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高考园地>> 高考分析>>正文内容

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在于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有目的选择学习内容,通过不同途径的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满足自身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广大政治教师面临的最现实问题,也是众多学生所期待的。本文就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科学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达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方面做相关的探讨。

一、科学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是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师生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试行)指出:课程的设置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方式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明确规定要求我们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既要优化课程内容,建构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又符合时代特征的课程内容,也必须采用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具有实效性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有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功能,就能够较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各种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根据这一基本要求,我们在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过程中,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所以,我们要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具体要求出发,从时代对培养学生真正适应社会的要求出发,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出发,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目标出发,必须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

2.在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践中,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主体——教师和学生,有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就是课程内容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既要表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应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只有遵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握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规律,构建不同内容特点又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才能真实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否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是对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所有政治教师的主体需求。政治教师要勇于和敢于开放课程内容,善于科学组织有利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改革,落脚点就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受教育者——学生本身的内在需求。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决定了他们已经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需求,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就必然形成对有用知识信息的追求,渴望在社会上、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承认,当他们在吸收有益知识信息,在参与实践活动,能够运用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获得情感和价值观的升华,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自我意识的发展时,他们的需求就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实现。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的开发,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组织者,成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最大受益者。

二 、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1、充分发挥师生的两个积极性,科学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重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学生已成为最重要的教学主体,理所当然成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者。要让学生懂得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选择有利于增强知识和能力的知识信息作为学习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把握知识信息的导向功能,并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解决具体现实问题,只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主选择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探究,有利于学生发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时就可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能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的知识信息内容,选择形式多样、易学实效的知识信息,并能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学的最主要职责就是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哲学、伦理道德、国际关系、科学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各个课程模块的形成开放的知识体系,实施各个模块教学,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搜集处理各类知识信息的能力,更要有较强的教学技能。所以,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政治教师,一要加强学习,掌握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哲学、伦理道德、国际关系、科学思维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的知识容量;二要有新课程的理念,要有高度的时代责任感,要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国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获的发展,又能反映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受教育者;三是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信息资源,把有益信息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2.政治教师要善于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1)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依据,是政治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最主要来源。政治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所组织的内容要真正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高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新课程提倡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为政治教师实施新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积极主动按照课程标准去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合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内容。

2)从思想政治教材中整合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人教版)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政治教师要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研究思想政治教材的体例结构、内容编排、能力要求、知识导向和德育功能等,在呈现教学内容要有序整合教材内容,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材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思想政治教材这里的“整合”,就是强调教师没有必要照搬教材的内容,或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是重新整合教材,组合成为既能体现知识重点,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课程改革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倡导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就要反对唯“书本(教材)至上”,编写体现课程标准的能使学生喜欢的政治教材固然必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信息导向整合教材内容,组织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更为重要。

3)从社会现实中获取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时代性突出,课程的设置体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众多社会资源能够成为课程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我们要善于从各种社会资源中获取有益信息作为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成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体现和落实,在于是否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景,社会资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情景的创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实社会资源丰富多彩,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资源中获取有益、生动、切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组合成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哲学、伦理道德、国际关系、科学思维等方面的内容,与此相关的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现象、国家意志和行为、公民的行为方式、国际关系表现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知识信息都有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事实上,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他们是否能够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了解把握有效的知识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信息去理解分析解决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能够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所以,学习内容决不能单靠思想政治教材,师生都要善于从丰富的社会资源中获取教学内容。

4)从学生活动中提炼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用好学生资源,开发教学资源,是当前课程改革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和趋向。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经历和体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也有自己的见解,政治教师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所提供的信息,及时把有益信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倡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当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领悟知识信息的功效,情感得以升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构成了学生的人生发展的财富,这些财富完全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体验参与教学活动,在相关的问题上有所发现、感悟是,教师就要让学生有发挥的机会,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及时提炼学生的有益信息,适时把学生信息资源拓展到教学内容中去。把学生自己得到的信息作为教学内容最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体验,这是学生最希望得到的东西,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要义所在。

5)从教师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中充实教学内容。政治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体验,通过对事物的理解,把自己合理的观点作为教学内容,或把自己的经历或体验作为教学背景材料,针对性组织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政治教师素养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教师作为教学课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内容的组织者,要承当起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教师被学生认同,要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引者和促进者,就要善于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作为与学生交流的内容,当学生在认同教师提供的有益信息时,或许可以从教师的信息导向中让我们有一些惊喜——学生有了收获。当然,教师需要采取一种平等协商,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要让学生最大限度接受教师的观点,同时,教师信息传递的艺术性也是成败的关键。

6)根据教学评价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要更为关注学生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所以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实施教学评价的要求出发。要让学生能够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体验,学生体验的载体是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有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有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内容的机会,有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空间,学生就可以获得体验,开展自我评价。从学生的发展历程看,评价要关注学生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关键在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效性和结果的价值性。学生学习过程是否实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功能性是至关重要的。注重教学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就是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开拓教学资源,主动获取学习内容;注重终结性评价,就是要真正使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内容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取得阶段性学业成就。

所以,科学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采用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评价要求的体现和趋势。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专题复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