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科研>> 历史论文>>正文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观念的变化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课程观念的变化,课程标准变了、教学体系变了、课程结构变了、教材变了。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让教师在课程实施、教学和管理能力上面临不少新的挑战,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实践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用老观念和老办法理解和应对新课程是行不通的。所有的行为都是观念要先行,而备课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树立正确的、符合新课程的备课观念才能备好课,才能实施好新课程。
首先,要有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具体到历史学科是指有利于实现或达到历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人力和物化资源两大类。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每一位历史教师和受教育的学生、学科专家、学生家长、阅历丰富的长者等;物化资源是指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社会图书馆,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碑,历史音像资料,历史年代长久的工厂、学校、农村、军队、机关单位,广泛的自然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只要是与历史课程相关的都可以构成课程资源。不难看出,历史课程资源是相当广泛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历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我们主张:校内课程资源是开发和利用的主阵地,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同时要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
1、历史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教材存在普遍的认识:常常误认为历史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历史教材是学生从事历史学习,教师从事历史教学的“范本”,它是教师和学生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无论从它的内容、结构还是表现形式上,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主要依据是教材而忽略了教学大纲。这里要强调的是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角色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审定、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除了有“一标多本”的教材供选用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教师教学用书的出现。新课程对于教材强调的是“用教材”而不是象过去是“教教材”,可以从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目的出发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
2、历史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大家一直把历史教师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新课程强调历史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在所有的课程资源中,教师是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第一,优先性原则。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在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即要选择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资源运用于课程。第二,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差异,还要考虑到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差异。课程资源开发者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其次,要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师生观
新课程方案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它的实施必然要求革新传统的以“教”为本的班级授课制度,最大限度的赋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主编排课表、试行学分制等。
传统的备课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备课环节基本是从教师已有的经验出发,一般情况下教师备课时对每节课的重难点的确定基本是大致相同的。我省的一次历史说课比赛上,来自不同地区的十多位教师在说同一课题时的重难点竟然完全相同,其原因就是他们确定重难点的主要依据就是教材、教师用教学参考书和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而忽略了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我们每天要进出课堂,表面上看不出课堂会有什么变化,甚至会产生麻木,但是有位教育专家对课堂有一很贴切的比喻:课堂是一条流淌的河。这其中的内涵耐人寻味。我们要认识到同样的教学内容会因为学生对象的不同、时空的改变而应有不同的重难点,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内容要适切,学习环境要宽松,学习形式要多样化。在备课中,在情境创设、重难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问题的已有经验。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惟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从课堂中经验(领悟)的课程与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的课程(教)难免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变教师实施的课堂为学生经验的课堂,要克服教师的专业个人主义。
第三,建立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意识
实践证明,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备课观念上打破“一本教案”教终身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要学会反思,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测试|论文|高考分析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