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我看课改指导下的新教材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2004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四省开始了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和实施,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深刻体会了历史新课标的教学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弥补了旧教材许多方面的不足和欠缺,对于历史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帮助,但是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也不宜过快过急,不应一味盲目地急于向全国各个省市地区推广。

新课程标准从设想到实践,是诸多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和关心教育改革的社会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较之传统的历史教材,新的历史课标具有许多新特点:

教材体例的改变是新课标的最大亮点。它打破了一直以来沿用的通史体例编撰方式,采用全新的“专题”型模块,这就便于学生深入了解某一方面的历史知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和学习历史,增强了历史的借鉴性和操作性。

新教材全部采用彩色图片、彩色文字背景,改变了以前高中教材以文字和黑白图片为主的模式,使新教材散发出一种符合青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活力。尤其是新增加的一些经过编写者经心挑选的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图片,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现象,也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另外在新教材中多了一些和主体课文相关的“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一方面它改变了以前教材死板的“资料+问题”的历史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主动接触历史,寓学于乐、增长知识,体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新教材中还适当穿插了一些探究活动课程,这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感受历史都是有帮助的。如果环境允许,教师安排合理,学生组织积极,那么对于学生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增进历史责任感,树立良好人生价值观,甚至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进入高等院校都是极为有利的。

关于新教材的新特点,我个人认为最大的改变不是形式上体例的转变,而是在内容上的实质性调整。以前传统的历史课本,主要照搬历史现象,历史结论,加上中学教育对历史的忽视,造成绝大多数学生讨厌历史,对历史认识肤浅,认为历史就是机械记忆,就是照搬教材结论。现在的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现象,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历史结论性的条目少了,资料性、思考性的内容翔实了,史料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程度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思考历史的空间大了。这些实质性的改革,对于历史教和学观念的转变是有极大意义的。

我曾经读过《当前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很赞同历史理论研究者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对当前历史现状的阐述和对历史教育的建议,其真知灼见,道出了我国历史教育的一些问题。但是该文没有提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历史教育不平衡的现状,没有看到历史教育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历史教育本身也有许多说不出的无奈。

我们知道,就目前而言,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导致了教育水平也出现了严重倾斜现象,加上政治地位的区域性差异,也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现象。一般来说,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教育水平普遍要高于全国其它城市,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又高于中小城市,城市教育水平高于城镇和农村。正是这种教育地区不均衡现象的存在,全面否认中学历史教育被忽视或抬高历史教育水平都是不正确的。在教育发达地区,对历史教育的重视是有目共赌的。很多中学,甚至小学历史课程开设的很全面也很丰富,学生的历史水平已经超过了对中学生的要求。许多学生在学校、家长、社会的组织下能够参观历史遗迹,参加历史活动和历史实践,目睹历史影音资料,参与历史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利用先进的科技和教育手段多方位地接触历史。毫不夸张地说,大中城市中学生的历史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这些只是部分发达地区的少数现象,并不代表整个国家中学生的历史能力和历史水平。

新教材采用新的编撰体例,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由于初中已经接触掌握了通史方面的许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对于历史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使用新教材无疑是恰到好处,能深刻学习历史,认识历史。他们的思考有初中历史做基础,有原有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做铺垫,新教材就是他们学习历史的阶梯,所以能够学到和学好历史。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新教材体例和内容是建立在初中知识之上的,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在很多教育欠发达地区,许多初中没有历史教师或由“主”科教师代课,甚至因为不考试,学校根本不开设初中历史课,这就造成了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不适应新教材,看不懂,学不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出现提到历史就头痛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旧教材由于是按时间来编排历史,学生有从头开始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对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是有积极作用的。即使前面没学好,倒回去复习,也比较容易上手,所以旧教材并非一无是处,在这种环境下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只要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法调整,同样可以让通史体例教材发挥历史教育改革的作用。毕竟通史体例是历史学习研究的一种模式,有缺陷,也有其生命力和闪光点。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在向全国推行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实际,注重教育的地区性差异,注重各个学校的历史教育现状,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教育环境、教育设施、教师队伍和学生认知水平较高的地区应该大力推广和提倡使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让其发挥应有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教育环境恶劣、教育条件较差的地区,应该根据本校现状,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不能忽视教育现状,盲目推行。历史教育改革才刚刚开始,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我们不能把步子迈地太急、太快。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历史学科被忽视的窘态,中学历史在许多中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尤其是在目前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地理、生物地位被无形提高,政治是所有考试的必考,地位难以撼动,历史学科则让人感觉真的可有可无。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性格、人格的建造阶段,历史知识匮乏,必定会使以后的知识产生畸形。如果初中历史教育没跟上,高中又不学,恐怕学生一生中就难以再接触历史了,没有历史知识的下一代是很可怕的。偶尔想到日本的民族个性,实际上源于日本的历史教育理念,中日大学生就关于侵略中国的历史展开阐述和辩论时,中国学生未必能在辩论中占到优势,纵然有长河般的血泪史实存在,如若不被认知,拿不出事实,红口白牙没有说服力是很让人担忧的。事实胜于雄辩,拿着铁一样的事实,就是对方再诡辩,也会不得不承认,不得不低头。我们在推行新课标的过程中,是否有必要把历史抬高一个层次,不光是只喊重视历史口号的问题,在衡量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不忽视历史衡量标准是需要商榷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散失,很大程度上都要归结于中学历史教育的失败。历史事件原本生灵活现,一个个考试,把历史搞得支离破碎,历史的本来面目全非。高中历史教育,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死记一些历史影响、意义、表现之类的死知识,这很让人遗憾。历史结论是让学生学历史时参考和理解的,考试时却成为衡量历史对错的标准,不得不哀叹历史教育的这种失败。

新课标指导下的历史教育改革,提倡全面素质教育。采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这可以说是一种改革,但更是一种尝试。由于采用学分制,学生认为考试及格就可以,从而不重视历史学习,不主动思考历史,学习历史显得无足轻重,历史教育改革不免有些尴尬,其结果往往会和新的历史教学理念相悖。

关于新的教学体例,从总体上来说是很不错的,但是“专题模块”的编排方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和通史一样,都有自己的缺陷。首先,作为中学生,在普遍知识水平和能力不高的情况下,突然学习专题内容,不容易入门,不容易理解各个专题的内涵,教材内容很简要,但是实践涉及内容很广很复杂,学生手头资料不齐全,基础不扎实,很难学习,很难考出好成绩。对于教师而言,理解教材很容易,但是仔细推敲问题就很多,如果参考资料不足,备课不充分,不是自己搞不清楚,就是被学生问得哑口无言,更不要说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了。在历史不被重视的情况之下,提高历史灵活性,无形中加大教师负担,加大学生负担,致使历史科目“越学越难,越改越难,难上加难,看上去简单,其实很难”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就是大学阶段,历史研究领域,也不可能某个专家掌握各个阶段的历史特点。新体例完全抛弃了这种顾忌,每个学习模块蜻蜓点水,浅尝辙止,内容单薄、很难理解,既想兼顾各个历史专题的重点,又要兼顾历史专题的全面,既想兼顾历史,有想兼顾现实,教师难以琢磨,学生就更难于理解。由于历史是专题形式,必然要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综合知识,历史原本包罗万象,但是真的包了,就过于庞杂,新教材许多知识牵扯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太多,如果政治、语文、地理、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都要历史学科来完成,历史的义务未免太重了些。

新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科书,经过试版、一版、二版,几次修订后发现,许多图片、“资料回放”、“学思之窗”被大量删减了,这可能是教材编写组出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减少知识量的考虑,但是这样一来,很多原本可以让教材说话的问题留给了学生,或者说留给了教师,如果学生或教师手头上没有掌握这些材料,问题就被忽视和搁置了,这未免有些遗憾。当然,这样的处理可能是为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扩展更多学习空间和余地考虑的,但是,这样一来历史就愈显理论化、复杂化,是简非简。如果给每本必修和选修教材配套一册学生阅读教材就好了,那样学生既可以学习教材,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教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实验还在尝试和试验阶段,问题还很多,历史教育改革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实现改革目标。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还任重道远,历史教育改革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出谋献策、不懈努力才能不断进步,不断革新。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