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初政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摘 要: 为适应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开展。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 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改革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改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一切服务于考试取得高分,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失去了信心,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下工夫。
  一、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的原则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其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说:“理想的教学主要是讲授基本的、少量的知识,而在这些知识中,支架着科学的联系。”其中“联系”既是知识的内在联系,又是作为知识形态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强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任务由学生完成,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从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实用价值,既理解了知识,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政治敏锐性,使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了有机结合。
  二、调动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开发。为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做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发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主体参与”,是指不仅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且看做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能力、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新课改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即把学生视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就会变成空洞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采用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呈现内容,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道德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设计课件,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图文等材料进行分析讲解。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讲授时间和板书的时间,又保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还让学生直观观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对改革和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学大师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思想品德课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既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又有众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要求运用这些知识和基本理论认识、理解社会现实,提出、分析、解释问题。问题意识是学习能力的基础,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寻找对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必要前提。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探索、实施教学途径,更需要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观思想品德课教学面貌,师生有机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学习|学生|思想|品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