞋帮,却有2公斤多重。陆永康就是这样一位四十多岁的硬汉子,有着大山般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同一件事———为使山村孩子脱盲,为了孩子明天的希望,跪行于大山之中,校园内、课堂上,他拖着残疾的身子与命运抗争,与天地抗衡。


  颁奖词:他出生才9个月,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到了学步的年龄,他只能以膝代足。20岁那年,陆永康成为了一名教师,“跪”到了讲台上。这一“跪”,就是36年。


  就这样,他跪遍了孔荣小学周边的自然村寨。在学生们眼里,他一天比一天高大。


  他说:“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闪发光,我仍将继续用我的一腔热情为农村的教育事业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他在自己跪过的讲台上,无怨无悔地诠释着神圣的使命……

 

包涵:152篇周记赢得学生的心

 

复旦大学教师

 

 

  主要事迹:一本用旧了的蓝皮笔记本,把一个朴素、执著的高校辅导员推向台前。一向埋头做事的她没想到自己会引发高校思政工作者研究“包涵现象”。


  4年的辅导员生涯,除寒暑假外,坚持每周给学生写周记,并在班级主页上发布。篇篇周记,都融入这个年轻人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爱心+责任+智慧。在长达4年的辅导员生涯中,她共撰写辅导员周记150余篇,累计12万余字。在学生住宿区的宣传栏阅读包涵的周记已经成为她的学生的一种习惯。


  2006年年初,复旦大学的包涵被评为“上海高校十佳辅导员”,她周记中许多精彩的心得被学生称为包涵“锦言”。6月,由国务委员陈至立题写书名、教育部部长周济作序的《包涵心语》正式出版,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京主持召开出版座谈会。至此,围绕包涵所引发“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点讨论被推向了高潮。


  颁奖词:她所面对的都是小事,做小事似乎很容易,但她知道在每一件小事后面,是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是一个快乐或者苦恼的灵魂。


  在有苦有乐的工作中,她用152篇周记赢得了学生的心,她明白了做小事,也需要爱心、责任和智慧。


  这就是一个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理解,把小事当大事来做,就能做好,做精,做到人的心里,做出别人没有取得的成效。


  她是包涵,她用这样的信念鼓励着自己:桃李满天下,为国育英才。

 

李力:带着“一把酸枣”赶路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主要事迹:李力是一个敢追梦的人;一追就是近10年。


  1998年山西文化艺术学校等3校合并,并发展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那时李力就有排演一部具有“山西风格,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舞剧梦想。


  舞剧《一把酸枣》实现了他这一梦想,该剧自2004年首演以来,在全国各地巡演160多场。2006年11月,该剧获得了2005年至20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舞剧类第一名。


  李力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了“院团合一”的办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舞台实践—市场检验”的艺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得到了文化部及其他兄弟艺术院校的认可,为处于起步阶段的艺术职业教育摸索出了一条可以践行的道路,成为全国艺术院校学习借鉴的典范。


  李力用《一把酸枣》打造了艺术职业院校发展的标本。


  颁奖词: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候隔得很远,有时候相距很近,而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敢于追求,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追求。


  他,十年追梦,《一把酸枣》使梦想成真。世上本没有路,当你敢于追求、勇于创新时,路就会在脚下延伸。


  李力带着“一把酸枣”赶路,在历经苦涩与酸甜的实践中,他探索出“院团合一”的办学模式和艺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处于起步阶段的艺术职业教育摸索出一条可以践行的希望之路。

 

邓费建、邓波:贫困是可以战胜的

 

西南大学学生

 

 

  主要事迹:邓氏兄弟家住重庆市荣昌县吴家镇,3年前,兄弟俩同时考取了大学,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然而对于邓家而言,这简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父亲患有心脏病,每年都要住院治疗,母亲体弱多病,为了供两兄弟上大学,父母要种很多庄稼,非常辛苦。


  兄弟俩从大学一年级起就勤工俭学,甚至过年都不回家。大学生活虽然艰苦,倒也平静。然而到了去年7月,重庆遭遇多年不遇的干旱,让兄弟俩寝食不安。


  兄弟俩决定加大勤工俭学的力度,于是,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哥哥邓费建提出了一个想法,开办一个养猪场。


  西南大学所在的重庆市荣昌县素以养殖业闻名,而他和弟弟邓波所学的专业又都与动物有关,邓波学动物科学,邓费建学动物医学,两个专业可以互补。


  父母的支持给了兄弟俩极大的动力,他们一边养猪,一边抓紧时间学习,一个学期下来,不但猪养得膘肥体壮,而且在学习上,他们也再次双双获得奖学金。


  兄弟俩告诉记者,再过几个多月,这些小猪就长成了,就可以出栏了,除去成本,预计可以获得两万多元的利润。对于自己的未来,他们产生了新的思考。他们准备到西北地区找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开发立体农业。


  颁奖词:家境贫寒,父母多病;多年不遇的干旱,使贫困如雪上加霜。


  一个养猪场,两名大学生,农家亲兄弟——不仅学有所用,而且给全家人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邓费建、邓波这样回答命运——贫困是可以战胜的……

韦正雄:学生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贵州省望谟县油迈乡教育辅导站教师

 

 

  主要事迹:在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韦正雄拼死救出31名学生,却失去了7位亲人——他说:“学生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因为很多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十多公里远,而学校宿舍又少,因此,学生家长便让孩子寄住在离学校只有300米远的韦正雄家。2006年6月12日深夜,该县境内发生特大洪灾。韦正雄家旁边一墙之隔的两栋平房是他的两个亲弟弟韦正师和韦正开的家。两个弟弟已经外出打工,离家前特意嘱托韦正雄要照料好他们的妻子儿女。此时,暴雨倾盆,韦正雄的女儿韦海丰正在楼顶高喊着隔壁两个婶婶的名字,几声微弱的应答传来,但很快也被雷雨声吞没。一边是危在旦夕的亲人,一边是急等救助的学生,救学生还是救亲人?韦正雄没有多加思索就直冲学生们居住的一楼。


  天亮后,31名学生顺利获救,而韦正雄却失去了7个亲人。


  获悉此事的学生家长和当地乡亲流着热泪说,韦正雄是油迈人民的骄傲,是一个真正舍小家为大家的榜样!


  颁奖词:一边是危在旦夕的亲人,一边是急等救助的学生,在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面前,他没有多加思索就作出了自己的选择……31名学生得救了,他却永远失去了7位亲人。


  韦正雄,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有谁知道事后他内心深处对逝去的亲人有多少歉疚、多少哀恸?但教师的责任使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也使他在滔滔洪水中的抉择几乎成为一种本能。而当责任成为本能时,教师这个职业就显得更加神圣!

 

陈敬道:有人是这样而倍受尊敬的

 

湖北省仙桃市范关高中教师

 

 

  主要事迹:一个在饥饿与劳累中长大的小女孩,为什么总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千辛万苦跳离农门的大学生,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到农村就业?她在困苦中表现出的坚韧顽强让人钦佩,而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她所保持的纯朴、高尚,以及从容无邪的微笑,更让人震撼。


  陈敬道自小丧母,父亲弃她而去,是养父将她一手带大。为了报答养育之恩,考上湖北师范学院的陈敬道在离学校十几公里远的农村租了一间房,背着瘫痪的养父去上学。为了给养父挣医药费,她卖过报纸,发过传单,端过盘子,拿着奖学金的同时还兼做着4份家教……


  2005年7月,陈敬道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带着病榻上的养父到湖北省仙桃市范关高中这所农村中学任教。


  “每次遇到困难,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我始终相信一点:人生的大海难免波澜起伏,但对生活的爱永远不能泯灭。”她一次次向孩子们传递这样的信念:只要真心付出,就会获得爱的回应。


  颁奖词:自小丧母,父亲弃她而去,是养父将她一手带大。为了报答养育之恩,考上大学的她,在离学校十几公里远的农村租了一间房,把养父接到身边。为了给养父看病,她卖过报纸,发过传单,端过盘子,拿着奖学金的同时还兼做着4份家教……


  大学毕业后的她,毅然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带着病榻上的养父来到了农村中学任教。


  这就是陈敬道!她把生活赋予她的磨难化作财富,把社会赠与她的关爱化作回报社会的厚礼。


  她因此而倍受人尊敬。

 

胡铃心:心向着蓝天飞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事迹:路不是一步走出来的,今天所站立的地方,胡铃心走了多年。


  从中学时期的“21世纪空天飞机展望”设计开始,胡铃心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设计,比如“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比如“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等;“飞豹”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神舟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郑松辉先生、著名航空专家屠基达院士、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对胡铃心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才华十分欣赏。


  沿着童年的梦想一步步走来,胡铃心正逼近他的蓝天。


  2005年12月,作为全国先进典型和时代先锋,他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1家中央新闻媒体的集中采访。在闪光灯背后,他有着更耀眼的光环:“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亚洲赛区第一名、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全国三好学生、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等。


  胡铃心凭借意志和才华超越了自己,成为时代的先锋。


  颁奖词:从童年看到从头顶飞过的飞机开始,他把自己的时间和梦想都给了蓝天。他用自己的智慧寻找飞翔的力量。


  他不是天才,他用自己的努力铸就超凡的才华,征服天空不能靠空想,他坚信汗水可以铺成通天之路。


  沿着童年的梦想一步步走来,他正逼近自己的理想,和同龄人比起来,胡铃心是一个离蓝天更近的人。

 

申竟:她的心有47瓣

 

原山西长治市华普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资料照片

 

  主要事迹:申竟曾是一名下岗女工,2001年,她自主创业,成立了华普涂料公司。2003年,她创办了“申竟希望班”,先后共抚养、救助了47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为此她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物力和财力,2005年以后由于涂料公司的经营滑坡,希望班多次由于资金问题陷入困境,但从小失去父母的申竟一直咬牙坚持,她不愿孩子们再次回到贫瘠的家里:“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们继续读书,我要把这些孩子们都送上大学!”


  申竟的最大理想是能给孩子们盖栋公寓。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申竟四处讨债和筹款。2006年10月9日,申竟在给孩子们筹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45岁。车祸前她念念不忘的是给孩子们开一次家长会,她把自己的心分成了47份、给予了每个孩子。


  2005年,申竟荣获了“全国十大基层公益事业‘爱心大使’”的光荣称号。2006年2月,申竟获得了“2005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公益奖”。2006年3月,长治团市委授予她“希望工程特别奖”。


  颁奖词:她是一个普通的工人,2001年自主创业,成立了涂料公司。


  2003年,她用积蓄创办了“申竟希望班”,先后抚养、救助了47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失学儿童。


  她最大的理想是能给孩子们盖栋公寓。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她四处筹款。不幸,年仅45岁的她遭遇车祸,永远倒在了给孩子们筹款的路上……


  她把自己的心掰成47瓣,分给了每个孩子,却没能留下一点儿给自己和家人。


  今天,当我们呼唤爱心、呼唤真诚时,有一个人已经为此倾其所有,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她,就是申竟。

 

牛志远:别样情怀别样爱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阳光福利院院长

 

 

  主要事迹:一个59岁的农民,却拿出几十万元积蓄创办了“襄城县阳光福利院”,专门收养品学兼优的孤儿。两年间,他就培养了21名大学生。


  他的阳光福利院2006年参加高考的17个孤儿全部上了大学专科线,其中8人上了重点分数线,600分以上的就有7人。


  多年来,他固定帮助的孤儿就有十多个。200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牛志远花费14万元在自家的责任田上盖起了有13间房的院落,把第一批9个孤儿接了进来,门口挂上了“襄城县阳光福利院”的牌子。对来到这里的孩子,牛志远管住,管吃穿,管学费,至今福利院仍助养着80名孤儿。在助养和资助这些孤儿的同时,他因车祸受伤的小孙女却由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落下了智障残疾。


  牛志远已经59岁了,但他还在劳碌着。因为他承诺过,10年之内要培养出100名大学生。


  颁奖词:是谁,愿拿出自己的积蓄抚养别人的孩子?


  是谁,敢承诺10年之内培养100名大学生?


  他本可以知足常乐,安享晚年;但他却在自己的责任田上盖起13间房,收养了80多名孤儿。


  他建的“阳光福利院”,成了孤儿的乐土;他收养的孤儿,正在为祖国的明天而刻苦学习。


  在中原这片热土上,“阳光”沐浴着一片希望,大地滋养着爱的力量。


  牛志远,这位59岁的农民,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像铸铜一样,为失学孤儿铸造理想。


  (本版照片除有说明外,均为本报记者修伯明、王鹰 摄)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6日第3版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教育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