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初探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刘兰芳、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听者如云,有甚者废寝忘食,如醉如痴,一个段子听后,大多能倒背如流,终生难忘。而在历史教学中,多数学生感到历史课呆板乏味,厌学弃学者大有人在。两种现象,截然不同,这到底是为什么?我针对此问题在此谈谈看法。
  一、课要备得活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关键。只有备得活,才能教得活。在备课中必须按照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授课计划,深入钻研教材。因为课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而且规定和反映了讲授的范围、深度和广度、难度。因此,“活”应该在课标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在先熟悉课标的基础上钻研教材,从而更有目的性。钻研教材时,要广泛涉猎,成为一个杂家。因为历史课本身的知识范围相当广阔,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包。知识面狭窄既难以教好,更谈不上教“活”。所以备课的过程,不是课本的照抄,也不是课本式参考书上的文字简单地、机械地变为课堂语言,而是经过自己的消化、整理。教师不能被书本束缚,也不能以自己的设想束缚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写出切合实际的教案,这是把历史课教“活”的基础。
  二、方法要妥当
  教师必须有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能力。老师面对的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个体,所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是带有很强的“研究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劳动。而教学方法要受教育思想、教学任务和内容的制约,还要因地因人而异。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教学方法。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其教学方法是讲究在课堂教学上的实用,而不是生搬硬套。课堂有式,但无定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际上,一堂历史课很难用一种方法进行到底,往往要使用多种方法,只不过有主次,先后之分。
  三、学生要了解
  教师备课,必须了解教学的主体——学生。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所任班级学生的各种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思维活动能力等,了解的程度与教学的效果有密切联系。情况清楚了,方法也就有了,教学也就能有的放失,否则教案写得再好,只是纸上谈兵,而难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课堂上,教师所注意的中心,并不是自己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就是说,要重视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察言观色,发现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疑难思维活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控制教学。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在于一旦有必要,教师就要随机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和方法,自觉及时地调节深浅、快慢和决定增删,以求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兴趣要激发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充满兴趣的分科,它如一个广阔无比的大舞台,也像一幅精妙绝伦的大画卷。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很似一幕贯通古今的戏剧,形形色色的角色都在进行各自表演。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叱咤风云的好汉英雄,又有不甘压迫、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既有忧国忧民、廉清正直的忠臣良将,又有显媚逢迎、为虎作伥的乱臣贼子;既有集天下于一统的盛世君主,又有屈膝投降、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历史如此生动感人,若教师把它的内容变成干巴巴的说教,那么岂不是教学的失败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重视历史教材的兴趣性、语言的生动性和思维的形象性,要“启其蒙而引其趣”。例如我在讲“禁烟运动”一节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有意对林则徐的青少年时代略加介绍:林则徐四岁入学,七岁习诗。少年时,他教书的父亲带他的学生游鼓山,登山见景,诗兴大发,要求学生以“山、海”为字头作诗,很多学生还在苦思冥想,林则徐则已脱口而出:“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学生都拍手叫好,他父亲也十分惊喜。苦学勤思的林则徐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岁一试中举,二十六岁中进士,从小就立下救时济世的远大志向。通过讲述林则徐的少年苦学成才和立志救时济世的志向,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对民族英雄倍增敬慕之情。
  五、想象要丰富
  历史教学必须发挥想象。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能再度重现。那么,如何才能把久远的历史往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除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些历史情节外,还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启发和丰富学生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在教学中很重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例如在“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一节中,提到希腊有许多奴隶市场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插图讲述这是设置在雅典一个海岸上的奴隶市场,左边远处是城市,右边后面是一座豪华的寺庙,在庙前一棵大树下,正有许多来自各地各种肤色的奴隶在等待出卖,他们都露出痛苦悲愤的神情。图中左前方站着的是有钱有势的希腊人,他从奴隶中选中了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子。一个手拿皮鞭的奴隶贩子正在把她拉出来,准备送去给雇主察看,女孩子畏缩不前,她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将要和她永远分别,终生沦为奴隶时,不禁心如刀绞,用头碰着台子的石板,后面的一个奴隶想安慰她,却没有办法,旁边一个老汉想说什么,但别人听不懂他的话,有的奴隶在掩面哭泣。中间一脚戴着锁链的奴隶被安置在大石台上,身着一件短围裙,脖子上挂着一小木牌,上面写着奴隶的姓名、原籍、年岁、品质或优点之类。有一位花白胡须的阿拉伯商人想托他身边的雇主买去,以便从这个体格健壮年轻的奴隶身上捞一大笔钱,因为他年轻力壮,什么都会做,但又怕他逃走,所以锁上了链子,以防万一。这样讲,把无法再直接观察到的历史现象,通过图像和生动的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连贯的历史概念,认识这些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揭示这些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反馈要重视
  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和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增强应变能力,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是把历史课教“活”的又一重要方面。了解学生反馈信息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如在课堂上,我主要通过观察即察言观色、课堂提问、检查作业、看课堂笔记、课堂小测验和单元验收等方法直接获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在课外,一般通过召开调查会、座谈会的方式征求意见或对作业进行面批,对试卷进行分析等方法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是目的,而在于通过它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作出相应变动,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教师不仅要善于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增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自我反馈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后者比前者更难,也更重要。
  总之,历史教师要进行认真思考,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历史课讲活,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教学|教师|学生|历史|方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