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在提倡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创新教育的思想和课改教改理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都顺应教育形势发展而进行广泛地课改教改的探索和试验,同时,各种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要掌握系统的教材知识,还要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既具有可读性特点,又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教材内容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特点。因此,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针对新课程结构和教材特点,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群体素质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思
  随着以学生发展能力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确立,各地不断探索可以让学生独立地、主动地、积极地掌握其教学的课型。自主探究式活动课型就突出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功能。所谓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方式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突出三个特点,第一突出学生自学,第二突出学生自己悟,第三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学生内容,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消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会学生学习理论”认为把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在掌握知识教程中同时掌握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是在他们的统一中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才能巩固。
  3.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观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发展时期,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求知欲旺盛,参与意识强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既切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实际特点,又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学的基本原则。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综合教学效果,就必须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多下功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事例,去启发学生思维,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
  1.学生自学、提出问题
  自学要求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收集有关材料,必要时可开展调查活动。自学要求在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先简介本课与上一课的联系,让学生从“横”的方面了解教材,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这样做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学初步阅读全课内容,了解重难点并根据理解进行思考与归纳课文的要点。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自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学的范围、重难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可以给出自学提纲或抛出问题,为学生提供方向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大胆质疑,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通过学生自学质疑和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求知欲望,通过激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交流协作解决疑难问题,讨论可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班级交流,讨论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在探索过程突出学生自己悟,自己去体验探究。悟就是解决课题学会研究。悟的关键是“放”,放开让学生独立地想,去摸索,在试误中寻找合理的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维,而是引导他们在自己思路的基础上如何去得出问题的结论。例如,在讲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学期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的这一课中,我设计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父母子女平等对待,不能打骂孩子,家庭成员要相互关心和帮助,父母要起榜样的作用;有的小组认为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子女,不能过分溺爱;有的小组认为家庭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否则会破坏家庭的稳定,甚至导致一些孩子因经济原因而辍学,通过学生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我所能起到的只是遥控和引导作用。又如在这一节课中,我还设计了一个争论话题:如何看待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是错的,错在哪里?如果是对的,对在哪里?对此,你有何想法?这样设计问题,既联系到新知识,又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