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山东高考说明文综: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思路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济南市教研室教研员 刘廷祥 段进生 程菊

  □济南一中教师 宁伟 □济南三中教师 李卫红

  政治

  一、特点与变化

  1.从命题指导思想看:更注重能力考查、贯彻选择性原则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2.从考试内容看: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3.从考核目标看: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强调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了对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4.从考试范围看:包括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以及时事政治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的内容,以及时事政治内容;选考内容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个模块的内容。

  5.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看:

  全卷政治满分为84分。其中,第I卷共9小题36分;第II卷必考题有1小题为25分(政治单科题),有1小题为13分(三科综合题),共38分;第II卷选考题共2小题,限选1道题,共10分;全选者按前面的小题判卷。

  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必考内容命题,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选考题部分全部根据选考内容命题,所有选考题均不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命题。

  二、备考策略

  1.在指导思想上: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贯彻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精神,落实新课程高考命题的要求,体现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特点,努力提高高考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2.在教学研究上:要认真学习和研究2007年文综政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把握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目标内容和思路特点;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准确把握复习内容。

  3.在复习步骤上:一轮复习以知识点带热点,重在落实知识,适当联系实际;二轮以热点带知识点,进行专题复习,重在培养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复习内容上: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夯实基础,打好基本功。正确处理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关系;把握生活主题和社会热门话题;把握基本观点和主要知识点;整合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主干知识和基础的核心内容。

  第二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注重联系实际,恰当地把握现实热点问题。既要注重具有全局性、长效性的重大现实问题;更要突出本土化和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对热点问题要注意从宏观具体、中观具体和微观具体三个层面上把握。

  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文化等)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第四要加强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技巧,要训练答案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应试技巧。

  第五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培养。

  5.在教学与复习的渠道途经上:既要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要贯彻课改精神和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切身体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

  一、特点与变化

  1.命题指导思想

  (1)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保证高考的平稳过渡。在高考的平稳过渡方面,汲取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考试范围,保持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延续性。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考试说明中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如题型示例的11题,本题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通过对考生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辨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并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质疑、批判与探究,以及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审视或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将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特别指出的是,该题尤其较好地体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2)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符合新课程的学习基本要求,即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强调学习结果,注重学习能力创新而非机械记忆,同时避免新课程下教材多元化给命题带来的弊端。贴近生活,联系历史,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题型示的第14题,突破了一标多本的限制,其重点是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全面审视、探讨或尝试解决社会生活(或自然环境)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新课程改革增加了选修课程,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007高考命题增加了选考内容,要求考生在选修课程的3个模块中选做1道题目,增加了考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也体现了人才发展的个性化要求。

  2.考核目标与要求

  在遵循《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具体表现有:

  (1)“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第Ⅱ条,“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强调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论证和探讨问题”目标的第Ⅰ条,“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强调了对考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要求,符合时代要求和潮流,也体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在题型示例和样题中都有所体现,如题型示例的例14题的第(3)问。

  3.考试范围

  (1)汲取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要求,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

  (2)根据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中关于“实验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的指导精神,结合山东省历史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历史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三个模块的内容。

  4.试卷结构

  在试卷结构上,较以往有比较大的改变。第一,选择题由原来全国文科综合的35道改为25道,减少了10道。历史学科由原来的12道题减至8道题。非选择题由原来的4道题增加至7道题,(即,从政史地共8个选考题中,在不得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从中任意选做3道题目。)历史学科多了1道选做题。第 二,采用答题纸,试题与答卷分离。

  二、备考策略

  1.注重知识细节的挖掘,准确把握知识的度和方向,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练习,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2.必须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但同时又要注意处理好与“传统题目”的关系。

  3.科学的应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和复习。

  地理

  一、特点与变化

  1.从命题指导思想看,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继承与创新,奠定了本次考试的基调。

  (2)用“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来体现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突破现行的多版本教材的限制,求得考试效能和公平。

  (3)在“新课程的理念”与“高考的平稳过渡”中寻找平衡点。

  2.从考试内容及要求看,主要有以下变化:

  (1)“考核目标与要求”将三学科考核目标整合,列表分层次呈现,突出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综合性特点。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鉴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说明中明确了“将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复习备考。

  (3)选考“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体现了选择性特点。

  3.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来看,异同点可归纳为:

  (1)本试卷的一大特色是“超量给题,限量做题”。选做题的出现使试卷加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但从样题来看,学生实际所做题量与原文科综合能力题量基本持平。

  (2)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答题,为大型考试中首次出现。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常用这种形式,所以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只是需要强调规范。

  二、备考策略

  1.在强化“双基”的前提下,鉴于现代教材多元版本的现状,复习应考不能拘泥于教材的限制,应依据课标及考试说明,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进行辨别和分析,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评判问题”的能力。

  2.与高考相关的初中区域地理内容,其功能是搭建区域平台,因此在复习应考时不能仅限于原有的深度,要注意与新课标和高中内容的衔接。

  3.注意加强学生长卷阅读训练和利用答题纸规范答题训练,以适应快速选择答题,减少不规范的错误。

  4.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研究性学习”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山东省文综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示例部分有所体现,需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

  原载 《济南时报》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