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育德育>> 学校德育>>正文内容

教育要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防火墙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
   08(A)—0010—02
  
  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当今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针对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如何正确引导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减少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关系到青少年自身成长、发育和成才。因此,研究和探讨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对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引起广大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所占刑事犯罪比例越来越大,呈不断扩散的蔓延趋势。据甘肃省有关部门调查资料显示,兰州地区1999年上半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达1501人,占刑事犯罪总人数的34.5%;酒泉地区,1998年涉及刑事案件的青少年达800多名,25岁以下的就占49.7%,其中在校学生所占比率达12%,1999年涉及青少年刑事案件的有109人起,涉及青少年58人,占全部犯罪人数的46%。另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犯罪率呈递增态势。以北京丰台区法院1994年至1997年审理的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率为例,1994年审结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案件有28起,1995年达34起,1996年达48起,1997年为70起,三年中,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案件比例分别为12.1%、14.1%、1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从客观原因来看,一是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和价值利益的重组,一些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青少年误导作用非常明显,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占据了一部分青少年的灵魂,这是诱发青少年行为失控、导致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二是大量的文化糟粕借助现代高科技信息传播媒体,不断侵害青少年的思想。三是学校教育存在不足。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后进生等现象依然存在,简单地以政治课代替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滞后,导致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私自利思想严重,组织纪律性差,集体观念淡薄。有的老师歧视学生,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产生厌学、自卑心理,这些都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埋下伏笔。四是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影响。如父母说话粗鲁,办事鲁莽,有赌博等不良习气等,使子女无意识地仿效;父母不良的道德价值观念,如自私自利、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等,都会误导子女;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过分严厉、严格要求子女,很容易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子女得不到应有的家庭呵护,得不到父爱或母爱,这些青少年极易产生悲观、消沉情绪,这也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一是青少年法制观念、是非观念、道德观念淡薄。由于受年龄和文化素质的局限,很多青少年不知法,不懂法。二是青少年心理、生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由于青少年心理、生理正在发育成长,对社会缺乏深入了解,对一些现象缺乏正确认识。三是青少年有好奇心理、冒险心理,促使他们去仿效那些他们自认为“正确”的东西,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当,往往出现以身试法的悲剧。如青少年吸毒,起初他们对毒品的危害并不了解,而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在别人的诱惑下不自觉地染上毒瘾。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树立法制意识。对青少年进行普法宣传,不仅仅是司法部门和学校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青少年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合力,通过普法课、演讲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展览会等多种形式,使广大青少年更加系统地了解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宣传时尽量使有关法律知识通俗化、形象化,便于青少年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法制教育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次,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社会道德意识,优化学校、家庭教育方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青少年政治素养的重要标志,为此,学校、家庭必须优化对青少年教育的方式方法。作为学校,在注重青少年智力开发的同时,要注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注重青少年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家长应当关注一些有关青少年成长方面的知识,对子女予以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事物的鉴别力。注重以理服人的教育思想,对子女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除坚决制止外,更重要的是疏导。家长还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这样才能维护良好的现代家庭和自身人格形象,能够更好地影响和强化子女的道德法律意识。
  除此之外,老师和家长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了解和把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心理反映和情绪变化等,尊重青少年人格,抓住青少年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特征,积极引导,提高青少年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
  第三,加强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为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所以说社会风气的好坏,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很大。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就是要倡导文明的社会风气,弘扬正气,发扬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无私奉献等高尚的道德风范。
  第四,加强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一方面对那些情节严重,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的大案要案,必须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关心和感化犯罪的青少年,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行为上认识自己违法犯罪的危害,通过教育、感化、改造,使之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从而有效地遏制青少年重复犯罪。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论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