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创设乐学情景 提高教学效果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梁智君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的最初动因。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上呈现多元化,并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哲学课又是思想性及理论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所以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单调、枯燥、无味,对其不感兴趣。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所导致。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追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懒学不如苦学,苦学不如乐学,为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兴趣,爱学习,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乐学情境,即用各种方法去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提高觉悟,增强能力,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创设“乐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巧用幽默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哲学课最忌讳:“干巴巴的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尤其需要幽默。幽默语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增强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大有好处的。如我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这个观点时,我看见课室里有很多竹制的清洁工具,就突然停下来问学生:“你们吃过这些竹扫吗?”大家都十分惊讶,情绪一下子被调节上来了,我跟着一字一句地说:“但是,它们的弟弟——竹笋,谁没吃过呢?”学生们都恍然大悟地笑了起来,我就趁势引导他们按自己设计的思路去思考,最后得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的结论。又如我在讲述“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来决定作用”的观点时,我先提出“假如没有生产实践,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等到学生们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后,我小结时说:“假如没有生产实践,我们大家现在还会在原始森林的大树上爬来爬去呢,(还不可能进化到人)你们说它重不重要?”学生们都会心地笑起来。这样,通过幽默的语言,学生对课本的原理、观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是双向的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施教过程中,师生双方要共同配合,不仅要有老师讲,也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讲,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引起学生共鸣,真正让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述“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这个问题时,我先讲述自己过去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种种不顺境的情况,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的事实,引起学生共鸣。然后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情况,并把其想法讲出来与周围同学一起探讨,最后师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就比纯粹理论的说教效果好多了。又如我在讲述“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这部分内容时,更是和学生一起就他们将要实现的近期理想—考上一间理想大学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理想(主客观条件)进行讨论,最后把讨论结果理论化、系统化,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三、讲故事,明事理
古今中外流传有很多有哲理的故事。我们在上哲学课时,如能把课本理论和一些小故事结合起来,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气氛中解决平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授“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这部分理论时,先给同学们讲一个笑话:古代有一个希腊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未还,债主来讨债,欠债人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借钱时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这个“我”了,因此,我不欠你债。债主一听鼻子都气歪了,于是动手打了他。借债的被打后,把债主扭到法院,法官问债主:“你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说:“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打人时的“我”已不是现在的“我”,因此,我并未打人。”法官一听,觉得双方都讲得有道理。于是官司不了了之。讲完笑话,先让同学们分析笑话所包含的哲理,自己再小结: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事物在绝对运动中,还有相对静止存在,否定了相对静止的一面,就会滑向诡辩论。这样,学生印象就深刻了。又如在讲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联系的知识时,讲了“燕太子丹赠手”的故事让学生讨论: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宴请将要为他刺杀秦王的荆轲。他为了讨好荆轲,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奏乐。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灵巧的手,魂飞天外,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到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的双手切断,放到一个盒子里,赠送给荆轲。讲完这个笑话后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个故事,不仅暴露了剥削阶级的野蛮残酷,而且也反映了太了丹那极端的形而上学的思想。他割裂了手和身体的有机联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而部分一旦离开整体,也就失去了它作为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本知识并提高他们解决材料问题的能力。
四、赏典故寓言,析深遂哲理
我国古代寓言蕴涵着宝贵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哲理,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也给丑恶和无知以无情的揭露。在哲学教学中恰当地引用一些寓言,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用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不可违抗性是规律客观性的突出表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哲理;用“郑人买履”的寓言分析“教条主义是从书本出发,从主观出发的一种主观主义”的原理;用“刻舟求剑”的寓言讲述“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只承认物质,否定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的观点;用“塞翁失马”的寓言告诉学生“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并根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哲理等等。
五、多读古诗名句,细思思想境界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代名人大家的不朽诗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古诗名句去辅助理解,不仅能使学生思维开阔,更可使哲理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如我在讲授“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这个观点时,就把南北朝(梁)时诗人王籍的一首《入若邪溪》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句与宋朝王安石一首《钟山绝句》诗中“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之句都写出来让学生鉴别对比,从对比中领会王籍之诗的妙处以及王安石败笔的原因,都在于如何处理“鸣”与“幽”问题上,从而得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观点。又如我让学生鉴赏卢梅坡的“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然后结合该诗理解“客观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进一步引出“我们要用两点论而不能用一点论的方法看问题,要坚持辩证法而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越学越有滋味了。
综上所述,生动的乐学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引导他们各种问题作出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这样,我们教学就容易达到满意的效果。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