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2007年山东文综高考说明:更注重人文素养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学生们在认真学习准备高考。 蒋波 摄

  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40分。

  试卷结构:

  (一)文科综合科目的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其中,第Ⅰ卷全部为必考题;第Ⅱ卷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必考内容命题。其中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考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

  选考题部分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凡列入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每个选考模块内容均单独命制1道题目,每道题目的分值均为10分,要求每位考生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

  (二)文科综合科目试卷的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分值为4分,共100分;第Ⅱ卷分值为140分。其中第Ⅱ卷的必考题部分4小题,分值共110分。选考题部分每位考生限选3题,共30分。每位考生的卷面答题总量为32道题目。

  ■政治

  关注社会生活

  考查人文素养

  □作者/林琳

  新高考更加关注社会生活,不仅关注国家社会大生活,也关注学生身边小生活;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一、《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从政治学科看较以往有以下变化:

  1.考试范围增加了“文化生活”(必修模块)和“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模块)。

  2.考点必修部分基本与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一致,又增加了选考内容。基本依据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要求,适当做了一些补充。

  3.题目及分值设置必考内容中政治约占36%,依据参考试卷看必考有9道选择题,占36分;一道学科内综合非选择题,占25分;一道三科综合非选择题,政治占13分;选考为非选择题,考生必须在两个选考模块(“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中任选一题作答,每题10分。

  4.分析参考试卷可以看出,新高考更加关注社会生活,不仅关注国家社会大生活,也关注学生身边小生活;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对考生人文素养及学科素养的考查。

  5.新增加的选考内容题量符合考生实际应考水平,适当减少了学生的复习负担。同时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也体现了大部分一线教师的要求。从参考试卷的题目看材料新颖,设问灵活、富有开放性。

  二、2007年高考的应考策略与往年相比有共性也有区别。

  1.抓基础仍是重中之重,新高考从考点数量上看没有多少变化,但知识容量却增加了许多,使复习的时间安排比较紧张,所以应抓住主干知识,照顾一般知识,不能平均用力。

  2.培养能力不可缺少,既要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更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3.新高考题目具有基础性、现实性、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尤其是体现本省特色的素材,还要注意对研究性学习题目的研究。

高考的每点变化都牵系着家长们的心。(资料片)



  ■地理

  考点范围有变合理分配时间

  □作者/仲伟强

  必考内容中出现很多新增考点,同时部分考点中的说明运用的专业术语发生很大变化。

  考点范围有很大变化,要引起考生和教师的关注。

  必考内容中出现很多新增考点,同时部分考点中的说明运用的专业术语发生很大变化。例如: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协调人地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突出应用和功能;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区域考试范围的变化要特别关注;中国地理中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分析中强调发展条件与措施,强调联系与差异,强调区域内的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治理。

  选考内容较以往不仅仅是考试范围的变化和说明中运用的专业术语变化。同时反映了考生需要对选考内容细致掌握和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试卷结构和分值有一定变化,属于平稳过渡,但是要注意做题时间的把握。

  试卷结构和分值的变化考生和教师很容易能够看懂,但是要求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加强对时间的把握,以免出现考试时间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选考内容很容易花费太多时间,所以平时的训练要跟上。

  根据样题来看,突出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改的变化。

  样题中多以现实问题或山东区域背景,来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注重对课题或者区域的研究,还要注意掌握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注意多种能力的培养。

  最后强调突出山东特色,训练要有针对性;突出地理特点,注重提高地理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

  ■历史

  考点变动较大注重情景设置

  □作者/张耀彬

  今年是三个选做模块选一的形式,实际上总体上看内容与去年相比是少了,并且更加体系化了。

  与去年相比,历史学科在今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从试卷的形式上看,遵循了选择性和选拔性的原则,试题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类,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这种变化也决定了今年高考试卷上的一大变革,首次出现答题纸。从题量上看,历史学科的选择题由去年的11个减少为8个,分值为32分,一个学科内的必做大题,分值为25分,还有三科综合题35分中历史学科占11分,也就是说历史学科必做部分总分一共是32+25+11=68分;另外必须在三个选做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必做,分值为10分。也就是历史的全部总分为78分。

  二、从考点上分析,与去年相比有很大变动,增加了多年不考的古代希腊、罗马历史,但又由于整个历史教材以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和文化发展历程的专题形式整合了学科体系,删减了一些内容,如民族解放运动等,再加上今年是三个选做模块选一的形式,实际上总体上看内容与去年相比是少了,并且更加体系化了。这就应该有利于考生有效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

  三、从试题本身看,今年的试题更加注重情景的设置,这是由山东省历史教材的多个版本决定的。试题的命制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加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和运用,将引入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考查。这样实际上必将加大试题的阅读量,尤其是选择题的变化会较大,对于考生获取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可能是个较大的考验。

  其实每一年高考都在变,但同时也遵循一个不变的原则:稳中求变。因此尽管今年是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的变化也一定是广大考生能够接受和很快适应的。

  (编者注:所有点评作者均为山东师大附中教师,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 蒋波 整理)

  ■相关链接

  高考沿革

  自1952年以来,我国高考科目的设置经过多次变化。

  1952年高考设高中所学全部科目,高校根据专业要求,按不同比例计算各科分数录取。

  由于这个办法不能很好地体现各专业的特点,1954年高考科目分文、理二类;1955年又进一步分成文、理、农医三类;1964年再改成文理二类。

  1978年恢复全国统考,同时恢复文理二类的科目设置。之后,教育部组织许多单位进行了调研,决定把高考同高中毕业考试分开,建立有权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高中毕业会考。在会考的基础上,高考只考相关科目。1991年参加高考的房先生回忆说,当时他们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和地理共六科,考试时间是三天。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3+2”高考模式开始,文科生是语、数、外加政治、历史,理科生是语、数、外加物理、化学,考试时间调整为两天半。

  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2002年“3+X”模式的推出。“3+X”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其中数学分文、理科试卷,外语听力计入外语科总分;“X”指综合科目,分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考试时间进一步压缩为两天。

  2005年、2006年,我省继续实行“3+X”考试方案,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我省自行命题,其他科目由教育部命题。

  2007年度我省普通高考自行组织各科目命题,采用3+X+1模式。(记者 蒋波)

  原载 《生活日报》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