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浅谈思想品德课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中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只重知识,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教师重知识、轻品格的教育方式,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弱化。真正的素质教育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强烈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作用。这也为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杨叔子院士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技,就会落后,就要挨打;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就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这番话也道出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广大教师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就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积极挖掘教材,善于抓住人文精神的升华点
  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都会有人文精神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抓住切入点,关节点,有意识地及时点化和升华,以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品课“和平与发展”的课题时,让学生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同时,教育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以及我国良好的经济环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便为新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又如,在讲授八年级“法律保障与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时,从人文精神教育角度看,实际上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实际上是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那么,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的社会思潮。古往今来,“诚信”二字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目标和行为准则。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于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毁约、诈骗、故意欠款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凡此种种社会现实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因此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这种处理不仅达到了对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正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基本得到了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二、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教育
  进行人文教育,也要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学生关心的问题和学习生活中的大事,不失时机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在讲授“如何战胜挫折”时,针对七年级的一些学生一时不适应中学学习生活,以致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而郁郁寡欢,垂头丧气的实际,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电视“背着爸爸去上学”的片段,体会主人翁石娃在逆境中刻苦求学,自强自主,克服重重困难。同时,又学习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的挫折面前,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重返战斗行列的故事;张海迪的坎坷而成功的人生道路等。通过观看电视,学习名人的故事,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大家得到的是心灵的净化和感动,明白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大道,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挫折的坎坷,及时对学生进行勇气、毅力、自信、战胜挫折等精神范畴的教育,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升华。又如在讲授九年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时,结合目前学生独生子女多,追求高消费、高享受、追求名牌、不思进取的实际,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在当今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学生懂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努力学习,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三、突出重点,体现时代精神
  因为人文精神,每一时代、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做到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把握时代脉搏,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社会和时代需要,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信息网络化态势日趋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预示着想在事业中有所成就,单凭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的,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很难取得成功。如抗“非典”、抗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蔓延,“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我在授课时结合教材讲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创作精神”、“树立崇高思想”、“立志成才”外,还注意培养学生学会配合、学会团结协作的精神。另外,我国加入WTO之后,中西文化的文汇冲撞,西方各种意识形态的涌入,往往会使青少年眼花缭乱、难辨真伪。学生当中存在着盲目追求“时尚”,如F4、日本漫画以及韩国“流氓兔”等图片带入书包,模仿留长发、染发,甚至看“口袋书”、黄书等现象。为了防止中学生误入歧途,要提前打好预防针。如讲授九年级“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时,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注重创造性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努力学习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国情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参与实践,使人文精神内化
  我国的基础教育因长期受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简单传授,而却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不用说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来培养其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知、情、意、行本来是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才符合道德规范,而对于应该怎样做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学生“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言行分离的局面。事实上,道德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而且有利于内化道德观念、积淀人文素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优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人文精神得以内化。如让学生走出校园,观察我市环境现状,让他们亲眼看到河水的污染程度,并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感受,询问环保巡逻工作人员当前环保工作存在的难度等,最后写一份调查;再如:让学生观察行人横穿马路、跨栏杆过街、闯红灯等不良行为,以及观察令人生恶的“牛皮藓”广告,让学生懂得健康、井然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可组织学生参观“110”、“119”指挥中心,了解公安、武警战士和消防人员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利益付出的艰辛,这样做既使学生深刻领悟课本中的相关道理,又能用周围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去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其情操得到升华,能力得以提高,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总之,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给人的启迪可能永生难忘的。它引导学生追求自由精神,探索社会正义,使灵魂升华;它激励学生寻求光明,探索真理,向往完美的人格力量……这正是秉承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也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有责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挖掘思想品德课的人文价值,建构和充实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不断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使他们提高科学素养,涵育人文精神,获得全面的发展。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