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园地>> 教学试题>> 哲学生活>> 第二单元>>正文内容

哲学生活第四课综合检测题



★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

 

一、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和科学材料为基础的,科学的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在自然观上它明确的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据此回答13题。  

1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之所以说“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的影响  

B.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  

D.人类与自然界能和谐相处  

3.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4.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它是世界的本质     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5.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物质是不可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认识的  

C.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同本质的概括  

D.物质包括所有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下列体现了客观实在性的有  

①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决议     ②2008北京奥运会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科学发展观    ⑤学校   

A 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7.下列选项中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2008418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10.下列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的表述最正确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1112题。  

1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12.“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4.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15.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给社会生产带来极大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6.下列四幅漫画告诉我们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打破规律的束缚  

B.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人不能驾驭规律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D.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创造出新规律  

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最终会导致原生态系统被破坏。据此回答1718题。  

17.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8.上述材料还充分说明   

A.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B.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和规律  

C.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人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可以有意识地制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19.月亮绕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这是因为   

①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于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联系   

③规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④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指的是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  

到自己的目的  

②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③认识自然规律就不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人类最好不要去改造自然,否则会受到惩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著名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对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如“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进行了诘问,表现了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柳宗元在其《天对》中回答说:关于天地形成以前的种种恍惚无凭的情况,都是荒诞的人传述下来的。昼夜交替,万物从蒙昧状态变化发展,这一切都只是由于存在着“元气”的缘故,哪里是谁造成的呢?表现出了其对宇宙本质的天才般的见识。   

宇宙是神创造的吗?屈原的《天问》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认为宇宙由“元气”来组成是一种什么观点?其特点是什么?   

这种观点和认为宇宙由“火”或者“水”来构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2自 2008626日 以来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青岛海滨作为奥运帆船比赛的场地,却出现了蓝藻泛滥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是水体中的氮和磷过多,其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一些污染物。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论原理?  

你认为蓝藻能否被消灭、能否被扼制?为什么?  

23  2008512 14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对于这一自然灾害,人们无法完全避免。  

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 A  2 B  3 C   

 4 A  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能力。①是对物质的正确表述,②是物质概念的形成,③不是从物质概念上讲的,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  

 5 C   

6 B 本题考查物质的客观实在性。①④是第二性的东西,属意识范畴,因此不符合题意;②③⑤都是物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项。  

7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BC虽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但不能理解为是社会客观物质性的集中体现。故选D  

8 B  9A  10 D  11 C  12 B  

13 D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项观点本身错误,静止是相对的;B项观点也错误,运动是绝对的;C项观点是明显错误的。故选D项。  

 14 C  毛泽东的话强调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均片面;D项强调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15 B 本题考查事物是运动变化的。A项表述错误,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在于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故选B项。  

 16 C   

 17 C 人们不能凭主观愿望建设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系统,因为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观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18 D建设生态系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必须在尊重自然物及其属性和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否则就会事与愿违,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19 D本题考查规律的含义及特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①②③观点正确,④错误,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故选D项。  

 20 A   

21.⑴宇宙不是神创造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屈原的《天问》表现出诗人一种可贵的诘问、反思精神,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实践的追问。   

柳宗元的观点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特点是一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驳斥了神创论,另—方面又存在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本身的局限性。   

无论是把宇宙的本质归结为“元气”还是“火”、“水”,都否定了神创造世界,都认为周围的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都认同世界按其自身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都认为宇宙是由具体的物质形态所组成的,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22.⑴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不能破坏自然。因人为原因而引起青岛海滨蓝藻的爆发,最终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甚至身体健康,这说明破坏自然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蓝藻不能被消灭,但能被扼制。  

理由:①蓝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我们不能也无法人为地消灭它,否则就是不尊重规律、破坏自然的做法。  

②蓝藻的产生有其固有的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对其规律的认识,改变蓝藻生长所需要的条件,降低蓝藻爆发的危害。  

23.⑴汶川大地震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地震灾害无法完全避免。  

人们至今无法对地震灾害完全避免,这说明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虽然还不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或参与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80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120多篇文章发表于教辅类报刊……[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长期致力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4800万人次……[ 详细内容]

本文关键词:思想者园地|哲学生活第四课综合检测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价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