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活用政治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作为人文学科的初中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主渠道。本文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巧妙灵活的运用教材、利用时政、结合生活实践等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94-02
  
  
   《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强调初中政治要注重“人文性”,要求课程“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 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确实,通过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情感智慧的提升。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让学生拥有一双能看透浮华的慧 眼、一颗在世事沉浮中保持安静的心、一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参与的精神,显得十分重要。
   但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的上受到的牵制使得这门课的育人塑人功能急剧萎缩,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使政治课的内涵变得偏狭。仅重视理 论和知识点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了以人文性和审美性为特征的德育功能。课堂上的道德爱国教育往往是被抽去了意韵和灵魂的“大道理”。
   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日趋稳定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都将造 成不可估量的危害。人文素养的缺乏甚而缺失,将会是政治教学的莫大悲哀。所以作为培养人文素养主阵地的政治课,应想方设法落实此项工作。以下是笔者近年来 的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改变观念,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切实贯彻 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青少年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让青少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 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 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反之,教师的人文素养不高,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就很难成 为人文素养很高的学生。因此,教师除了师德高尚、业务能力较强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比如对人的终极关怀、广博的文化知识、创新的思维、高尚的道 德情操。
   二、活用教材,渗透人文素养
   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新课程更是增加了许多充满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材料。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 下,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材中的这些精华,错过了人文教育的最好时机,甚至把政治教学推向令学生深恶痛绝的深渊。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 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通过收集和积累最新资料,渗透人文素养,同时也提高学习兴趣。
   1、熟记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
   当前教材中结合不同内容,很恰当的引用了一些名人名言,这些名人名言大多蕴涵深刻的人文精神,且它们朗朗上口,有说服力,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 教育的最佳范本。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有趣心常乐,不羡王侯食万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数不胜数,教师应注重引导 学生理解并要求背诵一些名人名言和格言俗语,假以时日,学生定能在这些人文氛围的熏陶下建立的正确的价值取向、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思维方式。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材,唤醒学生人文情感。
   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书本的一些插图变活,使静态的教材文字变为动态的画面,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要与时俱进,收集积累一些对教学有用的视频,通过补充这些教材没有的资料,以鲜活的图像感召唤醒学生人文情感
   如学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发射成功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那铿锵有力,一语中的精 彩解说,那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的扣人心弦的音乐伴随着象征科技突飞猛时的阵阵涛声,完全把学生带入到了科技的浪潮之中;学生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个个热情高 涨,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同学们受到生动形象的人文教育。
   3、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促进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教学中,只要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的就应该联系,绝不能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从空洞到空洞。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把课文知识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并 纳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例如,在讲授初二教材中的“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内容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及家人朋友平时的消费中上当受骗的经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学生耳闻目睹此类事情太多,所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群情汹涌,义愤填膺,大骂无良奸商。我趁势告诉学生:从人文精神教育角度看,人类的经济活动又是一 种人文活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自由、诚实信用等原则,实际上介于伦理道德的范围。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诚实与信用原则,体现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 的社会思潮。曾经有一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我国最缺少的资源是什么?答曰:信用。古往今来,诚、信二字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目标和行为指导。孔夫 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史记·季布列传》也记载:楚汉名将季布以不轻然诺,严守信义,为世人称道,故有“一诺千金”的美誉。即便是过去的 商人,也常在店堂里高悬“童叟无欺”、“真不二价”的招牌,以示承诺。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之脑后。于 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毁约、诈骗、故意欠款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甚至在招生考试中也存在着师生串通作弊现象。凡此种种社会现实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 育内容,因而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
   三、利用时政,提高人文素养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事教育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 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在不少中学生对于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知道得很少,甚至有的家长也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关心国家大事, 只有学好功课考出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学习时事,也不过为了10分的考试而去死记硬背而已。其实时事政治的隐性价值远大于此,教师通过精心筛选体 现当代人文精神的时事资料,有倾向地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筹备和举办,从而引出“人、自然、社会和谐”,“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内容,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潜移默化和水到渠成。
   又如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召开期间,我布置学生一边关注会议的进展,一边搜集家乡气候环境变化的资料,学生通过访问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得出了家乡树木 减少、汽车增多、空气污染严重、河流变黑等结论,切身感受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这样自身体会到的人文素养显然比多少说教、知识来的深刻和持久。
   四、知行合一,强化人文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考出好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引导他们在平 时的生活中强化人文素养。《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尤其强调政治可的实践性,要求:“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 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前几年某学校组织学生“给母亲洗脚”的作业的做法就很值得广大政治老师借鉴。如:在学习“热心公益,关心社会”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发动学生到敬老院、 福利院去献爱心;在学习“资源环境问题”时,要求大家平时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在学习“公民的政治权利”一节时,组织学生就镇区河涌污染问题向网上的 “镇长信箱”投稿投稿,行使公民的建议权·······我相信,长此以往身体力行地学习运用政治知识的同时,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不断地得到强化。
   总之,“教”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现状,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个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还会受社 会的、舆论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也许我们的工作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坚信“耕耘不一定有结果,但耕耘一定有希望”,只要我们坚持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巧妙灵活的运用教材、时政、生活实践等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我们一定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乐观的 个性、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进人文素养,拥有美好的人生。
   参考资料
   [1] 方明主编. 陶行知教育名篇[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8.第一版)
   [3] 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 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4] 冯天喻. 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5] 郑永廷.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育|教学|学生|人文|素养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